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测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测试题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测试题及答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测试题及答案2017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1.“六经辨证”是哪位医家创立的:()A 华佗 B 成无己 C 王叔和 D 张机 E 张元素2.下列哪项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A 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B 风寒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C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D 寒邪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E 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3.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是:()A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 B 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C 发热恶寒,项背强痛,脉浮缓 D 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数E 发热恶寒,头痛
2、汗出,脉浮缓4.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 恶寒发热 B 有汗脉缓 C 项强痛 D 无汗而喘 E 身体疼痛5.下列哪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理:()A 气虚不固,津液外泄 B 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 外邪化热,迫津外泄D 卫阳素虚,肌表不固 E 虚热内炽,蒸津外泄6.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A 有无头痛 B 有无恶寒 C 有无汗出 D 有无发热 E 有无恶风7.下列哪项是太阳蓄血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A 少腹硬满,小便不利 B 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C 脘腹痞满,惊悸不宁D 其人发狂,脐腹满痛 E 腹满胀痛,身目发黄8.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下述哪项最有意义:()A 少腹硬
3、满或不满 B 口渴引饮或不渴 C 小便自利或不利D 大便泄泻或秘结 E 脉象浮数或浮缓9.“胃家实”中的“胃家”,其病位是指:()A 胃 B 脾与胃 C 胃与大肠 D 大肠 E 脾胃与大肠10.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A 发热的高低 B 有无神志变化 C 有无燥屎内结D 腹满的轻重 E 汗出的多少11.下列何证的主症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A 阳明病证 B 厥阴病证 C 太阴病证 D 太阳病证 E 少阳病证12.外邪最易侵袭何经:()A 厥阴经 B 太阳经 C 阳明经 D 太阴经 E 少阳经13.下列哪项是太阴病“腹满”的病机:()A 腑气不通,气机壅滞 B 湿
4、郁化热,气机逆乱 C 纳运失常,胃失和降D 寒湿内生,气机阻滞 E 水饮不化,气机壅滞14.厥阴病提纲证不包括下列哪项:()A 气上撞心 B 腹满而吐 C 心中疼热 D 消渴喜饮 E 饥不欲食15.下列哪项是少阴寒化证中“面赤”的病机:()A 阳衰阴盛,格阳于上 B 病情向愈,阳气来复 C 寒郁化热,蒸腾于上D 卫阳郁闭,从阳化火 E 表邪不解,阳气怫郁16.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在六经传变中称为:()A 合病 B 表里传 C 循经传 D 直中 E 越经传17.下列哪项是少阴热化证中“心烦不得眠”的病机:()A 余热未清,留扰胸膈 B 阴虚热扰,心神不宁 C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D 寒郁化热,扰乱
5、心神 E 心火炽盛,侵扰心神18.素体虚衰,外邪入侵而出现三阴经证候,称为:()A 越经传 B 并病 C 循经传 D 表里传 E 直中19.六经传变中,“并病”最确切的涵义是下列哪项:()A 一经病证同时兼有他经证候 B 由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C 两经或者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D 阳经病证与阴经病证同时并见E 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20.下列表现中不属卫分证的是:()A 咳喘胸闷 B 咽喉疼痛 C 发热恶风 D 口干微渴 E 舌边尖红21.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应除外下列哪项:()A 归类温病病变中的不同证候 B 阐明各种温热病的感邪途径C 揭示温病病情的浅深与轻重 D 说明温病过程中的传变
