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转速PID控制系统设计.docx
《直流电动机转速PID控制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动机转速PID控制系统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毕业设计题 目 直流电动机转速PID控制系统设计学 院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电气153班学 号 2015024090学生姓名 王亚洲指导教师 张楠楠成 绩 2019年 05月10日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设计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在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理论
2、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控制理论和微电子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小型电动机的优点开始显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与技术优势,中小型电动机在各种技术支持下连接到计算机,电动机控制器,传感器和电力转换器等工业控制器等。通过这种技术革新,不仅成本降低,精度提高而且控制方便。经过改良后,电动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组件级的执行器,而是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执行许多指定的功能。直流电机不仅仅有优良的调速性能,还能够实现均匀稳定波动小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广,相比同等条件下的交流电机优势明显。 此设计用采用PID控制直流电机,PID控制优化了控制电机的方式。PID控制技术的起源早,研究的内容深入实际工作。特别是在过程控制
3、领域中PID控制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发展理论日趋成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PID调节技术影响着新技术,受到国内外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PID控制是工业上最基础的最广泛应用的工业控制算法。利用霍尔传感器将转速变为单片机能够接受的脉冲频率,从而形成闭环速度控制系统,达到能够无静态调速的目标。霍尔传感器结构简单,原理易懂,安装此模块也比较简单。在该系统中显示器模块选用的是以12864 LCD显示器为主,参数调节与控制电机由4 x 4键盘来设置。LCD能显示汉字和一些复杂的界面比LED表示出的内容多,在系统运行后可以通过显示模块了解和获取电机时刻的运行状态与参数,4 x 4键盘能够编辑相关参数达到调节目的。
4、综合上所述本设计包括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模块,速度检测模块,电源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 关键词:PID,直流电动机,单片机Abstract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 various theorie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Driven by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ontrol theory and microelectronic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lectric motors begin to e
5、merge. In order to improv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motors are connected to industrial controllers such as computers, motor controllers, sensors and power converters under various technical support. Through this technical innovation, not only the cost is re
6、duced, the precision is improved and the control is convenient. After modification, the motor is no longer just a component-level actuator, but a complet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system, which can perform many specified functions. Dc motor not only has excellent speed regulation performance, b
7、ut also can realize uniform and stable stepless speed regulation with small fluctua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speed regulation, an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ac moto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his design USES PID control dc motor, PID control optimized control motor mode. The origin of PID contro
8、l technology is earl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process control PID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ed rapidly, various development theories are becoming m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PID regulation technology affects the new technology, by th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more and more at
9、tention. PID control is the most basic and widely used industrial control algorithm in industry. Hall sensor is used to change the speed into the pulse frequency that can be accepted by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o as to form a closed loop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no static
10、speed regulation. Hall sensor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principle is easy to understand, installation of this module is also relatively simple. In this system, the display module is based on 128 64 LCD display, and the parameter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otor are set by 4 x 4 keyboard. LCD can display
11、Chinese characters and some complex interfaces more than LED. After the system is running, the running state and parameters of the motor can be understood and obtained through the display module. 4 x 4 keyboard can edit relevant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justment. The design includes mo
12、tor drive module, control module, speed detection module, power module and man-machine interaction module.Key words: PID, DC motor,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 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21.2.1 课题现状21.2.2 课题发展趋势3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4第2章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52.1 三段式过电流保护的重要性52.2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52.2.
