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名词”新现象.docx
《“很+名词”新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很+名词”新现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很名词”新现象概述所在学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学 号: 13460110 作者姓名: 贺薇 指导教师: 彭巧燕 2017年5月20日毕业论文材料装订目录a) 中文摘要b) 英文摘要c) 毕业论文任务书d)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e)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一)f)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二)g) 内封h) 目录i) 论文j) 参考文献k) 查重报告单l) 附录m) 致谢“很名词”新现象概述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3460110 贺薇 指导教师:彭巧燕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了“很名词”该结构所具有的特点,简要分析了该结构的专有用法,同时讨论了该结构存在的
2、合理性。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很名词”这一新型语法结构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特点的研究现状。其次,本文讨论了“很名词”新型语法结构的主要应用方法,并讨论了“很专有名词”与“很普通名词”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异同,以此代表近些年我国汉语发展的语言现实。最后,本文总结了“很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存在的必然性,并进一步讨论该类型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以期引起学界对该新型语法结构的重视,同时为其余学者进行有关研究提供经验。关键词:法结构;“很名词”;语法特点An overview of the new phenomenon of very + nounCollege of Liberal Arts Major
3、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3460110 He Wei Supervisor:Peng QiaoyanAbstract :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of very + noun,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prietary usage of the structure, and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ructure. This paper firstly
4、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very + nouns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Secon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application methods of the new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very + noun, and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
5、een very + proper noun and very + common noun in terms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e language re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hina.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very + nou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ype of s
6、tructure, in order to arouse the academic communitys attention to the new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provide experience for other scholars to carry out relevant research.Keywords : Grammatical structure; very + noun; grammatical features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高中生汉语拼音应用能力探究 学生姓名贺薇学 号13460110专 业汉语国际教育班 级201
7、3级1班指导教师彭巧燕职 称教授贺薇同学,欢迎你选择我作为你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我的联系邮箱:1249518829联系电话:13762404269希望你能在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相关工作,其中主要研究任务如下。1.确定论文题目,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广泛搜集资料,阅读参考文献,明确研究方向,摘记相关数据、观点;3.按时参加开题,撰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和开题报告;4.明确论文格式规范,撰写毕业论文初稿;5.按时参加论文答辩,依答辩意见进行修改、完善;6.如期完成并上交毕业论文装订本,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为保证论文按期完成,要求你每周通过面见、电子邮件和电话
8、等方式,向我报告论文工作进度。要求按如下进度开展工作:1.2016年6月10日至2016年12月31日,完成选题、开题工作;2.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完成文献阅读和论文初稿;3.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5月20日,完成论文答辩和正稿工作。为确保论文质量,要求你查阅以下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意见:毕业论文任务具体,要求明确,进度安排合理,同意指导教师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很名词”新现象概述学生姓名贺薇学 号13460110专 业汉语国际教育班 级2013级1班指导教师彭巧燕职 称教授一、
9、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目的:社会的发展引发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很好很强大”“非常女人”等“程度副词+名词”这一有悖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言语被广泛使用。语言学界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近年来基于传播媒介的进步,这“很名词”结构的语义出现了新的变化。本课题旨在以语言事实为基础,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来研究该变化的合理性。研究意义:对于任何语言中的超常规现象人们都不应该采取一味否认或直接归为特殊用法的态度,本研究在承认其这一结构合理性的同时,结合语言学理论对该类现象的新变化进行描写和分析,给出解释。在特定的语境中,名词的范畴所包含的特征在程度副词“很”的作用下得到了激活,某一或某些特
10、性得到了凸显,体现了语义范畴的广泛性和动态灵活性。这一结构语义的新变化是在语言内在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对其存在合理性的研究能给汉语表达注入新鲜血液,丰富汉语的表达形式。国内外研究动态:邢福义在中国语文1962年第5期上发表了关于副词修饰名词一文,拉开了对汉语中“很中国”“很鲁迅“很绅士”等程度副词和名词搭配研究的序幕。此后,国内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汉语中这一新出现的结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美国语义学家DonL.F.Nilsen 和 Allen Pace Nilsen把语义特征分为五大类:Grammatical Features,Inherent Features,Predicat
11、e Features,Adverbial Features and Perception Features。感受性语义特征,是指“带有主观色彩的”、“个别的”和“表示内涵的”语义特征,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都需要有感受性语义特征。邢福义(1997)提出“该名词能够从气质、作风、样式、气味、势态等方面,反映出说话人的某种特异感受。”一个说话人,看到某女士在言谈上符合他的感受时,他可以说“很淑女”;看到某女士在举止风度上符合他的感受时,他也可以说“很淑女”。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很名词”的格式民国就开始使用,它的特征是:能让人联想到某些典型特征,起助推作用,使名词所指的事物的属性被凸显出来
