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pdf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海水“晒盐”海水“晒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4、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粗盐的提纯。2、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图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实验准备:仪器准备:
2、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 毫升)、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滤纸、漏斗药品准备:蒸馏水、粗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有杂质,怎样使粗盐变为可食用的精盐呢?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海水“晒盐”的过程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3、思考题:(1)目前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方法?(2)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4、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5、演示实验:实验探究:饱和溶
3、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6、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1)问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泥沙?(2)除去泥沙后,又怎样得到纯净是食盐?7、讨论实验方案8、演示实验:用过滤法提纯粗盐。步骤:(1)溶解:量取 15 毫升水于烧杯中。称取 6 克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2)过滤:将粗盐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是要素、玻璃棒的用途)(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玻璃棒的用途)9、思考:上面所说,海水晒盐得到的粗言,除了泥沙,还有其他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看书了解工业净化食盐的方法,并了解食盐的用途。(二)1、内容:结晶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
4、题。3、思考题:什么叫结晶?结晶有哪些方法?4、出示: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三、教师小结四、课后练习:现有含泥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杂质的粗盐,请你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一个方案,把所含的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可供选用的试剂:HCl、KOH、NaOH、Na2CO3、BaCl2、Ba(NO3)2等溶液。序号实验步骤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四、课后练习:预习下节内容第二课时实验准备: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 毫升)、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药品准备:蒸馏水、食盐晶体、硝酸钾晶体、熟石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为什么会达
5、到饱和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引导自学溶解度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1)溶质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3、学生看书,提问:问 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问 2: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4、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练习: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1)l00g 水中最多溶解 38g 氯化钠,所以氯化
6、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2)在 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 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3)在 60,100g 水中溶有 75g 硝酸钾,所以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4)60,100g 水中最多溶解 124g 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讨论】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板书归纳:板书归纳:(1 1)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2 2)溶解度是四要素:一定的温度)溶解度是四要素:一定的温度 100100 克溶剂克溶剂 饱和状态饱和状态 所溶解的质量。所溶解的质量。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关键词:一定
7、温度(指条件);100 g100 g 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影响溶解度的外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温度。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都跟物质的溶解度有关。请根据下列事实推测外界因素如何影响物质的溶解度。(1)2011 年我国科考队在西藏羌北无人区发现,当地进入严冬时,冰冻湖泊中析出十分壮观的多面体的碳酸钠晶体。(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海水 晒盐 教案 新版 鲁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