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1.2、说出 DNA 和 RNA 的异同。1.3、概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2.1、通过对比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2.2、尝试用模型或课件模拟转录和翻译过程;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分析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2、通过阅读“积极思维”:遗传密码是怎样破译的?,体验科学发现之旅;3.3、课外借助媒体、网络了解中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
2、中的作用,提高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1、重点、重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转录和翻译过程。2 2、难点、难点转录和翻译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教师的启发式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2、多媒体环境下的课件讲述、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意在建立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联系,“由一般到特殊”方法进行:1、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新情境问题提供任务驱动,组织为“任务驱动解决”的教学方式,经历“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解释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的一般教学过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问题本身必须能激发学
3、生自主探究。2、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采用任务驱动,概念逐级延伸的方式,由问题引入基因和蛋白质,学生自主阅读图群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从而让学1生经历“情境认识、自主探究、概括形成定义、应用强化”四阶段的认知发现活动。3、通过多媒体视频,PPT 的展示,相似概念的表格化对比,典型例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最后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1、创设情境,提出新课、创设情境,提出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 PPT 播放一组生物图片生物呈现多样性。然后提问:生物呈现多种多样性状的直接体
4、现者是什么?性状的最终决定者又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生物呈现多种多样性状的直接体现者蛋白质,性状的最终决定者又是DNA。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出学生对蛋白质和DNA 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思考,使现实生活和生物理论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2、任务驱动,理解概念、任务驱动,理解概念教师活动: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多媒体课件,回忆以往知识完成任务1。任务任务 1 1:请分析比较:染色体、DNA、基因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归纳总结如下:(1)染色体:DNA 的主要载体(2)DNA:主要的遗传物质(3)基因:DNA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4)遗传信息
5、: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任务任务 2 2:我们知道携带有遗传信息的 DNA 主要储存于细胞的细胞核,蛋白质主要在细胞质中,那么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会不会直接跑到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它们之间是否有一种物质充当“信使”吗?这个“信使”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活动:RNA。教师活动:教师活动:通过 PPT 对比展示 DNA 和 RNA 的区别。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脱氧核苷酸(4 种)一分子磷酸脱氧核糖A、T、C、G2DNAC、H、O、N、PRNA核糖核苷酸(4 种)一分子磷酸核糖A、U、C、G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般单链结构细胞质的核糖体功能编码复制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 控制 蛋白质 合成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