12、,符合语言的经济性。本课题研究的“很名词”格式的特点是:新兴用法大多选择了具有新闻热点的人名,如薛之谦、白岩松,品牌名如苹果,腾讯等专业名词。和过去的“很专有名词”的组合(很阿Q、很林黛玉)相比,新兴的用法一般只用在专业名词本身。例如在过去我们会说某某很林黛玉,但是现在如果有一个叫张明的女明星很受欢迎,同时有点多愁善感,又很有才华,经常发表一些诗词歌赋,那么她的微博的评论就不会说“你很林黛玉”,而是会说“可以,这很张明”。这种新兴用法中往往是当下具有新闻热点的专用名词,且一般也只用于形容与该专业名词所指对象相关的事情上。如“可以,这很傅园慧”这一句子中,“这”指代傅园慧的实际表现,“很傅园慧”
13、的语义则是这种实际表现很有傅园慧的风格。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此组合具有很强的褒贬性,试在相同语境下对比“很淑女、很绅士、很希腊”与“很傅园慧、很白岩松、很霍顿”。地名进入这一组合中是有限制的,如下表 “很中国”、“很东方”频率极高,“很北京”、“很上海”与“很昆明”、“很西南”频率对比鲜明。前者由于地区的特色和知名度,为文化群体基本共享的背景信息;而“西南”则并未成为共享背景信息,不太能联想到公认特征。三、 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资料搜集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本论题的研究。文献研究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站检索相关的论文
14、,对“很名词”进行整体梳理。调查法: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统计和研究“很名词”新兴用法在不同年龄段的接受程度及范围。资料搜集法:进行语料库检索,搜集更多“很名词”的实例及使用背景。跨学科研究法:利用各学科理论、方法综合研究本论题,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归纳启示。 论文提纲: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很名词”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情况;第二部分重点说明“很名词”的新兴用法,分析“很专有名词”与以往“很普通名词”在语义及语用上的不同,介绍近来的语言现实;第三部分总结很+名词这一结构的存在的着必然性。在不同时代,“很名词”语法层次的结构没变,但语义和语用层次却有变化,且是通过人们的约定俗成进入
15、语言里的,这就给语法规则带来了新的突破。四、 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1)2016年6月10日至2016年12月19日,完成选题、定题、文献初步检索、文献初步阅读、研究现状初步分析和开题工作;(2)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完成文献进一步检索、文献进一步阅读、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研究提纲的校正确定和论文初稿工作;(3)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5月20日,完成论文反复修改、答辩和正稿工作。五、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1桂诗春.1995.从“这个地方很郊区”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3):24-28.2刘正光、崔刚. 2005.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J.外国语(2):44-37.
16、 3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中国语文(3): 212-224.4谭景春.1998.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5): 368-377. 5王寅.2007. 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席留生、毛继光.2012. 汉语“程度副词 + 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3):25-30. (2):1-10. 7张谊生.199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上)J语言教学与研究(4):57-75. 8张谊生.1997.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下)J语言教学与研究(1):135-141. 9中国
17、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 10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311刑福义 .2005.“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思考M.语言研究.1312王寅.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J.外国语文,2009,(4):1-8. 13张建理,徐银.构式语法对汉语“形容词+宾语”结构的研讨 J.外国语,2011,(6):1218. 14王寅.构式压制、词汇压制和惯性压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5-9. 15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学与
18、研究,2005(6) 16王政卿.程度副词“很”的特殊用法讨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六、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前期准备充分,参考文献较充足,研究思路较清晰,研究内容和方法较具体,同意参加开题报告会。 签名: 年 月 日 七、系部意见:该生于2016年12月19日,在东校区文科楼D405教室参加开题报告会,会上汇报了论文的准备情况,现场答复了与会教师就论文准备情况的提问。开题评审小组认为,该生已具备毕业论文开题条件,同意开题。开题评审小组成员:李振中(组长)、漆灏、刘娟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八、系工作小组意见: 同意系部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19、一)毕业论文题目“很名词”新现象概述姓名贺薇学号13460110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班级2013级1班初次论文查重相似率(%)最终论文查重相似率(%)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等级选 题选题思想明确,选题新颖,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开题报告按期完成报告撰写,开题设计思路清晰,内容详实。文献查阅熟练文献查阅方法,阅读广泛,掌握国内外动态。创新能力理论上有新的见解或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学习态度态度认真,作风严谨,按时完成任务。文本质量条理清晰,文笔流畅,表述准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使用准确,图表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方式正确;文稿按规范打印并装订。论证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
20、知识分析问题,主题突出,概念准确,论证严密。有一定理论深度,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引用准确。论文质量研究方法科学,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流畅,结论明确。指导教师对论文综合评价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二)毕业论文题目“很名词”新现象概述姓名贺薇学号13460110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班级2013级1班答辩时间2017年5月8日地点东校区文科楼405答辩会记录摘要:答辩小组评语:该生如期参加答辩,答辩时能清楚地陈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能较好地回答答辩老师的提问。根据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性评分标准
21、(文科),该生答辩通过。 建议成绩: 答辩小组成员:李振中(组长)、漆灏、刘娟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答辩委员会意见:同意答辩小组意见。评定成绩 学院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很名词”新现象概述所在学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学 号: 13460110 作者姓名: 贺薇 指导教师: 彭巧燕 2017年5月20日目 录引言(1)1.“很名词”发展概述(1)1.1“很名词”的历史背景(1)1.2国内外研究情况(2)1.1.1国内研究现状(2)1.1.2国外研究现状(2)2.“很名词”的专有用法(3)2.1“很名词”的常见用法(3)2.1.1“很普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词 现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