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联系文本,挑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联系文本,挑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南宋的钱良臣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爸爸”。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这涉及避讳问题,什么是避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二)研习过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博大精深,包括文化地理、立法乐律、典章制度、文化典籍、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经难于理解。但这却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所必备的文化素质,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常识不仅可以为我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带来方便,更有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
3、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1天文地理欧洲人将天上繁星分为十二个星座,如金牛座、山羊座等,而我国古人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一)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北方玄武之象南方朱雀之象西方白虎之象 东方苍龙之象(二)分野春秋战国时期,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景之句,以星衬月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咏物
4、之句,以星衬物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练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地理术语)(二)纪年纪时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轨迹,是人类最大的表盘。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既有生活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1 古人纪年(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赵惠文王十六
5、年)。(2)干支纪年法(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天干-地支-2 古人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以示区分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3 古人纪日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叫朔,每月-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叫晦。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4 古人纪时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五更报夜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
6、代纪时对应关系夜间时辰 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现代时间 19-21点 21-23 点 23-1 点 1-3 点3-5 点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天色纪 夜半 鸡鸣 平明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时地支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现代纪 23-1 1-33-55-77-9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时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练习A 日中,表时间,中午 12 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 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
7、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C 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 60 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D 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三)姓名字号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在春秋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秦以后,逐渐不分,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了。(1)姓名字号欧阳修,-永叔,-六一居士,-文忠。(2)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一个人有了谥号,就等于在名字之外有多了一个别名了。谥号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
8、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3)皇帝的庙号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例如汉武帝曾经改元为元光、元朔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以后的嗣君则称为()等等(4)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不肖、愚、鄙人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5)敬称。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必修 古代 文化 常识 优秀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