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pdf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通城县麦市中学葛娟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沉浮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制作“孔明灯”和“沉浮子”,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4)通过学生自己查阅打捞中山舰的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社
2、会的紧密联系。(2)通过制作“孔明灯”和“沉浮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兴趣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1、运用力和运动知识分析浮沉条件 2、浮沉条件和密度的关系难点:利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三 实验器材: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首先让学生看一段泰坦尼克号沉船一瞬间的片段,然后做一个演示实验,把三个乒乓球放在水中,(要求一个下沉、一个悬浮一个上浮)让学生观察实验,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出课题。(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探
3、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记录 1:小瓶原来处于什么状态,你采取了什么方法,从而改变了它的浮沉。记录 2:牙膏皮原来处于什么状态,你采取了什么方法,从而改变了它的浮沉。在探究活动记录 1 和记录 2 中,再次提问:“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吗?”“受浮力大的物体一定上浮,受浮力小的物体一定下沉吗?”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通过举例实验得到论证,很顺利很自然地可以得到“物体的自重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都不是决定物体浮沉的唯一因素。结论: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2、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体 沉浮 条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