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 -改后.docx
《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 -改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 -改后.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州师范学院 2021届毕业论文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 作 者 姓 名:作 者 学 号:所 属 学 院:初等教育学院所 学 专 业:小学教育指 导 教 师:2021年 05 月毕业论文作者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2、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论文题目: 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作者签名: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摘 要:当下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愈来愈引起国家的关注,其中阅读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学生要适应社会生活,阅读能力不可或缺,而现实情况却是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的课外阅读能力。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中主要存在小学生的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选材不广泛、阅读方法不科学、阅读时间不充足、阅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学生在自主
3、选择课外阅读教材时老师提供的引导力不足和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课业任务繁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思考交流。为此,在阅读中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保障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构建可以评价课外阅读效果的激励制度,全面提升课外阅读所取得的效果。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Elementary school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y explorationAbstract: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reform
4、of basic education continues to move forwar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country. Among them, read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modern society, reading ability is indispensable for st
5、udents to adapt to social life,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generally lack the ability to autonomously read after class. This study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finds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inly includes primary s
6、chool students unclear reading purpose, insufficient reading material selection, unscientific reading methods, insufficient reading time, and unobvious reading effects. Through interviews, I learned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ow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readi
7、ng, insufficient guidance provided by teachers when students choo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terials, and guidance on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ethods, students heavy academic tasks, and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terials. Reading lacks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To this end, teach
8、ers should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reading activities in reading; guide students to choose reading content independently; guide students in scientific reading methods;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sufficient reading time; create a good reading environment; build an eval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read
9、ing Effective incentive system,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yIV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2(二)研究综述和主要方法21. 研究综述22. 研究方法4(三)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51. 主要内容52. 结构安排5二、课外阅读中当下存在的问题6
10、(一)阅读目的不明确6(二)阅读选材不广泛7(三)阅读方法不科学7(四)阅读时间不充足8(五)阅读效果不明显.9三、课外阅读之中问题的原因剖析9(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9(二)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时力度不足10(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时有所欠缺10(四)学生课业任务繁重11(五)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欠缺思考交流12四、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12(一)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13(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14(三)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14(四)保障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15(五)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15(六)建立课外阅读评价激励机制16五、小结16参考文献18致谢19附录20附
11、录一小学课外阅读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组)20附录二小学课外阅读调查研究访谈提纲(教师组)24附录三小学课外阅读调查研究访谈提纲(家长组)25 郑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 研究背景所谓阅读实际上是利用文字语言来发掘了解世界、享受美以及丰富思维的相关知识信息的过程。它能够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帮助人们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而在当下社会,阅读已经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也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生在小学期间的
12、总阅读数量不得低于145万字”,并对此提出了具体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34.此外,对于不同学段小学生的阅读量的具体要求在课标中也得以体现。目前,虽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就小学语文课程而论,在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仍有较多的学校和家长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学生的成绩上,放在主科的教学和学习上。受学生自身、家长和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目的不明确、选材不广泛
13、、方法不科学、时间不充足、效果不明显的普遍性问题。基于这些情况,本研究倡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提供一片良好的阅读氛围,构建一种对课外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的激励制度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所取得的效用。2. 研究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所谓课外阅读,通俗的讲,思考就像是大船航行需要借助的帆,同时也是促使帆不断向前的那股风。”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语言能有效地促进质变,因此小学语文
14、课程必须对课外阅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本次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调研学生的阅读状况,或是文献分析法、或是问卷调查法、又或是访谈法等,最终调查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后期通过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这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切实提高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二)研究综述和主要方法1. 研究综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也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阅读,在形成人的整体素养方面起着关键
