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微生物学复习重点.pdf
《水产微生物学复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微生物学复习重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菌落(clone):由一个或多个同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芽孢:一定条件下,某些细菌菌体内形成一个细胞浆浓缩,含水量少,折光性较强,圆形或椭圆形,厚壁,抗逆性强的休眠小体。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的最微小的生物的总称。病原微生物:能使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原微生物。病毒:目前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只具有一种核酸,没有完整的酶系,不能独立完成物质代谢,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特定的动物体内一定部位的活细胞中通过核酸的复制进行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
2、的一种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培养基:人工配制而成,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混合营养制品。消毒: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杀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的孢子。致病性: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又叫致病力或病原性。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外毒素:在细菌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并释放到周伟环境的毒素,是一种蛋白质,其抗原性较强,毒性也强,但不耐热不稳定,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中,是一种脂多糖,只有细菌衰亡破裂或人工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其抗原性弱,毒性也弱,但耐热稳定
3、。类毒素:外毒素经 0.4%甲醛溶液处理,经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有其抗原性的物质。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常会出现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MLD 最小致死量:能使特定的实验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LD50 半致死量:能使特定的实验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原理,将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技术,加工而成的用于动物疾病防控的生物制品。疫苗:利用动物疾病病原人工制备的能引起自动免疫的用于疾病预防的生物制品。免疫:生物机体识别自己与异己
4、,排除异己,维持自身稳定和平衡的保护性反应。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成为抗原。抗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活化的 B 细胞产生的一种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完全抗原上某一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具有高纯度、专一性、均一性等特点。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均能发生各种特异性反应。血清学反应:抗体主要来自血清,因此将体外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成为血清学反应。变态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受到抗原刺激时,产生超过正常范围的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受到同一抗原再刺激时,引发的以组织损伤或生理功
5、能紊乱为特征的异常特异性免疫的病理反应,又叫超敏反应。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有电解质存在时,经一段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的反应。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有电解质存在时,经一段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的反应。中和反应:根据抗体是否中和病毒的感染性而建立的免疫学反应实验。共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得其利的生活方式。二、简答题(包含填空)1.细菌和真菌繁殖条件细菌充足的营养必须必须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必须原料和足够的能量。适宜的温度细菌生长的极限温度为-790,各类细菌对温度要求不同,病原菌最是温度为 37。适宜的酸碱
6、度酸碱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多数病原菌最适PH 为中性或偏碱性(7.2-7.6)。必要的气体环境氧气的存在与否与生长有关,根据细菌的呼吸类型提供适宜的气体环境。真菌营养(主要为糖类)温度(大多是20-30,因种类不同而不同)湿度(潮湿环境为主)酸碱度(多喜酸性,PH3-6,2-10 也能生存)气体(多数为需氧菌)2.微生物常见变异现象:细胞形态变异,毒力变异,代谢变异,地区性变异,菌落形态变异,耐药性变异。3.细菌呼吸类型:需氧型,微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专性厌氧型。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糖体、其他内含物。细菌的特殊结构:糖被(荚膜、微荚膜、粘液层),纤毛(菌毛),
7、鞭毛,芽孢。4.湿温灭菌法种类:煮沸法,巴氏消毒法,常压蒸汽法,高压蒸汽法。5.细菌病毒分类依据细菌根据形态特征,生活方式,营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对抗生素及其他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抗原结构,病原性(致病性),遗传学特性。病毒分子形态特征(大小、核壳对称性、核粒多少、有无囊膜),核酸特征(核酸类型、股数、节段、极性,GC 含量)6.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将两种毒素的名词解释写出来对比即可。另可添加一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外毒素致病性不同“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7 病毒的复制过程吸附: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表面特定的病毒受体结合的过程,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穿入:病毒吸
8、附在宿主细胞表面,通过几种方式使核衣壳进入细胞内。脱壳:核衣壳在宿主细胞内脱去衣壳蛋白,病毒核酸随后进入细胞某一部位。生物合成:病毒基因组一经脱壳,利用宿主细胞内的低分子物质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过程。装配与释放:病毒核酸与壳体蛋白合成完成后,在细胞内装配为成熟病毒颗粒,及子代病毒,并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8.免疫的基本功能包括?防疫感染: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侵袭的能力。免疫稳定:将新陈代谢过程中衰老和受损的细胞清除出体外,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免疫监视:清楚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9.鱼类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哪些器官:肾脏、肝脏、脾脏细胞:鱼类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9、细胞),鱼类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10.鱼类免疫接种的途径有:注射免疫接种、浸泡免疫接种、喷雾免疫接种、口服免疫接种。11.鱼类抗体产生的特点鱼类种类、抗原种类、抗原接触途径、环境因素均对抗体产生的量,持续时间,再次应答效果有显著直接的影响,免疫记忆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圆口鱼类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再次应答能力都较弱;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都能产生较强的特异性抗体和广泛的再次应答;硬骨鱼类有较强的抗体产生能力且特异性较大提高,但再次应答能力较弱。在一定条件下,硬骨鱼类能迅速产生较强的初次免疫,且抗体产生的诱导期和持续期因鱼种不同差异大。与哺乳动物相比较,鱼类再次应答较弱,且初次与再次应答抗体可维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产 微生物学 复习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