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
2、水平。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二、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 3 年。三、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研究(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七)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
3、床研究(八)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四、四、培养方法及要求培养方法及要求课程学习集中半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 36 学分。(一)学位课程1公共必修课20 学分自然辩证法3 学分(54 学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 学分(36 学时)外国语(英或日)6 学分(216 学时)医学统计学3 学分(54 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基础4 学分(68 学时)2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12 学分中医临床基础3 学分(54 学时)中西医结合内科学6 学分(108 学时)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研究进展3 学分(54 学时)(二)选修课(至少 2 门)4.5 学分高级病理生理学(限选)3 学分(54
4、学时)分子生物学3 学分(54 学时)医学免疫学及其进展2.5 学分(45 学时)中医药文献检索3 学分(54 学时)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2 学分(36 学时)生理学及其进展2.5 学分(45 学时)病理学及其进展2.5 学分(45 学时)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由研究生处于第 1 学期统一组织课堂教学及考试,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相关教研室于第 2 学期安排授课及考试。课程学习要求有统一教材、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保证学习质量。(三)临床能力培养1基本要求按住院医师培养方式轮转,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实践,进行严格的临床训练,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
5、床诊断、治疗及其操作技能。2具体时间安排(共 26 个月)(1)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 6 个月,每周 12 次随师门诊或查房。(2)临床轮转 20 个月(本专业科室 6 个月,相关科室 14 个月)。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应尽可能放在临床轮转的后期,便于导师与本专业科室协商,统一安排临床轮转和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也便于学生撰写论文。临床轮转的科室与时间:详见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3轮转要求(1)轮转期间尽快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情况。按要求书写经管病人的大病历并记好病程记录。在病房轮转期间每月不少于 5 份(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可书写住院记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结合 临床 内科学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培养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