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衣食住行.pdf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衣食住行.pdf(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作者:许嘉璐 北京:北京出版社, (大家小书丛书) 作者介绍 许嘉璐,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淮安”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系主任、副校长等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语言学组组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 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目录 写在前面 再读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记 “大家小书”序言 第一编服装和佩饰() 一、头衣() 冠() 冠的形制和部件() 冕、弁()
2、胄() 头衣的质料() 平民百姓的头衣() 妇女的头饰() 二、体衣() 衣与裳() 寒衣() 上衣的形制和部件() 胫衣() 制衣的质料() 三、足衣() 鞋() 袜() 附:寝衣() 四、佩饰() 玉() 其他() 第二编饮食和器皿() 一、主食() 二、肉食() 三、烹调() 四、酒() 五、食器和饮食习惯() 第三编宫室和起居() 一、宫室() 穴居与版筑() 城市布局() 庭院() 堂室() 其他建筑() 室内() 二、陈设和起居() 室内陈设() 起居习惯() 三、观阙园林() 第四编车马与交通() 一、车与马() 二、车的部件和马饰() 车的部件() 车的附件() 马饰() 三、
3、乘车的礼俗() 立乘与驭马() 乘车位次() 超乘() 四、车的种类() 牛车、羊车() 栈车、辎车、安车、温车、传车、辇() 五、兵车() 六、步行() 七、道路() 写在前面 这并不是一本对古代典章制度进行考证的著作;虽然其中时而也有些异于成说的一得之见,但主要的还是从古代诗文中把常见的事实加以概括,并力求通俗地介绍给读者。 在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和训诂学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阅读古书的障碍并不完全是由于古今语言的隔膜。有时,古书中的句法、词儿都懂得了,但对原文的理解却还隔着一层。其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青年对古人生活的情况缺乏了解。语言方面的生疏,还可以凭借着多读和查工具书帮助克服
4、,而关于典章制度,则几乎没有专为今人而写的书可资参考。典章制度的范围很广,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举凡职官、朝仪、婚嫁、丧葬、学校、科举等等,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都包括在其中。哪些是一般的读者(例如从事与古代文化有关的工作的同志、语文教师、喜欢读点古代诗文的人们)所常见、所急需,同时也容易理解的呢?我觉得是服饰、饮食、宫室和车马等方面。 编写时考虑到读者水平不一,在有的地方征引了一些前人的说法,而对所引诗文又随时略加注释。前者是为具有一定阅读古书能力的人着想:借此扩大点儿知识面,理解得深些;后者则系针对接触古书机会较少的人而设。一人难调百人口。我想,这样做或许能适应更多的读者的需要吧。 作者 再读
5、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记 朱小健 老师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要再版,出版社让我写几句话作点说明。这当然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再次学习老师著作的机会。 老师是语言学家,但从上世纪年代末跟随老师学习以来,我却感到文化是老师研究语言的终极目的。“大革文化命”结束后,老师是最早提出要关注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其后的多年里,老师始终坚持以汉语本体为出发点,以古今礼俗为观照系,以既往与当代的史实为依据,以现代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在这个领域中辛勤耕耘。一方面在教学中以此指导学生,使一些后学深受启发而专心钻研,写出了一批汉语汉字与文化的著作,如礼俗辞典、汉字文化等;另一方面,老师自己身体力行,在一系列论著中专门探讨了
6、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问题。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是其中较早写作的专论古人服饰、饮食、宫室、车马等生活的情况及相关文化现象的一种。 度人金针、深入浅出、系统周密是我再读此书的深切感受,这也许就是出版社希望我说明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基本特色吧。 一、度人金针 从语言观察文化,以文化印证语言,是近年来流行的方法。只要其凭借的语言现象是事实,其依据的文化现象是实际,这就是科学有用的方法。对近年有些人自命为语言文化学的开山者,老师总是宽容地说:罗常培先生早先就写过语言与文化嘛。对一些后学从汉字个别笔画中追索想象古代文化,老师常微笑着提问:文字负载的是不是语言呢?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实际上体现了老师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
