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2).pdf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2).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台山一中生物组龙梦新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性介绍,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建立生物学科的立体知识构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生物体是一个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统一的整体。(2)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四、教学策略
3、四、教学策略 1.关于章节引入的设计章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本节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为主体,并辅以直观教学、讲解、启发等方法,强
4、调培养学生识图分析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六、教学课时六、教学课时1 课时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师组织和引导创设情境:利用教材章节引言的图片与文字,引出本节新课的主题细胞生活的环境。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履虫与血液的图片。创设情景一、二,指导学生读图分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初中所学相关知识,阐述: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活环境是什么?2、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又是什么?3、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单细胞生物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离不开液体环境,人体细胞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需要液体环境。归纳出体液的概念和组成成分(师注意介绍血液与血浆含义的区别。)4、教师设疑:
5、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有内在联系吗?展示动画,教师给予适当的说明,让学生根细胞外液各据动画中箭头的指示,利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5 5、观察图片,试说说:红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的具体生活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生活环境。6、教师提示:为以人体生活的外在环境区别开,请学生生为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取一个合适的名称(内环境)。过渡: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以血浆的化学组成为例,学生分组进行资料分析,学习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成分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资料分析 血浆的化学组成,请学生结合图 1-2,完成讨论的 1、2 题,总结出血浆的主要成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2 细胞 生活 环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