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技能方法知识点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级心理咨询技能方法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心理咨询技能方法知识点总结.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松弛训练松弛训练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又称“松弛训练”,是 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定定义义放松疗法是一种求助者完全可以掌握的解决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及躯体症状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较少受时间、地点、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还可以提高求助者改善症状的速度。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和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在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
2、因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明确求助者在治疗中的主动作用,激发改变(1 1)、咨询师介绍原理;、咨询师介绍原理;自我的积极性。(2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使用专业指导语自行练习,提供书面指示语或录音磁带,每日练习 1-2 次,每次 5 分钟左右呼吸放松法(鼻腔呼吸,腹式呼吸,控制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法原原理理操操作作步步骤骤(3 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强化求助者的练习;(4 4)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3、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第一次放松训练,咨询师应给求助者示范,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并能提供模仿信息。2.可以使用多种放松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但一般以一两种为宜,不宜过多。3.请求助者注意,关键是放松,既强调身体肌肉放松,也强调精神心理放松,要帮助求助者体验身体放松后的体验。4.求助者要集中精力,避免干扰。5.训练开始时,口头引导语更便于掌握。6.对想象力强、容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较好,对独立性强而想象力差的求助者可能效果不显著。适用与禁忌7.促进求助者领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意放松,运用自如。正强化法正强化法积极强化法积极强化法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阳性强化法
4、阳性强化法(简易行为矫治)定定义义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校正方法,也成为正强化法、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适用与禁忌适用与禁忌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希望改变行为的求助者,调节塑造求助者的新行为,可矫正神经性厌食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希望改变行为的求助者,调节塑造求助者的新行为,可矫正神经性厌食症,偏食,降低焦虑,治疗性变态,矫正儿童的多动、遗尿、孤独和学习困难以及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症,偏食,降低焦虑,治疗性变态,矫正儿童的多动、遗尿、孤独和学习困难以及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
5、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这就是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1 1)、明确目标行为、明确目标行为(2 2)、监控目标行为、监控目标行为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制约因素,从而确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制约因素,从而确定目标行为的基础水平。定目标行为的基础水平。原原理理操操作作步步骤骤(3 3)、涉及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涉及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 4)实施强化)实施强化(5 5)追踪评估)追踪评估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目标行为单一而具体。如果
6、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一个一个进行,不可同时展开。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应在目标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3.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有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固化为习惯后,最终撤销强化物。行为疗法又称行为矫正疗法或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和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兴起于行为疗法又称行为矫正疗法或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和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兴起于2020实际实际 5050 年代末,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艾森克、沃尔普、拉扎洛斯、班杜拉、贝年代末,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艾森克、沃尔普、拉扎洛斯、班杜拉、贝克。克。行为
7、疗法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强化行为疗法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强化学说等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程序,帮助求助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学说等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程序,帮助求助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相相关关知知识识行为矫正常用方法行为矫正常用方法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增强法增强法惩罚法惩罚法消退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代币管制法正强化(喜欢的刺激)负强化(厌恶的刺激)给予个体不喜欢的强化物或厌恶刺激(一般性惩罚,批评罚款劳动改造);(特殊性惩罚,
8、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饱和策略)撤销个体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培养儿童适应性行为1.1.行为塑造技术行为塑造技术2.2.行为渐隐技术行为渐隐技术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发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发射、交互抑制理论交互抑制理论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定义定义适用与禁忌适用与禁忌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源于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研究。沃尔普,猫,交互抑制作用。基本思想: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重复暴露,同时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1 1)、学习
9、放松技巧、学习放松技巧操操作作步步骤骤强调面部放松。强调面部放松。(每日 1 次,每次 20-30 分钟,6-8 次可学会)本人对焦虑事件、情境排序。0-100每一级应小到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成败关键)各等级均匀,才能使刺激恰到好处由小到大一次脱敏,感到紧张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焦虑分数超过 25 分,需反复放松,次数不限。在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原原理理(2 2)、建构焦虑等级、建构焦虑等级(3 3)、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不同的焦虑等级表。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2.求助者想象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
10、景不同而变化。3.焦虑等级划分要合理,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很难见效。应重新细分。4.4.如求助者不能用想象、放松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换其他方法。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定定义义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不适行为时,同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及生理反应。如此反复,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1 1)、确定靶症状、确定靶症状一个最主要的或求助者迫切要求起初的不良行为1 电
