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部分文言诗词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部分文言诗词练习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文言诗词练习八年级语文文言诗词练习(一)与朱元思书(一)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点词语2、翻译句子(1)(2)(3)(4)3、按要求写句子(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3)概括赞叹
2、富春江景色的句子:(4)写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5)写江水气势磅礴的句子:(6)写听觉感受的句子:(7)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是:4、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朝的文学家。5、第二段第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水的什么特点?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马说(二)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
3、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加点词语2、翻译句子(1)(2)(3)(4)(5)(6)3、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本文运用了手法。4、文章借用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用千里马比喻,用伯乐比喻,用食马者比喻。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者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三)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三)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4)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6)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
5、此。1、解释加点字2、翻译画线句子(1)(2)(3)(4)(5)(6)(7)(8)3、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作者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5、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写法?(四)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四)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1、默写古诗2、本诗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酬”的意思是。3、本诗颔联运用了哪些典故?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4、赏析本诗颈联。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赤壁(五)赤壁1、默写古诗2、本诗的名句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本诗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六)过零丁洋1、默写古诗2、本诗选自,作者,字,又字,自号、。代诗人。“汗青”指。3、本诗首联交代了那两件事?4、赏析本诗颔联。5、颈联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6、本诗名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水调歌头(七)水调歌头1、默写这首词2、本诗选自,作者,字,自号,代文学家。“水调歌头”是。3、本诗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4、该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八)山坡羊(八)山坡羊 潼关怀古潼关怀古1、默写古诗2、本曲选自,作者,字,号,代曲学家。“山坡羊”是潼关怀古的3、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4、本曲的名句是5、本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