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pdf
《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秋兴八首(其一)教案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晚年创作概况。2、结合诗歌背景,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3、学会通过意象的分析和字句的锤炼鉴赏诗词。4、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2、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
2、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712-770),字子美,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这些知识大家在初中都掌握了,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这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杜甫晚年的创作情况。公元 759 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 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
3、是离开成都,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他决定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实现。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漂泊西南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在夔州居住的两年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 430 多首诗,或追忆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第 1 页 共 4 页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这三首诗都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 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咏怀古迹五首也作于 766 年,登高作于 767 年。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
4、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这三首诗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三、关于秋兴组诗在寓居夔州的两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秋兴是一组诗,共有八首,本文是第一首。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诗歌中的意象,来鉴赏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那怎样鉴赏诗歌呢?第一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二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第三步,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四、鉴赏诗歌(一)、下面请同学们自读
5、课文,结合书本的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并思考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1、请一名同学翻译这首诗。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理解词语:两开:第二次开放。“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接地阴:风云盖地。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悲3、进一步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呢?明确:从诗中景物和词语看出来,玉露、凋伤、枫树林、气萧森、地阴、菊、泪、故园、寒衣、急暮砧(二)、分析意象1、玉露凋伤枫树林:玉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兴八首其一 高中语文 秋兴八首 其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