7、的两个重要思想:一是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二是文化主要凝聚于词汇。这既是老师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更是研究语言、研究文化的重要方法。而选取古代衣食住行为例阐释这两个认识,又体现了老师另一重要思想:语言学、训诂学是实用的学科,应用是其最重要的特性。这些思想和方法,在进入世纪,举国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更具特殊意义。 老师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哲学文化三类。而语言是这三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全面地储存着这三类文化的整体信息见老师所著语言与文化,载中国教育报年月日版古人的衣食住行,作为物质文化,是当时的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从古代文献语言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其面貌,是研
8、究古代文化的可靠途径和基础工作。其前提固然是古人文风质朴,所记多为“信史”,更重要的是古代文献中的词汇积淀着人力不能随意更改的文化信息。词汇是文化意识的结晶。故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所论,皆以古代文献语言中的词汇为依据。老师说这并不是一本考证著作,然其从衣冠器物形制到典章礼仪民俗,介绍所及,都有词义分析、皆具文献例证,实不乏精到的考证。其分析论证,固然有与字形关涉者,而要在以词汇为根本。这是值得简单地一味从汉字点画中分析文化的学者们深思的。 介绍古代衣食住行,本来只说明其形制质料作工即可,而老师则更阐明了其功用与其中蕴含的古人的观念意识。如介绍堂前有阶梯,左右各一,称西阶、东阶,于说明古人之“住”似
9、已足够。而老师则又言及古人在室外尊左,因而尊者(宾客)走西阶,并举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引信陵君就西阶而信陵君侧身辞让走东阶事证之(见第三编堂室)。显然,这样的介绍,使今天的读者在明了堂阶形制的同时,更了解了这种形制体现的古人的观念意识,甚至会联想到今天餐桌上主陪(北)右手(西)为上座的习俗也许就是古人这种观念意识的遗痕,并且也进一步理解了史记原文的所以然。这种介绍的出发点,是读者在阅读古代文献文本时的需要。这样介绍堂阶,强调了名物诠释的实用性,从而使读者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我在北师大讲授了十多年古代汉语和训诂学课,我从未将老师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列为参考书目,但几乎每届学生中都有人拿着这本书(
10、有从图书馆借得者,亦有自行复印者)来与我讨论有关的一些问题。以读者为本,自然受读者欢迎。 从语言实际出发,发掘汉语词汇的文化积蕴,注重语言学的应用性,为读者解决常见、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最重要的治学方法。元好问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老师的著作不单教给了我们知识,更度给了我们金针。 二、深入浅出 我总怀疑“深入浅出”的内部逻辑结构是前因后果能够浅显地讲清要说的问题,根本的原因是对该问题进行了真正深入的钻研。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是介绍古代文化的著作中比较好读的一本。这不仅体现在书中列举大量古代诗文对所论加以印证时为这些诗文略加了注释,更重要的是老师对所论了然于胸,故能一
11、言中的。如“深衣”,今人十分陌生。清人有过专考,然因深衣有异称,其考证繁琐而使人不得要领。老师指出深衣与襦相对,故为长衣,深衣外有罩衫,故为中衣,是深衣即为贴身长衣(见第一编衣与裳)。令人涣然冰释。 能深入,源于对研究对象的热爱。与同龄人相比,老师更像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熏陶出来的老一辈学者,对国家民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充满炽热情感。其研究之专注投入,学林罕见。如为了解古天文知识,老师曾在仲夏夜于学校操场仰望星空,拿着用红布蒙着的手电筒与手中星图对照,来识别星的方位、等级,记忆星宿位置。这样“笨”的学习、研究方式,恐怕是今天很多学者不屑学,也学不了的。这种下苦功夫对中华文化进行基础性研究,正是
12、对中华文化热爱关注的体现。 要深入,就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提到的从语言实际出发,发掘汉语词汇的文化积蕴,注重语言学的应用性,为读者解决常见、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宏观方法外,老师还注重语言资料的积累。从通读的大量古代文献中搜集、积累第一手材料的具体方法,也是这本书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师年轻时惯于在吃饭时、公共汽车上乃至走路时读书,推想起来是只能诵读而不便落笔的,而我们这些学生当年见到老师并不太多的藏书时,印象最深的却是上面画满了各种记号,老师亲手摘录的语料卡片数量也曾大大地震撼过我们。这一点从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中征引诗文例证之丰赡可见一斑。这些例证,不是简单地通过经籍籑诂之类的工具书就能检索得到
