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公式总结(文).pdf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公式总结(文).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考前过目(文)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考前过目(文)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x A xCUA,xCUA x A.2.包含关系A 3集合a1,a2,B A AB B A B CUB CUA,an的子集共有2n个;真子集有2n1 个;非空子集有2n1 个.4.二 次 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三 种 形 式:(1)一 般 式f(x)ax2bxc(a 0);(2)顶 点 式f(x)a(xh)2k(a 0);(3)零点式f(x)a(x x1)(x x2)(a 0).5.二次函数f(x)ax2bx c(a 0)在闭区间p,q上的最值只能在x b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2a6.定区间上含参数
2、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依据(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L(形如,,,,,不同)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f(x,t)0(t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f(x,t)min 0(xL).(2)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f(x,t)0(t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f(x,t)man 0(xL).7.真值表非或且真真假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 8.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原结论反设词是不是都是不都是大于不大于小于不小于对所有x,成立存在某x,不成立对任何x,不成立9.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互逆逆命题若则若则互互互为为互否否逆逆(互为逆否的两命题真值相同)否否否命题逆否命题若非则非互
3、逆若非则非10.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若p q,则p是q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q p,则p是q必要条件.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11.函数的单调性函数y f(x)在某区间内可导,如果f(x)0,则f(x)为增函数;如果f(x)0,则f(x)为减函数.1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13.若函数y f(x a)是偶函数,则f(x a)f(x a).14.对于函数y f(x)(x R),f(x a)f(b x)恒成立,则函数f(x)的对称轴是函数x 存在某x,成立原结论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个p或q反设词一个也没有至
4、少有两个至多有(n1)个至少有(n1)个p且qp且qp或qa b;215.若f(x)f(x a),则函数y f(x)的图象关于点(,0)对称;若f(x)f(x a),则函数a2y f(x)为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16多项式函数P(x)anxnan1xn1a0的奇偶性多项式函数P(x)是奇函数P(x)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多项式函数P(x)是偶函数P(x)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17.函数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a对称 f(a x)f(a x)f(2a x)f(x).18.(1)函数y f(x)与函数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0(即y轴)对称.(x)的图象关于直线
5、 y=x 对称.19.若将函数y f(x)的图象右移a、上移b个单位,得到函数y f(x a)b的图象.1120.(1)f(x)f(x a),则f(x)的周期 T=a;(2)f(x a)或f(xa)(f(x)0),(f(x)0),f(x)f(x)则f(x)的周期 T=2a;(3)函数y f(x)和其反函数y f1am2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aN b ab N(a 0,a 1,N 0).23对数 的四则运算法则:若 a0,a1,M0,N0,则(1)loga(MN)logaM logaN;(2)MlogmNloga logaM logaN;(3)logaMn nlogaM(nR).(4)
6、logaN Nlogma2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公式及性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式定 义an1an d(定义式)通 项公式前n项 和公式21.分数指数幂(1)amn1n(a 0,m,nN,且n 1).an qan1作用:这是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唯一”方法(呵呵,我怎么敢这么说)!an a1(n 1)d(d=0 为常数列,d 0为“n”的一次函数)an a1qn1(a an)nn(n 1)dsn1 na122(关于“n”的二次式,常数项为0)a1(1qn)sn,(q 1)1q(“q”的系数与常数项互为相反数)n性质2an a1 a2n1 a2 a2n2(等差中项)an a1a2n1
7、a2a2n2m,n,p,qN*aman apaqm n p q“中项”是灵活的核心!2m,n,p,qN*am an ap aqm n p qs2n1(2n1)ansn,s2n sn,s3n s2n成等差数列25 几个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几个求和方法:已知“sn”求“an”的方法:a1 s1单独求,n 2时an sn sn1,然后再来个“综上”。(注:式子;an sn sn1其实常用来实现“sn”与“an”的互相转化,即留下“an”把“sn”消掉或反之)已知“an an1 f(n)”求“an”:累加a1 a1,a2 a1 f(1),a3 a2 f(2),,an an1 f(n);已知“an an1
8、 f(n)”求“an”:叠乘;已知“an Aan1 B”求“an”:构造等比数列an x;(其中x由假设an x A(an1 x)与原式比较得到,可推出x B!)A1裂项相消求前 n 项和:用于数列1,其中涉及的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的求和(这两年考试k=1)a ann1等差数列;方法:1111()。anan1d anan1错位相减求前 n 项和:用于数列anbn的求和,其中涉及的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方法:s a1b1 a2b2 a3b3 anbn与(上式两边同乘以q得)qs a1b2 a2b3 an1bn anbn1两式相减(注意错位对齐)。26 三角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公式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