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量》教学设计.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学院实践课程成绩:评语:1、题目:请在总结教育实习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教学实践,设计一份完整整的教案。2、要求:教学目标阐述准确、清楚,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过程体现探究式教学,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在教学思路、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学科知识处理方面有所创新;教案格式规范,教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准确、清楚。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 6 个主题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这个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物质的量作为化
2、学基本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新概念,为以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化学计算的学习作了铺垫。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及其单位-摩尔;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3、了解引进摩尔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理解未知、抽象的概念。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 应用到化学问题的解决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
3、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使用化学知识实行计算的水平。三、重点和难点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五、教学案例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主题引入构建问题 2如何用托盘天平称出一粒瓜子的质“集合体”量?(聚少成多,积小为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为学习活动:“淘宝购物单”(PPT)引出生活中完成表的“集合”思想格,感悟展开做“集合”伏笔。问题 1这些“宝贝”的个体单位和生活中常 继续完用的单位分别是什么?讲述
4、我们发现生活中大的物件一般就用它成表格感悟引导学生建立“集合体”。的个体单位表示,如电脑用“台”,而小的物件一般用很多个体的集合,当做一个整体来表示,如瓜子,一般用“个”的集合“包”、“斤”来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吃惊,体体验并点评奥,这种方法用的仍是聚少成多,化零会“集为整的“集合”思想。讲述不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聚少成多,化零为整的“集合”思想,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这种思想。例如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等微粒,它们比餐巾纸、瓜子要小的多,比如 1 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是 1.671021,读作16 万七千亿亿个,这么多水分子让咱国家 13 亿人日夜不停数,每分钟数100 个,要 2 万年才能
5、数完(PPT).引入“摩尔”合”使用感悟“集的必要合体”的性必要设问如果一个一个来统计分子、原子的个数方便吗?要不要利用集合体的形式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板书,PPT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讲解化学上,描述分子、原子等微粒要使用集体朗读明确要表示分子、原子的个数也要用集合体。集合的形式,这个单位是摩尔来表示,简称摩,符号:molPPT引出摩尔的标准 讲述摩尔是和集合单位,每个单位都是有标理解“摩尔”这个单位和摩尔的标准准的,科学家通过测量,规定 6.021023 个微观粒子为一个单位,称为 1 摩尔,所以 1mol 任何物质都约含 6.021023 个微粒,6.0210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量 物质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