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各区期末高三语文诗词鉴赏汇编(含注释赏析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北京各区期末高三语文诗词鉴赏汇编(含注释赏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北京各区期末高三语文诗词鉴赏汇编(含注释赏析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本大题共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518 题。离亭燕张昪【1】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2】。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释:【1】张昪(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2】低亚:低垂。译文及注释译文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
2、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注释离亭燕:词牌名。一带:指金陵(今南京)一带地区。风物:风光景物。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此处是拟人化用法。浸:液体渗入。此处指水天溶为一体。断:接合部。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冷光:秋水反射出的波光。相射:互相辉映。蓼屿:指长满蓼花的高地。荻花洲:长满荻草的水中沙地。竹篱茅舍:用竹子做成的篱笆,用茅草搭盖的小房子。客帆:即客船。低亚:低垂。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在南京一带建都。渔樵:渔翁樵夫。代指普通老百姓。怅望:怀着怅惘的心情
3、远望。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词开篇先对金陵景物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疏朗清丽的山水之美。B水草丛中隐现的茅舍展现了世俗的生活,为下阕诗人抒发感慨作了铺垫。C客帆高挂,酒旗低垂,云烟弥漫,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溢于言表。D“六朝兴废”“渔樵闲话”两句,作者发思古之幽情,透露出内心的隐忧。16本词结尾“寒日无言西下”一句,以引人遐想的画面作结。下列各诗的结尾方式与此不1同的一项是(3 分)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
4、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17张昪离亭燕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抒情,二者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 分)同是描写秋景,张昪描绘的是秋日黄昏,而苏轼在 赤壁赋 中则着力描写月夜秋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可谓各尽其妙。同是写金陵风物,杜牧的泊秦淮则着意于讽刺,其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同为怀古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长于用
5、典,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又如“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崔氏东山草堂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注释:东山:即玉山,又名蓝田山。崔氏草堂与王维的蓝田辋川别业邻近。白鸦谷、青泥坊:地名,皆位于蓝田。王给事:指王维。此时王维在朝中任给事中之职,而其辋川别业“柴门空闭”。赏析崔氏东山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王维晚年,得宋之间蓝田别墅,在张通儒囚禁之后。肃宗还京,维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中。此当是乾元元年作。【邵注东山即蓝田山,又名玉山,在长
6、安蓝田县东南,杜臆:王维辋川庄在蓝田,必与崔庄东西相近。草堂在东山,可称东庄,则辋川固可称为西庄矣。此借崔氏草堂以讽王给事也。首句记草堂,次句记秋候。三四堂外闻见之景,仍含静意。五六堂中食物之佳,仍含秋意。末慨西庄。以见仕者之不如隐也。朱瀚曰:草堂之静,延秋气2之爽,故曰相鲜新。次联,即“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三联,即“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也。【朱鹤龄注公赠王维诗:“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维之再仕,必非得意,故以柴门空锁,讽其归老蓝田欤。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诗是诗人到崔氏东山草堂做客而作。B.作者在山中偶闻钟磬之声,日落时分望见暮
7、归的渔樵,宁静祥和。C.颈联写山中日常餐食难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隐居生活的简朴粗陋。D.前三联从所闻、所见、所食等多角度写山中生活,尾联发出感慨。16.“有时自发钟磬响”一句,通过钟磬之声写出了宁静的氛围。下列句子中对钟声的描写没有体现宁静氛围的一项是(3 分)A.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储光羲苑外至龙兴院作)B.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于石宿栖真院)C.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林票题西湖山岩二首)D.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净端渔家傲)17.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归故园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写到了“柴门关闭”。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
8、一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 分)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朱庆馀归故园)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 分)本诗首句就直接表达喜爱山中草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在开篇直接表达对山野田园的热爱,其诗曰:“_,_。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本诗描写了山中秋景,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写秋景,其文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本诗中写到“渔樵”,苏轼的前赤壁赋也有所提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4141717 题。题
9、。南乡子南乡子陆游陆游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注】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是他在舟中所作。吴樯,归吴的船只。译文及注释译文及注释译文3归梦寄托在开往吴地的船上,一站又一站的水路前面的途程还很长。想见初到鹦鹉洲旁系缆停留的时候,斜阳里望见烟树错落的江城武昌。愁多鬓边新添了白发,想过去也曾身穿朝衣上殿见君王。如今重回故乡旧友稀少不胜凄凉,却怕他乡要胜过故乡了。注释吴樯:归吴的船只。驿:古时传送文书者休息、换马的处所。这里泛指行程。芳洲:指鹦鹉洲,在武昌东北长江中。
10、缆:靠岸后固定船只所用的铁索或粗绳。武昌:即今湖北武昌。新霜:新添的白发。霜:指白发。朝衣染御香:谓在朝中为官。朝衣:上朝拜见皇帝的官服。交旧:旧交,老朋友。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词的第一、二句写作者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B.上片写到作者船抵武昌,系缆洲边,看见了日思夜想的那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C.上片最后一句,一个“认”字,便能看出此行是归途重游,因为有前游印象,所以可以对照辨认。D.词的最后三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有相似之处。15.陆游在蜀地时,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吴樯”,表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北京 各区 期末 语文 诗词 鉴赏 汇编 注释 赏析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