15、的作用。” 鲍昌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与对策C.云南师范大学,2020.其中于2011 年出版的一本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曾经写到:“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作为侧重点,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数量,丰富学生阅读的品味。不要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多做题,要减少学生的作业量,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多读一些书,尤其读一些好书,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34.由于学生每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课上的阅读时间非常珍贵且不充足,因此课外阅读便成为了学生阅读中的必要环节。然而在实
16、际的教学之中,课外阅读一向不受重视,往往只被当做一种额外的手段而已。而且大部分学生只读自己爱看的书,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并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所以,当下教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当是如何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进行提高。当然,目前很多理论研究学者、基层教师以及一些管理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现状,之后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论并将其融于实践之中,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一批成果:赵瑞霞认为:“当下的小学生并非缺少书来读,实际则是他们只是盲目的读书,没什么效果可言。” 赵瑞霞.乌海市实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成长的共同需要。她选择乌海
17、市实验小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就这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培养、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内容来阅读、营造一些好的阅读氛围等。” 赵瑞霞.乌海市实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梁建阁指出:“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培养习惯的一个关键阶段,尤其可以培养出自己积极主动阅读的兴趣。鉴于此,低年级的学生要把充分借助基础教育这个平台来培养自己的良好的阅读行为,持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梁建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梁建阁还指出若想要培养出学
18、生更好的阅读行为,应侧重于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以便为后期形成好的阅读行为打下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水平。再者,鲍昌韵将上饶市第十一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阅读状况进行了统计调研,他提出语文老师侧重于指引、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他认为教师要使学生热爱阅读,会用各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师要定期对阅读的评价框进行完善,同时不定期检测并汇总学生的阅读状况,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从而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整体素质。除了上述学者的研究外,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很多类似的研究,如陈春影、牟春芳、王雪、杨海权、曲伟华等,他们曾经围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个主题开展了详细的
19、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朱天晗在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基础上,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策略等等。以上各种研究,充分肯定了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正向作用,也从侧面体现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同时也暴露了在小学课外阅读开展中存在的弱项。上述研究都是将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作为侧重点,以期创造好的阅读氛围给学生们,不断帮助他们形成好的阅读行为以及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阅读所带来的的实际效果。这些都是合理的策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内容要求。但以上研究只强调了教师在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问题上发
20、挥的作用,而忽视了家长和社会在这一方面的支持力量,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虽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地位是难以取代的,但另一方面家长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很必不可少,要全方为帮助学生选择好的阅读内容,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结合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2. 研究方法本文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研以及访谈记录等三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次研究,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以及中国知网等资料库的相关资源,获取了大量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进行分析整理之后对之前一些专家学者对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做了比较与总结,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摸
21、索出新的对策。(2)问卷调查法选取某小学为研究案例,依据设计问卷、分发问卷、分析统计问卷等一系列流程对这个小学案例的阅读状况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该调查过程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四个方面的维度,依次是阅读目的、阅读过程、阅读数量和时间以及阅读氛围等。这次问卷的研究对象数量是一百五十名在校学生,所有的问卷全部回收,其中一百四十五份问卷是有效问卷,问卷的有效率将近97%。下方的图表绘制都是参照该问卷的结果而产生的。表1-1学生问卷调查表设计调查维度调查方面题号阅读目的课外阅读的兴趣、目的2-3阅读过程课外阅读的选材、方法、效果4-10阅读数量和时间假期和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和数量11-13阅读氛围学校阅读环
22、境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14-15(3)访谈记录法访谈记录法主要是通过对一部分的教师以及家长进行当面访谈,以此来充分掌握学生的阅读状况(附录二是教师访谈提纲,家长访谈提纲见附录三),并对访谈对话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总结出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三)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1. 主要内容本研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实践和调查,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依据上述三种研究方法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展开了全面调查,调查发现引起学生阅读水平不高的原因很多,如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缺乏兴趣、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自主选材的引导、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的学习任务量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欠缺
23、独立思考,上述这些最终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十分宽泛,目的性不强,且还存在阅读时间欠缺、没有合适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不见成效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需要,在阅读中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保障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建立课外阅读评价激励机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2. 结构安排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这次研究的大背景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现状发展情况,研究应用的手段,研究的内容、结构布局等。第二部分,提出当前小学课外阅读主要存在的五个问题: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选材不广泛;阅读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 -改后 小学 课外阅读 有效性 策略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