11、刺激2 药物刺激操操作作步步骤骤(2 2)、选用厌恶刺激、选用厌恶刺激3.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4.其他刺激憋气羞辱(异装癖、窥阴癖、露阴癖)强烈的光线、尖锐的噪音、针刺等疼痛方式(3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注注意意事事项项要想尽快形成条件放射,必须将厌恶体验和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厌恶体验和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同步的。时间要控制准确。1.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必须严格控制下使用。2.求助者和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3.3.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症状单一具体,动作单一具体)冲击疗法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满灌疗法暴露疗法暴露疗法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消退性抑
12、制消退性抑制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通过细心控制环境,让求助者持续暴露在现实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情绪的情境中。由于恐惧的结果最终并不发生,恐惧情绪最终会减轻。定定义义现实冲击疗法: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焦虑迅速减轻。想象冲击疗法: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中。它对能被治疗的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无限制。它可以用一种对求助者不会带来消极后果的方式再现创伤情境。适用与禁忌适用与禁忌适用于一些恐惧症,适用于一些恐惧症,如广场恐惧症
13、、飞行恐惧、地铁、火车恐惧、电动扶梯或电梯恐惧以及对特定动物的恐惧性反应。治疗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1 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筛选确定治疗对象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心电脑电)1.严重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瘤癫痫脑血管病)3.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4.内分泌疾患(甲状腺病)5.老人、儿童、孕妇、身体虚弱者6.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咨询师求助者家属三方签字。必要时可强行执行。求助者家属任何阶段执意要求停止,立即终止。操操作作步步骤骤(2 2)、签订治疗协议、签订治疗协议(3 3)、治疗
14、准备工作、治疗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刺激物,应该是求助者最害怕和最忌讳的事物。治疗室不宜太大,求助者处于任何一种方位都可以感觉到刺激物的存在,房门原则上由咨询师把握,求助者无法随意的夺路而逃。为了防止意外,应准备安定、心安得、肾上腺素。求助者接受治疗前应正常饮食、饮水,最好排空大小便。穿戴宜简单,宽松。咨询师迅速、猛烈地向求助者呈现刺激物。如果求助者提出终止治疗,咨询师应保持高度理智与冷静,酌情处理。力求达到情绪极限,所谓极限,以情绪的逆转为标志。情绪逆转后,再呈现 5-10 分钟的刺激物,求助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次治疗 30-60 分钟。冲击治疗一般冲击治疗一般 2-42-4 次,次,1 1
15、日日 1 1 次或间日次或间日 1 1 次。次。(4 4)实施冲击治疗)实施冲击治疗注注意意事事项项原原理理其其他他知知识识1.让求助者对该疗法足够了解,理解会引起的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反应。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此法。2.协议增加求助者自我约束里,如有必要,强制执行,但求助者家属反复要求退出治疗,立即停止。不可以协议为凭一意孤行。3.3.治疗中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应停止并对症处理。消退抑制消退抑制:动物实验表明,只要持久地让求助者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沃尔普建议,冲击疗法应该是任何一种其他方法都失败后才考虑的方法。优点优点缺点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
16、快。完全无视求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求助者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的区别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的区别1.1.冲击疗法程序简洁,没有刺激定量,焦虑等级设计,不需要全身松弛训练。冲击疗法程序简洁,没有刺激定量,焦虑等级设计,不需要全身松弛训练。2.2.系统脱敏是交互抑制。把危害最小的刺激首先呈现。系统脱敏是交互抑制。把危害最小的刺激首先呈现。(紧张,放松,交替(紧张,放松,交替 进行)进行)3.3.冲击疗法是消退性抑制。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冲击疗法是消退性抑制。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迅猛引起极强烈的的焦虑和恐惧反应,直至(迅猛引起极强烈的的焦虑和恐惧反应
17、,直至反应自行减轻消除。反应自行减轻消除。模仿法模仿法定定义义示范法示范法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关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适用与禁忌适用与禁忌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1 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评估求助者的模仿能力。(总的模仿能力、特殊模仿能力)模仿能力可以通过求助者的经历和心理测量的结果反映。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或一组示范。示范情景尽可能真实。顺序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操操作作步步骤骤(2 2)、设计示范行为、设计示范行为(3
18、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影响模仿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年龄年龄。学龄期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2.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表现是成败的关键)。示范者感染力越强,模仿动机越强。和求助者共同之处越多,求助者信心越足。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恰当。相相关关知知识识1.生活示范模仿法是建立在 班杜拉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 基础上的一种咨询治疗方法:2.象征性示范3.角色扮演4.参与示范5 内隐示范让求助者在生活中观察示范者演示电影录像带图书游戏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扮演咨询师示范咨询师描述,让求助者想象生物反馈法生物反馈
19、法定定义义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动物内脏条件反射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字、图形或声音、光等反馈信号,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了解自身内脏机能状况,在咨询师指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调整自身内脏机能和其他躯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设立专门治疗室(1 1)、治疗前准备、治疗前准备2.咨询师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方法3.向求助者讲解原理、方法特点功效。求助者主动参与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必求助者主动参与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条件。1.进餐后 30 分钟方可训练。不饮刺激性饮料。2.仰卧位,衣带宽松。3.安放电极。4.测肌电水
20、平基线值(2 2)、诊室训练、诊室训练5.反馈训练肌紧张性头痛,焦虑症在额部其他在前臂屈侧。2-4 之间。前臂低于前额。预设变动值(放松练习)操操作作步步骤骤(3 3)、家庭训练、家庭训练6.再次治疗前,沟通 5 分钟。了解体验。肯定效果,增强信心。7.掌握放松技巧后,可变换体位(坐位或站立),进行双向训练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8.疗程安排每次训练 30 分钟,第一周 1-2 天一次,第二周起,每周 2 次,共 4-8 周。开始时,每天 2-3 次(早中晚),每次 20 分钟。熟练后,次数增加,时间缩短。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1.适用与禁忌适用与禁忌 适应适应 1.1.各种睡眠障碍。各种睡眠障碍
21、。2.2.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3.3.某些某些身心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身心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4.4.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受损)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受损)禁忌:禁忌:1.1.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2.2.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3.3.训练过程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
22、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2.2.生物反馈治疗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不是每一个求助者都能有效。生物反馈治疗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不是每一个求助者都能有效。最早发现动物内脏条件反射的是巴甫洛夫。米勒认为,植物神经活动改变,通常只能由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引起,而随意活动则由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引起。最早将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的是夏皮诺。临床分类:肌电生物反馈,皮肤电反馈仪,皮肤温度(皮温)生物反馈仪,脑电生物反馈。其他反馈仪。相相关关知知识识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定定义义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该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 心理咨询 技能 方法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