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pdf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特点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初步形成动物体
2、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2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生活史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2 2 课时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导入导入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观看海底景象。思考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
3、来宛如艳丽的花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因此有人称之为为”海中之花海中之花”.”.然而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的呢?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激发求知欲。二、互动授课二、互动授课(一)腔肠动物(一)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学生自学教材第 3-43-4 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
4、决问题。1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排泄的。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
5、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二)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 6 页前三段,就
6、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问题。1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2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3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它是怎
7、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三、练习巩固三、练习巩固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一、腔肠动物 1 1、水螅、水螅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 2、主要特征、主要特征二、扁形动物二、扁形动物 1 1、涡虫
8、、涡虫 身体特征身体特征 2 2、寄生、寄生 华枝睾吸虫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血吸虫 3 3、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节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要特征。2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9、。合的能力。3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的观点教育。4 4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生树立要养成卫
10、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2 2 课时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今天我们就一同走
11、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过渡: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师:提出问题师:提出问题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
12、形态结构特点。二、二、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学习目标一:蛔虫学习目标一:蛔虫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 15-25cm15-25cm 雌虫较大体长雌虫较大体长 15-35cm15-35cm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我发达的生殖器官门。我发达的生殖器官 生活史:生活史:蛔虫适于寄
13、生生活的特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思考预防的方法思考预防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虫
14、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常见的线形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蛲虫钩虫和蛲虫练习:练习:1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1)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2 2)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3 3)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4 4)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
15、,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小结: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小结: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答。教师补充作业:作业:1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 5)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6 6)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
16、人体的营养。(7 7)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8 8)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一、蛔虫的形态结构蛔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色。体
17、表有角质层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器官发达二、二、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三、三、危害危害四、四、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五、五、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六、六、常见的线形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列举出我们家园的陆地生活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接下来请同学们列举出我们家园的陆地生活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并回忆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并回
18、忆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生:举例并说出所举例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生:举例并说出所举例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录像中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录像中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又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又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生:仔细观察录像,并例举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描述它生:仔细观察录像,并例举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描述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
19、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质疑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质疑)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 1、观察并说出当地陆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观察并说出当地陆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2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20、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3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干燥、昼夜温差大、干燥、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充足,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充足,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4 4、概括出当地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概括出当地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陆地环境的昼夜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缺少水中的浮力;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陆
21、地环境温差比较大;缺少水中的浮力;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复杂多变?师: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的师: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的?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取一条活的蚯蚓,根据各小组取一条活的蚯蚓,根据实验提纲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提纲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学生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二、蚯蚓二、蚯蚓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 1 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
22、,2 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身体的分节情况、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等等)。3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4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练习练习 1 1
23、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色、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色、_形,由许多形,由许多_状的状的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端,另一端为端。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端,另一端为端。2 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表面。蚯蚓的身体表面。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毛、纤毛)的存在。4 4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
24、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5 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运动,速度(较快、较慢)。师:谁能说一说蚯蚓有哪些特点?师:谁能说一说蚯蚓有哪些特点?生: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
25、体分为许多体节;生: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体分为许多体节;生: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生: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配合肌肉协助运动;起到支撑的作用,配合肌肉协助运动;生:靠近环带的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是蚯蚓的后端。生:靠近环带的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是蚯蚓的后端。师:右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否感觉有黏液师:右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否感觉有黏液?知道为什么吗知道为什么吗?生:有黏液。生:有黏液。师:蚯蚓的体表比较湿润对它有什么意义吗?师:蚯蚓的体表比较湿润对它有什么意义吗?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可能与蚯蚓的呼吸有关。蚯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生物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