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新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1.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2.2.溶液酸碱性的实质。溶液酸碱性的实质。3.3.溶液酸碱性与溶液酸碱性与 pHpH 的关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水溶液中通过分析水溶液中 H H 与与 OHOH 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树立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互相依存、
2、互相制约的关系,树立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和方法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水溶液的酸碱性与水溶液中水溶液的酸碱性与水溶液中c c(H(H)和和c c(OH(OH)及及 pHpH 的关系。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理论推理拓展法、自学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实验探究法。理论推理拓展法、自学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实验探究法。【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问题组式”教学。“问题组式”教学。把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把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按每个阶段按“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思考或讨论学生思考或讨论-得出正确结得出正确结果”的教学思路进行。果”的教学思路进行。【
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引入】播放农夫山泉“弱碱性水”广告视频,引入本节课,探究溶液的酸碱性与【引入】播放农夫山泉“弱碱性水”广告视频,引入本节课,探究溶液的酸碱性与pHpH。【板书】二、溶液的酸碱性与【板书】二、溶液的酸碱性与 pHpH【转折】【转折】水溶液中是否也存在水的离子积?水溶液中是否也存在水的离子积?【板书】【板书】1.1.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布置活动】【布置活动】问题组一问题组一1.1.若温度不变若温度不变,往水中加入酸或碱成为稀溶液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否改变?往水中加入酸或碱成为稀溶液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否改变?2.2.已知室温时稀水溶液中已知室温时稀水溶液中
4、c c(H(H2 2O)O)可认为与纯水相同,根据可认为与纯水相同,根据K KW W=KcKc(H(H2 2O),O),则室温下稀的电解质水溶则室温下稀的电解质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应该还是多少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应该还是多少?3.3.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1 1)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只受哪种因素影响?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只受哪种因素影响?(2 2)水的离子积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有关?水的离子积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有关?【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得出结论: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与纯水中的相等。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得出结论:稀溶液中水的
5、离子积与纯水中的相等。+-+-【过渡】【过渡】既然稀溶液中也存在水的离子积,那我们就可以利用离子积来分析问题了。同学们根据下列问既然稀溶液中也存在水的离子积,那我们就可以利用离子积来分析问题了。同学们根据下列问题,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题,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c c(H(H)和和c c(OH(OH)的关系。的关系。【提出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组二问题组二1.1.室温时,对纯水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离子积常数进行分析,找出变化室温时,对纯水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离子积常数进行分析,找出变化趋势(增大或减小)趋势(增大或减小)条件条件加加 HClHCl加加 NaO
6、HNaOH【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展示课件:用展示课件:用 FlashFlash 动画演示动画演示c c(H(H)和和c c(OH(OH)的关系。的关系。2.2.归纳溶液的酸碱性与归纳溶液的酸碱性与c c(H(H)和和c c(OH(OH)相对大小的关系?溶液酸碱性的实质?相对大小的关系?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课件,共同分析。展示课件,共同分析。【板书】【板书】2.2.溶液的酸碱性的实质:溶液的酸碱性的实质:c c(H(H)和和c c(OH(OH)的相对大小的相对大小【提出问题】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提出问题】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 c(H(H)和和c c(O
7、H(OH)的关系的关系酸性溶液:酸性溶液:c c(H(H)c c(OH(OH),c c(H(H)1)11010 mol/Lmol/L中性溶液:中性溶液:c c(H(H)c c(OH(OH)1)11010 mol/Lmol/L碱性溶液:碱性溶液:c c(H(H)c c(OH(OH),c c(H(H)1)11010 mol/Lmol/L【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归纳上述问题。归纳上述问题。+-+-7-7+-7-7+-+-7-7+-+-+-+-+-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酸碱性酸碱性c c(H(H+)移动方向移动方向c c(OH(OH)-c c(H(H+)与与c c(OH(OH-)浓度浓度大小关系大小
8、关系K Kw w【拓展提高拓展提高】1.1.在在 100100 时时K KW W=10=10,此时纯水中,此时纯水中c c(H(H)为多少?为多少?该温度下该温度下c c(H(H)=1)=11010 mol/Lmol/L 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2.2.c c(H(H)1 11010 mol/Lmol/L 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3.3.用用c c(H(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应注意什么呢?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应注意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分析归纳上述问题。小组代表分析归纳上述问题。【过渡】【过渡】溶液中的溶液中的c c(H(H)和和c c(OH(OH)
9、有时是非常小的,记录起来非常麻烦,为了方便,人们经常用有时是非常小的,记录起来非常麻烦,为了方便,人们经常用 pHpH 来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接下来,我们学习示溶液的酸碱性。接下来,我们学习 pH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板书】【板书】3.3.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酸碱性与 pHpH 的关系的关系【提出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组三问题组三1.pH1.pH 与与c c(H(H)的关系如何表达?的关系如何表达?2.2.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 pHpH 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常温下:常温下:中性溶液中性溶液 pH 7 pH 7酸性溶液酸性溶液 pH 7
10、 pH 7碱性溶液碱性溶液 pH 7 pH 7+-+-7-7+-7-7-12-12+3.pH=73.pH=7 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学以致用】计算溶液的【学以致用】计算溶液的 pHpH:1.1.室温下,室温下,0.1mol/L0.1mol/L 盐酸溶液的盐酸溶液的 pHpH?2.2.室温下,室温下,0.1mol/L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pHpH?3.3.计算盐酸溶液的计算盐酸溶液的 pHpH 时,我们忽略了水电离的时,我们忽略了水电离的H H,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pHpH 时,我们忽略了水电离时,我们忽略了水电离的的 OH
11、OH,这样做合适吗,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为什么?【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教师归纳总结。【阅读教材【阅读教材 P47P47,解决问题】,解决问题】1.pH1.pH 和和c c(H(H)或或c c(OH(OH)都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都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情况下用 pHpH 表示更方便呢表示更方便呢?+-+c c(H(H+)或或c c(OH(OH-)小于小于时时,使用更方便。使用更方便。2.2.溶液的溶液的 pHpH 可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可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教师归纳
12、总结。【过渡】【过渡】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与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与c c(H(H)和和c c(OH(OH)及及 pHpH 的关系,那么三者的关系如何呢?的关系,那么三者的关系如何呢?【板书】【板书】小结小结【提出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四问题四填写下表,归纳总结三者关系。填写下表,归纳总结三者关系。任意温度任意温度2525 pH pH 的大小的大小c c(H(H+)和和c c(OH(OH-)相对大小相对大小酸性酸性中性中性碱性碱性+-酸碱性与酸碱性与 pHpH 的关系的关系c c(H(H)越大越大 pHpH,酸性,酸性。其它温度下中性其它温度下中性 pHpH7 7c c(OH(OH)越大越大
13、 pHpH,碱性,碱性。-【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指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回答,其他组的同学补充。教师归纳总结三者的关系。教师指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回答,其他组的同学补充。教师归纳总结三者的关系。【投影】【投影】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酸碱性与c c(H(H)和和c c(OH(OH)及及 pHpH 的关系的课件。的关系的课件。+-【达标练习】【达标练习】【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总结收获】总结收获】【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教师活动】宣布下课,结束本节教学。【教师活动】宣布下课,结束本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使用“问题组”式教学,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使用“问题组”式教学,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是:所提的问题怎样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是:所提的问题怎样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怎样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平,怎样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