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pd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1 1正数和负数第 1 课时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 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 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 1: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作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身高 1.69 米,体重 74.5千克,今年 43 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 50 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 27 个,占全班总人数的 54%.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并回答.教师归纳: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小学阶段学过的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的形式).问题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1 页(或者见课件屏幕出示的三个问题).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上面的例子涉及“3(3)?”等新问题,本章我们将在小学认识负数的基础上,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并在这个范围内研究数的表示、大小比较和运算等.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说一说.1.在上面的问题中,表示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时用到的3,2.7%,4.5,1.2 这样的数,它们的
3、实际意义是什么?(二)试一试.2.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量:(1)收入 300 元和支出 200 元;(2)零上 6和零下 4;(3)向东 30 米和向西 50 米;(4)水位升高 5.5 米和下降 3.6 米.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再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3 3.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负数的引入和意义.难点:理解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设计意图从自我介绍入手,不但拉近了师生关系,而且自然地引入生活中的数.出示的三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4、,体现数运用大量生活中形象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具师生活动:(1)“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回答:零下 3,减少 2.7%,支出 4.5 元,亏空 1.2 元.(2)“试一试”学生分组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到: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虽然具体意义不同,但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只用原来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对于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其中一种意义规定为正,把它们的相反量规定为负.师生共同得出:正数和负数的定义.1.像数 3,1.8%,3.5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2.像3,2.7%,4.5,1.2 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有时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 七年 级数 上册 教案 正数 负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