6、规律E 指导临床立法处方以及用药22.识别温病气分证的主要依据是壮热而:()A 腹痛便秘 B 胸闷气粗 C 咳嗽气喘 D 头痛心烦 E 口渴苔黄23.下列哪项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A 热在心肝,伤阴动血 B 热在营阴,阴液耗伤C 热灼营阴,耗血动风 D 热灼营阴,心神被扰E 热在心营,伤阴动风24.营分证与阳明腑实证均可见到神昏谵语,其鉴别要点是:()A 有无手足抽搐 B 起病的缓与急 C 发热的高与低D 有无便秘腹痛 E 病性之虚与实25.下列哪项是温病热入营分“口干反不甚渴”的机理:()A 津液耗伤不甚 B 津液逐渐恢复 C 热蒸营阴上潮D 邪热迫血妄行 E 邪热逐渐衰退26.下列哪项是
7、血分证的病机特点:()A 热甚灼伤津液 B 热炽劫营伤血 C 动血动风耗阴D 热甚伤津耗气 E 阴虚阳热内扰27.下列哪项是中焦病证的病位:()A 胃与大肠 B 胃 C 脾与胃 D 脾胃与大肠 E 脾28.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补充并创立了三焦辨证:()A 吴鞠通 B 薛生白 C 王孟英 D 叶天士 E 刘河间29.三焦病证的传变,其中的“逆传”是指:()A 阳明胃传入太阴肺 B 太阴脾传入太阴肺 C 太阴肺经传入心包D 阳明胃经传入心包 E 中焦脾胃传入上焦30.按三焦辨证,病在下焦的病机特点是:()A 热邪炽盛,动风动血 B 热久营阴,心神被扰C 热邪壅滞,肺气被郁 D 热在心肝,伤阴
8、动血E 热邪久留,肝肾阴虚31.张仲景首创:()A 三焦辨证 B 经络辨证 C 卫气营血辨证 D 六经辨证 E 八纲辨证32.“直中”是指:()A 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 一经证候已罢,继而出现另一经证候C 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D 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 外邪入犯三阴而出现三阴证候33.热灼肝肾之阴的发热特征是:()A 身热不扬 B 日晡潮热 C 五心烦热 D 身热汗出 E 往来寒热34.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是:()A 神昏谵语,高热,腹满便秘 B 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舌绛C 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脉滑 D 神昏,间有谵语,苔黄厚腻E 心烦躁扰,吐血,舌质深绛35.下
9、焦病证的病位在:()A 肺与大肠 B 脾与胃 C 肝与胆 D 肝与肾 E 胃与大肠36.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的是:()A 循经传 B 直中 C 合病 D 表里传 E 并病37.无热恶寒,但欲寐,下利肢冷,呕不能食,属于:()A 少阴寒化证 B 少阴热化证 C 太阳蓄水证 D 太阳蓄血证 E 太阴寒湿证38.下述哪项不是病名:()A 带下赤白 B 圆翳内障 C 砂石淋 D 睑弦赤烂 E 上胞下垂39.下列哪项属于辨病论治:()A 透疹 B 补肾 C 安胎 D 去翳 E 截疟40.影响病人如实准确反映病情的最重要因素是:()A 文化程度 B 年龄 C 神志状况 D 表达能力 E 性别41.“痰热
10、闭神”的否定性资料为:()A 喉间有痰声 B 无发热面赤 C 苔黄腻脉滑 D 昏迷不知人 E 语言不清楚42.阴虚证出现盗汗属于:()A 一般性资料 B 偶见性资料 C 否定性资料 D 充要性资料 E 必要性资料43.有“动风”表现而无发热症状,不属于:()A 血虚动风 B 阴虚动风 C 热极生风 D 肝阳化风 E 慢脾惊风44.一个规范的证名,一般应当有:()A 病位 B 病程 C 病名 D 病势 E 病候45.提示诊断的可能性,但难以确诊的资料是:()A 必要性资料 B 充要性资料 C 偶见性资料 D 一般性资料 E 其它46.哪项资料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A 必要性资料 B 充要性资
11、料 C 偶见性资料 D 否定性资料 E 其它47.诊断病证必然见到的资料为:()A 必要性资料 B 偶见性资料 C 充要性资料 D 一般性资料 E 其它48.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诊断为太阳中风证,采取的是什么逻辑思维方法:()A 类比法 B 归纳法 C 演绎法 D 反证法 E 试探法49.下述哪项对鉴别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无意义:()A 有汗或无汗 B 头痛或是不痛 C 恶寒或恶风D 口渴或不渴 E 脉浮缓或浮紧50.对于病、证、症的关系,不正确的有:()A 病的全过程可为不同的证 B“证”反映“病”的阶段特点C 同一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 D“证”反映“病”的全过程特点E 症是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其他辨证及诊断综合运用参考答案1D2E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11E12B13D14B15A 16B17B18E19E 20A21B22E23D 24D25C26C27D28A29C30E31D32E33C 34A35D36C37A38A 39A 40C41B 42D43C 44A45C 46D47A48A 49D 50D下载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