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方法研究.docx
《教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方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方法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 重 声 明 学号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介入方法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二 级 学 院:文学与教育学院专 业 名 称:学前教育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二二一年三月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摘 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过程包括了其攻击性,心理学专家认为他人不可接
2、受的因工具性目的或有意为之的伤害行为即为攻击性,人身伤害、心理伤害及语言攻击等都属于有意伤害,包括抢夺他人物品、殴打、辱骂等。若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这样的攻击性没有得到改善,到青少年及成人时期,极其容易出现社会交际障碍,与他人产生矛盾,更有甚者会走上犯罪道路。本文通过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在当前幼儿园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特点和成因,并选取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介入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教师在介入过程中态度以及方式等问题,提出了在介入过程中应考虑教师的态度和方式,兼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态度应恰当,方法应具体多样化,并针对性的提出要加强自身心理保健、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建立儿童心理发展档
3、案等策略,从而正确引导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幼儿的行为发展。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教师;介入方法;策略IAbstractA childs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es his aggressiveness. Psychological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unacceptable behavior of others due to instrumental purposes or intentional harm is aggression. Personal injuries, psychological injuries
4、, and verbal attacks are all intentional injuries. Including robbing others belongings, beating, insulting, etc. If such aggression is not improved during the growth of children, it is extremely prone to soci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conflicts with others when they are teenagers and adults, and
5、even more will embark on the path of crim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in kindergarten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case analysis, and selects teacher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cases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int
6、ervention, and finds that teachers attitudes and methods in the intervention process It is proposed that teachers attitud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intervention proces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e attitude should be appro
7、priate, the methods should be specific and diversified, and targeted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mental health care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 Establish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files and other strategies, so as to correctly guide teachers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childr
8、ens behavioral development.Key words: Young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Teachers; Interventional methods; tacticsII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51绪论61.1研究背景61.2研究目的及意义61.2.1研究目的61.2.2研究意义6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71.3.1国内研究71.3.2国外研究81.4研究内容及方法91.4.1研究内容91.4.2研究方法9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分析112.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分析112.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分析112.
9、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分析113教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与分析133.1教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阐述分析134教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正确方法144.1介入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144.2介入的态度要平和,方式要民主144.3介入的方法应具体、多样化145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155.1幼儿教师要坚定信念,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155.2幼儿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创设和谐教育环境155.3幼儿教师要能够抓住契机,灵活采用多种矫正方法155.4幼儿教师要深入研究,建立幼儿心理发展档案16结 语16参考文献18致 谢20IV1绪论1.1研究背景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
10、关注,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今的家庭很多都是一家三口的配置,对于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了百般怜爱,这也导致了孩子的独立自主性严重缺乏。所以,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与矛盾。根据有关研究,幼儿攻击性随年龄提高而越来越显著,幼儿在面对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情形时,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攻击性行为,以表达愤怒或达成某种目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幼儿自己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还会给他人带来恶劣的影响。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对于幼儿阶段的人来说,攻击性行为并不少见,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环节。目前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还是比较多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