13、的。即使在电脑和网络资料已十分丰富的今天,也还不可能轻松地检索到这么多切合适用的例证。更不用说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中所举相关诗文还有相当多的部分是以文化证语言,是对其中词义的发明考释了。 执着钻研,无徵不信,真正全面把握研究对象,浅出就有了基础。而表达的流畅生动,则来源于老师的深厚文学功底和长期的教学实践。这也是北师大中文系老一辈学者的传统,陆颖明、俞叔迟、启元白等先生均以此见长。而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老师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及古语趣谈(湖南人民出版社,年出版)自是典范。 三、系统周密 科研工作,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分类成功与否,体现了研究者对客观世界、研究
14、对象的认识程度。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内部有着严谨的结构与层次。如论头衣”(帽子),首先分为头衣、头饰两大类,在头衣下又分出贵族头衣、平民头衣两小类,于贵族头衣下又分论头衣的形制和头衣的质料,而在头衣形制下再分述平时头衣、战时头衣,平时头衣下复分冠与冕、弁两类。通过这样分层分类的介绍,虽然仅是一本小书中的一个章节,却已为读者勾勒出了古代头衣的完整内部系统。而全书则构成了古人服饰、饮食、宫室、车马的系统基础知识库。当然,这样的知识库,建立在对古代文化整体把握了解的基础上。 其实,老师原本打算撰写有关古代礼俗的一套著作,分论古代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族宗法、姓名避讳、迷信禁忌、医疗保健、朝野礼仪,然后
15、在这基础上再撰写总论中国文化的专著。但教务和政务占去了老师太多的时间精力,目前完成的还只有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这一种。王国维说王念孙欲为释始、释君诸篇而未就,令人有俄空之憾,然其所成之释大已足示后人治诂训之矩矱,“盖大家之书,足以启迪来学者,固不以完阙异也。”(观堂集林页,中华书局,年出版)从治学方法的角度,我想只好以观堂之论暂释老师不能遂其初愿的遗憾了。 以上是我再次学习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体会,出版社和责编陈金华同志还命我介绍一下这本书出版以来的社会影响。囿于见闻,我就不敢置喙了。我只知道国外的一些学者曾多次来信向老师索要此书,这当然不足据以论其“影响”。我还知道,在此前此后所公开刊行的一些谈古
16、代文化的书本(恕我就不称之为“论著”了)不重事实者有之,以洋说中者有之,断章取义者有之,歪批错解者有之(当然,袭用老师的论述而不注明者亦有之)。不是还有把尔雅释诂中的文字断句为“林烝、天帝”,从而判定古人把树林称为上帝的吗?所以,我非常理解那些在没有购到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而图书馆所藏又很不容易借到的情况下不得不破费复印此书的学生。北京出版社慧眼识珠,决定重版此书,于这些学生不啻福音,我这里预先替他们为出版社喝彩。 年月日匆识于香山 “大家小书”序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
17、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
18、,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
19、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第一编服装和佩饰 一、头衣 我们之所以沿用“头衣”这个古代的说法,而不说“帽子”,是因为上古文献中没有“帽”字。直至秦汉时期,头衣还没定名为帽(冒)。 古代的头衣又称元服。因为元本指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晋大夫)免冑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仪礼士冠礼:“令月(好月份)吉日始加元服。”郑玄注:“元,首也。”汉书昭帝纪:“元凤四
20、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头衣,元服,都是统称。细分起来,上古贵族男子的头衣有冠、冕、弁。 l冠 冠,是一般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男子长到二十岁要行冠礼。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冠”与“字”都是动词。冠读去声 gun,贯。字,另取别名行冠礼时有很繁缛的仪节。少年男子一经行过冠礼,社会和家庭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于封建道德。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把戴冠看成是一种“礼”。晏子春秋内谏下:“首服(元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晋语:“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于是冠就成了贵族的常服。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
