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城计》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空城计空城计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这首主题曲也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开篇词,我们一起来诵一读。出示小黑板(诵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1、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
2、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在国外,他的 三国演义 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2、故事背景3、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有一个聪慧绝顶之人他就是“诸葛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此前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当。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
3、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2、简要介绍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小说三要素、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二、梳理情节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2、分析故事情节 (1)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
4、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2)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请大家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1)逼计: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教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2)施计
5、: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3)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教师板书:“镇定自若”及“侧面”。)(4)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
6、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教师板书:“料事如神”及“正面、侧面”。)第 1 页 共 4 页三、分析人物1、选段具体刻画了三个人物,是哪三个人物呢?学生回答。(孔明、司马懿、司马昭)板书:孔明、司马懿3、文章对孔明着力刻画,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孔明呢?学生回答。(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4、对孔明的神态描写细节刻画了他的三次笑,请同学们找出文章里面的相关词语。(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5、你觉得孔明的这三次笑有哪些不同,各表什么含义?你能揣摩他脸上挂着笑,可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吗?请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小组讨论
7、,代表发言。(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6、老师点拨:出示小黑板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我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可以知道,孔明的第一次的笑是故做轻松,故做姿态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的胜利的笑;第三次笑刚才有一位同学发言说“孔明第三次的笑是笑司马懿是个大笨蛋”,可见这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三次笑笑容可掬故作姿态抚掌大笑拍手大笑对司马懿的嘲笑空城计罗贯中孔明的三笑: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拍手大笑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孔 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司马懿:疑心病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狡诈多端空城计:出奇不意7、不同的笑反映不同的心理,孔
8、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描写,说说你的看法。(足智多谋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在“空”字上做足了文章,越空越能让司马懿起疑;并严肃军纪,安抚军心,考虑周全,运筹帷幄,故布疑阵,吓退司马懿。处乱不惊、临危不惧“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没有像文武百官吓得不知所措;他“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极其自信,相信能以少胜多,以此退敌。神机妙算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得以成功;甚至把司马懿的退兵路线也想到了
9、。板书: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8、同学们各抒已见,有理有据。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疑心病重“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他认为孔明想暗算他。老谋深算把孔明想得过于复杂,自认为孔明做事谨慎,“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结果中了孔明的计谋。狡诈多端认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亮生平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结果还是聪明第 2 页 共 4 页含义故作轻松心理想:别看你司马懿带来十五万大军,我只有一座空城,但你决不敢进来。想:司马懿果然中我的计。想:我以一座空城就吓退司马懿,还要让他吃个败仗,司马懿你
10、真是太傻了。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反被聪明误,中了孔明的“空城计”。)老师点拨:到底司马懿有没有老谋深算呢,我想要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还是老谋深算的。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请举手!(刚愎自负他自负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结果被孔明的“空城计”吓退。)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1、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他为什么还是会中了孔明的计?请小组讨论孔明的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11、,归纳本组的意见,选出代表发言。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拨:孔明知已知彼,对司马懿了如指掌,随机应变,出奇不意;可司马懿对孔明了解不全面,刚愎自用。神机妙算的孔明比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略胜一筹,所以空城计能成功。2、小结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这一故事中,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孔明这一形象,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那么写司马懿有什么作用呢?老师点拨:写他老谋深算也好,狡诈多端也罢,最终还是败给了孔明,就能更加突出孔明的随机应变、足智多谋、计高一筹,这就是在刻画人物时经常用到的侧面描写的“衬托”手法。3、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衬托手法呢?老师点拨:军力对比;众官失色与孔明镇定对比
12、;众官骇然与孔明笑对比;众官愚见与孔明高见对比;司马昭年轻气盛与司马懿老谋深算对比等。(四)学生讨论拓展 1、现在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1)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2)诸葛亮身为蜀国的丞相,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生死可谓关系到蜀国的存亡。而此时诸葛亮却把自己置身于作战的最前沿,还冒险用了空城计,如果他的计谋不够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现得不够镇定,如果司马懿并不完全像他设想的那样多疑,如果司马懿能听取他儿子的意见,如果司马懿也冒险进攻等等,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三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你对诸葛亮的这种冒险做法有何看法?(教师小结: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
13、分析,这正是其智慧过人之处。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这种冒险精神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2、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教师: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三、知能迁移 1、写话:对于具有超人智慧的人,像阿凡提、一休,我们对他们总有一种敬佩倾慕之情。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智慧?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具有智慧?请以“智慧来自()”为题,写一句或几句话。六、布置作业1、找一找诸葛亮还有什么光辉战绩(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2、我们可以设想
14、一下,如果此次带兵而来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昭,孔明还会用空城计吗?若用还会成功吗?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五、小结1、本文我们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不仅获得艺术上的享受,还能获得智慧的启迪。“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第 3 页 共 4 页答案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2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
15、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3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4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6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成语:三顾茅庐 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煮酒论英雄。8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