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培训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培训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培训资料.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培训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培训资料GBZ188-xx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全文结束-03-16 发布全文结束-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C、D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E 是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由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提出。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批准。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2、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德鸿、江朝强、王祖兵、余晨、王佩丽、徐孝华、周伟民、刘移民、杨磊、王建新、李霖、齐放、侯强、卢伟。目录1、范围第 1 页 共 1 页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3、1 职业健康监护3、2 职业病3、3 职业禁忌证4、总则4、1 职业健康监护目的4、2 责任和义务4、3 工作程序4、4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4、5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4、6 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 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4、8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4、9 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4、10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4、11 职业健
3、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4、12 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5、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5、2 四乙基铅5、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第 1 页 共 1 页5、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5、5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5、6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5、7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5、8 氧化锌5、9 砷5、10 胂/砷化氢(砷化三氢)5、11 磷及其无机化合物5、12 磷化氢5、13 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5、14 钒及其无机化合物5、15 有机锡化合物5、16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5、17 羰基镍5、18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5、19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5、20 二硫化碳5、21
4、四氯化碳5、22 甲醇5、23 汽油5、24 溴甲烷5、251,2-二氯乙烷第 1 页 共 1 页5、26 正己烷5、27 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5、28 三硝基甲苯5、29 联苯胺5、30 氯气5、31 二氧化硫5、32 氮氧化物5、33 氨5、34 光气5、35 甲醛5、36 一甲胺5、37 一氧化碳5、38 硫化氢5、39 氯乙烯5、40 三氯乙烯5、41 氯丙烯5、42 氯丁二烯5、43 有机氟5、44 二异氰酸甲苯酯5、45 二甲基甲酰胺5、46 氰及腈类化合物第 1 页 共 1 页5、47 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5、48 五氯酚5、49 氯甲醚
5、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5、50 丙烯酰胺5、51 偏二甲基肼5、52 硫酸二甲酯5、53 有机磷杀虫剂5、54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5、55 拟除虫菊酯类5、56 酸雾或酸酐5、57 致喘物6、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6、1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6、2 煤尘(包括煤矽尘)6、3 石棉粉尘6、4 其它粉尘6、5 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7、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7、1 噪声7、2 振动7、3 高温第 1 页 共 1 页7、4 高气压7、5 紫外辐射(紫外线)7、6 微波8、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8、1 布鲁菌属8、2 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
6、菌)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9、1 电工作业9、2 高处作业9、3 压力容器作业9、4 结核病防治工作9、5 肝炎病防治工作9、6 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9、7 视屏作业9、8 高原作业9、9 航空作业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规范的说明附录 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规检查方法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附录 E(规范性附录)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第 1 页 共 1 页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
7、康检查的内容和监护周期。本规范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Z3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GBZ4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5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GBZ6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7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8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9 职业性
8、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GBZ10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11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1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3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GBZ14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GBZ15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16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17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 GBZ18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19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3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24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GBZ26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 GBZ27
9、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GBZ28 职第 1 页 共 1 页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 GBZ29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30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31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3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33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 GBZ34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 GBZ35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GBZ36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 GBZ37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GBZ38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39 职业性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40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
10、诊断标准GBZ41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GBZ4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43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GBZ44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45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7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 GBZ48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49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 GBZ50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GBZ51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GBZ5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53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 GBZ54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 GBZ56 棉尘病诊断标准 GBZ57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GBZ
11、58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 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Z61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 GBZ6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 GBZ63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 GBZ64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 GBZ65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66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 GBZ67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 GBZ68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69 职业性第 1 页 共 1 页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70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71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7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规则 GBZ7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
12、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80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 GBZ81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 GBZ8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 GBZ83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GBZ84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85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中毒诊断标准 GBZ86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 GBZ87 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 GBZ89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 GBZ90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标准 GBZ91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 GBZ92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GBZ93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 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职业健康监护
13、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 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第 1 页 共 1 页3、2 职业病 occupationaldisease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
14、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3 职业禁忌证 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4、总则4、1 职业健康监护目的4、1、1 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4、1、2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4、1、3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15、4、1、4 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4、1、5 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4、1、6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4、1、7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4、2 责任和义务第 1 页 共 1 页4、2、1 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用人单位的职责。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生产劳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与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应的健康监护。(2)用
16、人单位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要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3)用人单位应保证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能按时参加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健康检查的时间应视为正常出勤。(4)用人单位应安排即将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但应保证其就业机会的公正性。(5)用人单位应根据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经营情况,鼓励制订比本规范更高的健康监护实施细则,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2、2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力,并有权
17、了解本人健康检查结果。(2)劳动者有权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对他们的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劳动者或其代表有权参与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制订健康监护实施细则的决策过程。劳动者代表和工会组第 1 页 共 1 页织也应与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合作,为预防职业病、促进劳动者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3)劳动者应学习和了解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应掌握作业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4)劳动者应参加遵照本规范指导原则、由用人单位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在其实施过程中与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合作。如果该健康检查项目不是国家
18、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进行的项目,劳动者参加应本着自愿的原则。(5)劳动者有权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健康监护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投诉。(6)劳动者若不同意职业健康检查的结论,有权根据有关规定投诉。4、2、3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1)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定、批准,获得健康检查资质,并在其获批准的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2)职业健康检查只能由具有医疗执业资格的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保证其从事职业健康工作的主检医师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熟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便分析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关系,判断其是否适合从
19、事该工作岗位。第 1 页 共 1 页(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维护和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包括不受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其他行政意见的影响和干预。当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或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开展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干扰或破坏时,可向其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诉。(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客观真实地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其所出示的检查结果和总结报告责任。(5)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应遵守职业健康监护的伦理道德规范,保护劳动者的隐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被用于其他目的。(6)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应将检查的目的和每项检查的意义向被检者解释清楚,并应说明接受或拒绝该项检查可能产生的
20、利弊。(7)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有义务接受劳动者对健康检查结果的询问或咨询,要如实地向劳动者解释检查结果和提出的问题,解释时应考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8)在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广义的职权范围内,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必要时可以向用人单位建议进行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要求之外的健康监护项目。4、3 工作程序4、3、1 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第 1 页 共 1 页4、3、2 用人单位应选择并委托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为了系
21、统的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可选择相对固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4、3、3 用人单位根据本规定的要求,制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于每年的 11 月底前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出下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申请,签订委托协议书,内容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健康检查的人数、检查项目和检查时间、地点等。同时应将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报辖区的卫生监督机构备案。4、3、4 用人单位在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本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同时,应提供以下材料: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浓度
22、或强度资料;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其他有关资料。4、3、5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按照委托协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提交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内容包括:所有受检者的检查结果;检出的患有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及出现异常情况人员的名单和处理建议;根据需要,结合作业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发生健康损害的原第 1 页 共 1 页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建议和需要向用人单位说明的其它问题等。对发现有健康损害的劳动者,还应给劳动者个人出具检查报告,并明确载明检查结果和建议。4、4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4、4、1 职业健康
23、监护工作中收集的劳动者健康资料只能用于以保护劳动者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为目的的相关活动,应防止资料的滥用和扩散。4、4、2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应遵循医学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注意维护资料的完整和准确并及时更新。4、4、3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以适当的方式向用人单位、劳动者提供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信息,以促进他们能从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维护就业方面考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4、4、4 在应用健康监护资料评价劳动者对某一特定作业或某类型工作是否适合时,应首先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加强个体防护,在此前提下才能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该工作。同时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判定是否适合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健康 监护 技术规范 培训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