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论语.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论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论语.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论语教学设计学 科课 题教学目标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 1教材出版社学期上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名著导读论语年级高一学段第 1 学段1、了解论语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影响;识记论语中的名言警句;2、感受论语的魅力,激发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兴趣和热情;3、学习孔子努力完善自己、百折不挠、坚持追求理想人生的精神。教学1、识记论语中的名言警句;重点2、感受论语的魅力。教学温故知新阅读品味归纳总结思路主要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方法教学自制教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预设(共一课时)课时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共一课时展示课件:1、中国古代:
2、宋代赵普“半部 论语 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2、国外:“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 年 1 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西方推选的“一百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排名为第五位;美国人则尊奉孔子为一、导入:导入:“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阅读课件内容,感受日本:长崎市的孔子庙的西廊大理石上所刻论语无论是在中,现在还保存完整,供人观赏。国古代还是在国外都孔孔 子子 及及全部论语新加坡:政府按照孔子的伦理思想,制定并备受推崇,必有其神论语论语的的 影影 响响实施了伦理教育计划,规定以论语作为中秘魅力存在。小学伦理
3、教育的教材;新加坡还经常举办文明礼貌活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德国: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更是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展示课题:魅力论语魅力论语名著论语导读名著论语导读1.了解论语的影响。2.引发学生探究论语魅力的兴趣。1二、温故温故知新:知新:回顾初中回顾初中课本中课课本中课文论语文论语十则十则教师引导回顾:教师引导回顾:1、试着背诵论语十则2、论语十则 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为什么?3、请说说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明确新知识教师明确新知识:1、了解孔子的
4、生平:好学不倦,知识渊博好学不倦,知识渊博游说列国、百无一售整理古籍、致力游说列国、百无一售整理古籍、致力但他好学不倦,努力完善自己,百折不挠、坚持追求理想人生,终究千古留芳。孔子的人生经历能带给我们启发,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明确论语的结构结构:论语全书共分 20 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为若干章,每章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也不过数百字。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论语的形式形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议事体。1、学生背诵回顾所学了解到的孔子。2
5、、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感受孔子的精神。3、了解论语的结构和形式。教育。教育。孔子早年生活贫苦,处于生活的最底层,论语十则及由此切入对论语魅力的体会,消除学生对这本经典文化名著的陌生感;补充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论语,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三、感受三、感受教师出示课件: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教师出示课件: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1、克己复礼为仁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季氏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论语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