11、儿园更为常见。但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仍然有不少儿童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的攻击行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的孩子的父母只是单纯认为是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良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其他的孩子,也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因此,对于幼儿发展时期的攻击性行为,教师的介入和矫正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调查在目前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情况、行为发生原因和具有的特征,收集了老师介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相关事例,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以期发现教师在介入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正确的介入方法,并针对性的提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2.2研究意义攻击性
12、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其发展的特征是持续性、阶段性,若在幼儿阶段,并未得到有效的纠正与解决,这些攻击性行为往往会在未来的成长阶段越发突出,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幼儿家长及教师对幼儿进行攻击性行为有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认识到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引导,纠正其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树立一个科学的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法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1.3.1.1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界定研究国内对于攻
13、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的研究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李兴(2001)提出,个人或集体带着某种目的对他人财物、身体和心理等进行损害的反社会行为即为攻击。【1】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存在攻击性行为。柯海霞(2006)提出,他人不可接受的因工具性目的或有意为之的伤害行为即为攻击性。【2】出于非攻击性的目的对别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属于工具性攻击。丁艳云和张胜芳(2012)提出,带有目的的损害他人的所有行为都属于攻击行为。【3】在判断攻击性的时候,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内容:身心的唤醒性、受害者的厌恶性、潜在的伤害性、行为的目的性。苏杰(2014)提出,幼儿出于某种目的损坏或抢夺别人物品、损伤别人身心健康的意愿或行为
14、称为攻击性行为。【4】王欣(2015)提出,幼儿经常性地对他人实施语言或行为攻击并造成他人身心损伤的行为属于攻击性行为。【5】结合前人对攻击性的定义,本文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带有故意伤害的目的,他人不愿接受的对其身心及物品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伤害的行为。1.3.1.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王艳和刘海燕(2011)提出,幼儿性格特点、父母及老师的不正确引导与教育等都会导致幼儿存在攻击性行为。【6】葛鹏(2015)提出,人的行为模式被加强通常表现为多次重复该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也是同样的道理,被强化后就会逐渐形成攻击性行为。【7】通常情况下,如果幼儿发现他人的攻击性行为被处罚,其攻击性就会减弱;如
15、果发现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得到了好处,其攻击性就会加强。徐幽兰(2016)提出,幼儿的模仿性强、天性多动,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人和事,学校教育的问题以及父母的纵容与不正确思想观念的传播等,都会造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8】张文军(2001)提出,家长和老师的因素、个人性格因素等都会影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幼儿攻击性行为大多是为了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并且缺少自控能力。【9】此外,还有研究指出,攻击性行为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幼年时期的攻击行为对未来成长阶段产生一定的预测作用。1.3.1.3关于攻击性行为的对策研究苏丽和梁玉华(2012)提出了3种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案:放任、幼儿主导、老师
16、主导。【10】所采取的应对方案,会深刻地影响到幼儿的未来发展。对于不同动机的攻击性行为,要区别对待,具体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作为老师,要尽可能地让幼儿尝试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培养其主动反思的习惯。张淑满(2013)也提出了4种处理幼儿攻击行为的方案:(1)从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出发来解决;(2)让幼儿进行更多的对社会友好的行为;(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社会交际,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4)发现幼儿攻击行为后要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11】缪津娴(2016)提出,只有在学校与家庭的有效沟通与相互配合下,才能在幼儿攻击性为的改善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12】对于幼儿的正面行为,要提出鼓励与表扬,幼儿收获满足感
17、与成就感后,正面行为可以能够得到加强,作为老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偏心,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要予以表扬,而对于表现恶劣的幼儿要提出批评,除此以外,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与学校教育要相辅相成,从而改善与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徐幽兰(2016)提出,幼儿的攻击行为会随着共情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增长而有所改善。【13】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游戏和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换位思考,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还可以让存在攻击行为的幼儿体验被攻击的过程中,从而对自我的不当行为进行反思。幼儿攻击行为的出现与其社会认知能力有关,社会认知能力越强的人,往往会有换位思考的习惯,并自觉地采取正面的行为;社会认知能力越弱的人
18、,往往很少考虑他人的处境与心理,而作出攻击性的行为。1.3.2国外研究在攻击性行为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者同样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者对攻击的定义大致有4种,不过都并不全面。第一,认为攻击是导致他人受到损伤或使他人不得不采取回避措施的行为的解剖学定义。【14】这一定义被动物习性研究者们普遍接受;第二,以个人行为造成的损伤后果为标准定义攻击行为的行为后果定义。【15】其侧重于个人的攻击行为为他人带来了比较严重的伤害,强调的是行为的不良后果,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研究了行为的后果,而并未考虑主观目的与心理等因素,实际上和前一种定义本质相同;第三,侧重于引起攻击行为的前提条件即行为的故意程度的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介入 幼儿 攻击性 行为 方法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