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中规律总结(共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元素周期表中规律总结(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表中规律总结(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知识梳理”栏元素周期表中规律的总结一、 编排规律1、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2、 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4、 1到7周期可容纳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目前7周期只有26种)。5、 主族(除A族)中,非金属元素种数族序数2。 二、“定性”规律1、若主族元素族数为m,周期数为n,则:m-n0时为金属,且值越小,金属性越强;m-n0时是非金属,越大非金属性越强;m-n0时多为两性元素。如钫位于第7周期第A族,m-n=-60,钫的金属性最强;F位于第二周期VIIA族,m-n=50,F的非
2、金属性最强;铝位于第3周期IIIA族,m-n0,铝为两性元素。2、对角线规律:左上右下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如铍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均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3、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金属大都有两性,非金属及其某些化合物大都为原子晶体(如晶体硼、晶体硅、二氧化硅晶体、碳化硅晶体等)。4、若将表中第A与A之间分开,则左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H写在后边(如SiH4、PH3、CaH2等);而右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H写在前边(如H2O、HBr等)。5、符合下列情况的均是主族元素:有13个电子层的元素(He、Ne、Ar除外)。次外层有两个或8个电子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最外层电子数多于2个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素 周期表 规律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