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论文范文3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临床论文范文3篇.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临床论文范文 3 篇医学院校临床医学论文 1 医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当前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教学整合改革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目前医学课程整合过程还存在着分散设计的问题,没有树立整体的课程整合理念。医学课程整合的有效性问题。研究显示,与分科课程相比,整合课程改革中学生在标准测试中得分较高或与之持平,尚不能完全确定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绝对优势。师资培养及教材建设的问题。传统分科教育的环境中,教师缺乏医学课程整合的理念。缺乏对整合课程的宏观认识也是课程整合改革前进的桎梏。同时,教材的问题也制约着课程整合的发展。2 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 2.1 构建方法 2.1.1 专家咨询,反复论证与各相关
2、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和资深教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复论证,多次与各相关教研室讨论课程内容设置,确定了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衔接情况,初步确立了模块内、模块间内容设置和衔接顺序,并拟定合适的病(案)例。2.1.2 开展 PBL 教学,建设病(案)例库派出骨干教师赴多所高校参加教学改革的学习和观摩。邀请专家开展 PBL 教学培训,定期开展 PBL 教学推介会、PBL教学及案例编写经验交流会,并编写了PBL 案例教师手册及PBL 案例学员手册。2.2 整合方案结合国际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国家执业医师和军事医学考试大纲,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
3、容进行整合。临床医学专业共开设 18 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后设6 个课程模块,分别为基础医学总论、正常人体形态学、器官系统、细胞与分子基础、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模块。调整前总学时 1019 学时,其中理论课655 学时,实践课364 学时。经过调整,总学时862 学时,共精减 157 学时,精减比例为 15%;理论课精减 177 学时,所占比例由原 64%精减至55%;同时增加了 76 学时的 PBL 教学。2.2.1“基础医学总论”课程模块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 4 门课程的总论内容整合形成。总学时为 61学时,其中理论 58 学时、PBL 教学 3 学时。2
4、.2.2“正常人体形态学”课程模块由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2 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 231 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 215 学时,其中理论79 学时、实践 130 学时、PBL 教学 6 学时,共精减 16 学时(精减比例为 7%)。2.2.3“器官系统”课程模块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 4 门课程的各论部分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326 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 101 学时、实验 42 学时、PBL 教学 31 学时、考试 8 学时,共精简 80 学时(精简比例为 25%)。2.2.4“细胞与分子基础”课程模块由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
5、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5 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 212 学时,调整后为 177 学时,其中理论 110 学时、实践 52 学时、PBL 教学 15 学时。共精减 35 学时(精减比例为 17%)。同时将发育生物学(20 学时)增设为选修课。2.2.5“免疫与感染基础”课程模块由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病理学 6 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 190 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164 学时,其中理论108 学时、实验32 学时、PBL教学 24 学时,共精简 26 学时(精简比例为 14%)。2.2.6“基础医学综合实
6、验”模块由教学实验中心、药理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4 个单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重点对原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提高设计性实验学时比例。该模块课程总学时为 60 学时,其中理论8 学时、实验 52 学时。2.3 整合效果 2.3.1 师生反馈满意率高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等形式,针对机制改革及运行情况,对学员和教员展开调査。教员中,88.3%对课程整合“非常赞成”,91.2%认为“按需组建教学组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利于课程整合,对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98.5%认为教学基本要求评价和精品课教员评审对提高教学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促进作用很强”;学员中,91.6%感到
7、课程整合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96.6%对学校外聘名家讲座和讲课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进一步加强”,88.7%认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对培养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90.2%对实验室开放度“表示满意”。此外,师生对整合后的网络信息资源满意度分别为 91.7%和 90.8%。2.3.2 教员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渐进机制的建立应用,对教员提高教学积极性、主动关心教学、研究教学、提高教学、争当名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效果。2.3.3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课程整合、资源共享和教学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技能训练更加扎实,开展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综
8、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校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科研项目 1200 多人次,独立完成课外科研项 128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论文 10 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超过 6 分(CancerRe-search);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与一等奖、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优秀奖、全国医学院校首届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全国靑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励 100 多人次。2.4 方案的特点与其他院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整合相比,本课程整合方案有如下的特点:2.4.1 以卫勤保障为着眼,突出军事特色以卫勤需求为牵引,突出军事特色。根据战场卫勤保障需求,
9、突出军事医学特色,针对现代战创伤向多因素、多途径、多处伤发展的特点,强调人体的整体观,按照“模块化、整体化、实用化”的思路,打破学科壁垒,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医学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在组织学生早期接触实践的安排中,利用暑假组织学员下部队当兵锻炼,通过与部队战士“五同”(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同生活),使学员体验部队生活,增进对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军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培养优良作风和适应能力。2.4.2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创新水平着眼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医学人文素质,在前期精简了 157 个学时,初步缓解
10、了学员的学习压力基础上,开展“三早活动”,即从一年级开始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开展讲座、深入医院、开展主题日活动等帮助学员了解职业要求,增强了学员对医疗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学员维护健康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从二年级开始早期接触科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增强学员创新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利用寒暑假组织学员开始早期接触实践,寒暑假组织“感触医疗”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社会实践报告会,增强学员对社会医疗问题的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2.4.3 以整合内容为核心,突出整合特点整合方案从学时的压缩到课程的设置,从教师的培训到教材的更新,处处体现整合的特点,着力打破常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突
11、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将有内在联系的部分进行有机整合,整合覆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总结等各个方面。整合的彻底性避免了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使得教师与整合后的教学方式相适应,教材与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相适应,考核与整合后的学习内容相适应。突出整合特点,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施。2.5 方案改进编制更加详细的效果评价量表,对课程整合效果进行完整评价,找出漏洞和缺陷。通过三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教员-学员-教管人员”、“三位一体”的角度分析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实际效果,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同时,有针对性开展师资培训,进一步强化整合后教学的师资队伍,深入做好课程整合配套教材的选编工作,提高课堂授课质量。3 总结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整合改革正在探索中逐步实践,在实践中也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虽然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实施了课程整合的改革,但对于如何实施课程整合,以及整合后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均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整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整合课程将得到更加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整合方案,虽仍有不足,但是也形成了以军事性、创新性、整合性为标志的自身特色,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力争将整合方案进一步完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