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精品教案设计4(精选)-高一语文.pdf
《《阿Q正传 》精品教案设计4(精选)-高一语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Q正传 》精品教案设计4(精选)-高一语文.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阿阿 QQ 正传正传 精品教案设计精品教案设计 4(4(精选精选)-)-高一语高一语文文阿 Q 正传鲁 迅教学目标一、认识阿 Q 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自慰,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二、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启发国民觉醒的极其重要性。三、理解小说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独特风格,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小说讽刺幽默的语言。四、掌握阅读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一、把握阿 Q 人物性格。二、阿 Q 正传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第 1 页
2、 共 9 页一、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二、理解“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要点:掌握内容概貌,理清小说结构1、背景介绍:阿 Q 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 1921 年 10月 4 日起,至 1922 年 2 月 12 日连载完毕。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仍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最黑暗的时期。鲁迅的阿 Q 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它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落后的农民阿 Q 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幅广阔生动的历史画面。小
3、说塑造的阿 Q 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以其巨大时空穿透力,赢得了无数读者,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明珠,至今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2、国民性问题第 2 页 共 9 页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剖析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鲁迅作阿 Q 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那么,鲁迅是如何思考国民性的问题的呢?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汰”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鲁迅所说的“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中国正在走向衰亡。中国社会变得奇形怪
4、状。畸形的社会必然产生畸形的国民。鲁迅敏锐的看到了中国的衰败,在于愚弱的国民。在日本,那个使鲁迅受到强烈刺激的日俄战争影片的被示众和看客,使他联想到所见的“愚弱的国民”,他首先指出国民劣根性以愚昧和精神麻木为特点。医治国民精神的创伤,正是他弃医从文的缘由。辛亥革命中,鲁迅满腔热忱地投入革命,但他很快就失望了,他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在这场革命中扮演着小丑的角色。旧势力顽固、狡猾而凶残,革命党幼稚、脆弱而易变,老百姓则在“铁屋子里”酣睡;虽有一时的“梦游”,但最多像阿 Q 那样喊几声,抢点东西,做做权利、财产和女人的梦,并没有真正醒来。在辛亥革命这场戏剧演出中,鲁迅看到了几千年国民劣根性的总表
5、演。第 3 页 共 9 页鲁迅给我们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猾、投机钻营、色情狂.阿 Q 正传正是国民劣根性的总展览。3、写作动机:“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样做起小说来“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他在谈到阿 Q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Q正传 阿Q正传 精品教案设计4精选-高一语文 正传 精品 教案设计 精选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