21、下战斗来“结缨”,被对方杀死了。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中,当冠而不冠是“非礼”的。例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载:“齐景公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返之,曰:尔非吾君也。景公惭而不朝。”(闺:宫门。刖跪:因罪被砍去脚的人,这里指受过刖刑而守闺门的人不仅帝王将相如此,有“教养”的平民也如此。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 这种规矩一直贯穿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左丞平居,朝章(朝服)之外,惟服帽衫。归乡,幕客来,亦必著帽与坐,延以酒食。伯祖中大夫公每赴官,或从其子赴仕,必著帽,遍别乡曲。”如果犯了罪,就如同奴仆罪犯,不应戴冠。所以当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
22、原君得罪了信陵君,信陵君准备离开赵国时,平原君要“免冠谢,固留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摘去冠,以示自己有过错,自降身份。 正因为冠是贵族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成了达官贵人的代称。李白古风二十四:“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盖:车盖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如果与“童子”等表示年龄的词语对称,“冠”的意思便偏重于指成人(当然也不是庶民)。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沂:水名,在今山东省。风:吹风、乘凉。舞雩:祭神求雨的坛。雩:y,鱼曲礼上又说:“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意思是从十岁到不满二十是幼年,任务是
23、学习;二十至二十九岁是弱年,进入这个阶段时要行冠礼。后代即以“弱冠”连称表示年岁。王勃滕王阁序:“等终军之弱冠。”按,汉书终军传载,终军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谒者给事中,几年后,“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王勃所说的“弱冠”就是指二十多岁。同时,因为戴冠就要束发,所以古人又用“结发”、“束发”表示二十岁。如史记主父偃列传:“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陈子昂感遇三十四:“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古人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 先说小孩。“二十而冠”,二十岁以前则垂发,称为髫(tio,条)。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李贤注:“髫发,谓童子垂发也。”陶潜桃花
24、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老人长出黄色的头发,是有寿之征古人是不剪发的,小孩的头发长了,就紧靠着发根扎在一起,类似后代的“凤尾头”散披于后,这就叫做总发。如果不是把头发扎成一束,而是扎成左右两束,类似后代的抓髻儿,就叫总角,因为它像兽的两只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即以总角指年幼之时。 再说罪犯。古代有一种刑罚叫髡(kn,昆),即剃去头发。当时的奴隶多为受了刑罚的罪人,既已剃发,自然不用头衣。未受过髡刑的奴隶通常是青布束头,所以“苍头”也是奴隶。汉书鲍宣传:“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颜师古引孟康曰:“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于良人也。”上古军队也多由奴隶组成,同
25、样以青布裹头,所以有苍头军之称。战国策魏策:“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 留全发、戴冠(平民戴巾),是当时中原地区的装束,至于远离中原、文化落后的地区,则以披发为常。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即以“被发左衽”表示被“夷狄”统治同化。 关于平民的头衣,下文另有专节叙述。 冠的形制和部件 说冠是帽子,是就戴在头上而言,其实冠跟后代的帽子形制很不一样。冠并不像现在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罩住,而是有个冠圈,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冠的作用也跟现在的帽子不同:主要是为把头发束缚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要戴冠,就要先把束在一起的头发盘绕在头顶处(髻),用纚(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衣食住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