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pdf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3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4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内容感知内容感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意,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抒发了诗人南渡以来,在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下,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忧愤情怀,它是诗人忠爱之心的表现,也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愤慨。这首词,上阕大段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则是直
2、接言志。下阕十一句,引了三个典故,表明“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贪图安逸。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典故引完,下面就自然地收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3、。写作该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经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仕途的坎坎坷坷,他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辛酸,而这些东西全被作者揉进了作品之中。这首词上阕感叹世无孙权、刘裕似的英雄。对孙权、刘裕进行赞颂。在下阕里,作者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的典故,是对宰相韩侂胄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的严正警告。选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第 1 页 共 7 页故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字音一、字音1.1.典型字典型字遥岑远目(cn)揾英雄泪(wn)2.2.多音字
4、多音字玉簪螺髻(zn)(j)倩何人(qin)鲈鱼堪脍(kui)舞榭歌台(xi)三、词义三、词义1.1.重点词重点词遥岑:远处小而高的山。断鸿:令人伤感的鸿雁的鸣声。流年:指光阴。迷信的人称一年的运道。脍:把鱼、肉切细。揾:擦拭。2.2.近义词近义词风流风雅风流风雅风流:有功业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与男女间爱情有关的。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文雅的举止。寻常平常寻常平常寻常:平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如“寻常巷陌”。平常:普通,不特别。平时。如:“他身体虽然不好,但平常很少请假。”仓皇惊慌仓皇惊慌第 2 页 共
5、7 页仓皇:匆忙而慌张。如“赢得仓皇北顾”。惊慌:害怕慌张。3.3.相关成语相关成语求田问舍: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金戈铁马:指战争,兵事。形容威武雄壮的军旅兵马。借指武职、军人。四、文学常识四、文学常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是宋词中成就卓著者。他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五、名篇名句五、名篇名句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句段剖析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一、疑难妙句
6、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剖析:剖析:“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的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剖析:剖析:“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借言远山之“献”“供”,移写内心的担负
7、。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3.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第 3 页 共 7 页剖析:剖析: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弃疾词两首 高中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