13、1电流速断保护62.2.2 限时电流速断62.2.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72.3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判据72.4 三相短路电流的整定计算8第3章 线路一次系统及保护模型的建立123.1 Simulink的运行123.2 各模块的建立及参数设置133.2.1 一次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133.2.2 算法部分的建立及参数设置173.2.3 启动模块的建立及参数设置183.2.4 方向模块的建立及参数设置203.2.5 电流保护模块的建立及参数设置22第4章 故障及保护模型的仿真实验254.1 故障仿真实验254.1.1 两相短路故障的仿真实验254.1.2 三相短路故障的仿真实验264.1.3
14、短路故障的仿真实验274.2 电流I段保护的仿真284.3 电流II段保护的仿真304.4 电流III段保护的仿真324.5 反方向故障仿真34结论36参考文献37附录39致谢40第1章 绪 论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PID控制器已存在70年左右。它实用运行可靠,结构比较简单,调整很方便,稳定性好.是工业控制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控制领域中有许多的分支,比如最优控制,鲁棒控制和预测控制等等PID控制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理论是因为它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许多控制算法甚至是从它演变而来,PID控制应用简单,控制简单,物理模型明确,理论基础成熟,它是工业控制的基石,它组成了近代工业控制的框架。另一
15、个使PID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工业控制中遇到的干扰和不确定性,越是简单,基础保守的控制器面对扰动表现得越好,能应付许多控制中的不确定性。而对于某些高精度控制,只能在某种环境甚至特定时候才能使用,其他时候或换种环境条件就不能使用,失去了精度和控制优势。其实现在很多场合都在使用PID控制,这并不代表PID是控制中的最优选择,而是因为使用控制的大部分是工业中的基层,受知识和能力见识的影响面对更加优异的算法并不能掌握,进而不敢去尝试新的控制算法。其实这也在侧面印证了PID算法的简单和普遍适用。 控制本身不是数学模型,也不是实际操作,它是理论和实际的桥梁,属于理论参与现实的工具。控制算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
16、动化和智能化。直接的优点就是能够增加产量,减少消耗和人工成本,利于发展生产,确保人员安全,提高效率。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控制器,执行契合传感器。控制器相当于人的大脑,执行组织管理的功能。执行器就好比是四肢,按照控制器的指令去控制工艺介质。传感器就可以看做感觉器官,它在工业控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稳定直接决定了调控的精确度,若错误信息被传到控制器并执行,那传感器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起了反效果。 传统控制代表性的控制就是PID控制,现代控制发展了许多新控制方法。比如模糊控制,智能控制,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等。但是他们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新技术的发展促进PID控制的发展,像模糊PID控制,智能
17、PID控制就是新旧碰撞的产物。 PID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智能控制域的技术根本。实时监控和控制运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以满足有关的控制要求。它广泛应用在汽车,治疗,铁路,航空航天,钢铁等行业,一直是公共关心的主题。而电机则是现代工业硬件的基石,PID作为控制中的基础与电机结合为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电动机作为工业动力源历史悠久,主流的电动机以交流电动机为主,不仅是因为交流电可以直接连交流电机,还因为交流电动机发展迅速,种类多。工业电机力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出错率,好维修。而大型直流电机结构复杂,不宜维修,把三相电转换成直流电浪费能源,不符合经济思维。不过随着各种各样新理论和术的飞速发展,直流
18、电机又被重新重视起来。 直流电机在近年来发展的也很好,因为它制动性能优异,速度控制容易所以直流电机作为工业动力有着巨大优势。电机调速性能对工业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控制速度制动性能好可以节省能源,提高安全指数。用单片机控制电动机不仅把体积缩小,而且控制精度提高。各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芯片为电机控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1.2.1 课题现状 (1)国内现状 由于近几十年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工业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 PID控制也在工业展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大量机械设备制造商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为PID控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除了满足市场上对机械设备控制
19、的巨大需求外,他们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并参与了国际竞争。在实际的应用方面,PID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汽车,铁路,航空航天,钢铁生产,物流和饮料生产领域。吴洪新院士率先发表的特征建模理论,直接证明了PID控制器能够广泛运用在实际的可行性, 国内大多数研究情况都是反复研究已有的内容,但创意研究较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而且更多的是仿真结果,实际操作不多,在工程中应用较少,特别是具有长运行时间的智能PID控制器可以说是很少的。对于这种情况还需要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发展创新,并把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工程上,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再进一步研究,创新和应用先
20、进的控制技术在工程中。以提高设备的性能,等级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努力。 在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下直流电动机从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大力发展变化巨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物质文化发展已经进入小康水平,工业产品到生活产品的比重也在增加。最突出的就是电动车,玩具和小家电采用直流电机比重极大,促使直流电动机发展。直流电动机发展前景明朗,经济效益好。 (2)外国现状 在国外,PID控制技术起源早,研究的也很深入。特别是过程控制方面,PID控制技术发展的迅速,发展的各种控制理论也变得日趋成熟,这是因为国外的发展了很长时间。 而且国外对于研究探索方面做得非常认真。在2002年德斯伯勒和米勒对炼制过程中11,000多个
21、控制器的调查, 这些控制器全部采用PID反馈。结果是PID系统的性能取决于PID控制器的算法。应用方面,国内外差距明显。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不仅处于理论研究的前沿,而且从理论到工业上应用时间短,转化快,各种控制器在工业上崭露头角,使工业发展加速,在各种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汽车,家电,各种工业控制器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舒适的追求会越来越高。 PID控制技术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影响着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行业的关注。 国外直流电动机发展领先于国内很多,不仅是因为工业革命还因为国外各种控制算法为直流电机提供了软件支持。在最前沿的技术中,已经发展变种了许多新型电机,比如航空电动机,这
22、一直是我国的短板,再比如近几年出现的直线电机,已经在磁悬浮和地铁中应用。再比如直流电动机已经能被3D打印出来,而且性能稳定。这些技术在国外一直领先国内一步。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直流电动机都极具发展前景,性能比交流电动机好很多。虽然有着些许的缺点,但科技不断进步去处这些弊端也指日可待,到时进一步发展直流电动机就能改变工业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2.2 课题发展趋势 PID控制器构造简单,参数含意清晰,操纵简洁,理论设计成熟稳固,控制算法简单易行,控制精度高,鲁棒性能好,可满足多半生产的需要。 PID控制技术的进展历程主要是参数自适应方法和参数调整方法的研讨和开发过程。它是否定中不断发展的,早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流电动机 转速 PID 控制系统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