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题。教材的第三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做到一“坚持”和一“建设”。本节课承接前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并以此为引导,继而讲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后一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起到自然过渡作用。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框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实现祖国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基础在经济,中国经济强起来,关键在经济体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
2、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因此本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框的课标依据是: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案例。通过本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增强政治认同感,同时提升他们在新时代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二)学情分析首先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前一段时间对本课程的学习,其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具有深刻的认识,能够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与国情相适应。但是,他们对于耳熟能详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概念可能缺乏深入
3、的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其次从学生的思维水平看,高一学生思维较活跃,善于思考,探索欲强。但这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 生在思考、感知的时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三)教学目标a.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措施,增强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认同,从而进一步认同党和国家现阶段采取的一系列发展政策和措施。b.科学精神:通过探讨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增强学 生对发展实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进而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c.公共参与:通过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某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调研,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
4、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或建议,增强参与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2.难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五)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二、线路与结构(一)教学思路本节课以“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总议题,通过“议题描述议题理解议题决策议学延伸”的顺序,设置“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能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什么?”四个子议题,带领学生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深入学习探究。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设计重点,通过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当下生活出发,探索学习
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意义、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认同国家重大经济发战略,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在思辨中培养科学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学线路本课以议题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四个要素围绕学科概念形成如下四条线:议题线:由议题引领,经“议题描述·现代化经济体系之是什么议题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为什么议题决策·现代化经济体系之怎么做议学延伸·现代化经济体系之学生计划”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学贯穿教学始终。情境线:由“视频现代化经济体系产能过剩的两个案例视频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我国全面开放战略、一路一带、 及区域图”组成,为议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时代背景。活动线:由“观看、绘制探究、分析提取、记录计划、撰写”组成,形成“探”、“析”、“绘”、“写”等融合的学习路径。任务线:由“绘制“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图” 分析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探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规划自己的未来”四部分组成。(三)教学结构本课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议题描述议题理解议题决策议学延伸现场生产产能过剩的两个案例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过程与意图总议题: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导入:询问学生们对近几年,特别是十九大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真实感受)环节一:议题描述·现代化经济体系
7、之是什么子议题一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学科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议题情境视频现代化经济体系议学活动 通过观看视频,并结合书本 39 页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合作绘制“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图”。活动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同学通过讨论探究达成共识,绘制结构图,并派代表上台投影展示,分享成果,限时 4 分钟。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现代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 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
8、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8)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的理解,其次引导学生合作绘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结构图,认识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环节二:议题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为什么子议题二 为什么要
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科概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意义议题情境产能过剩的两个案例案例一 绍兴县的工业经济,坊间有很贴切的描述“染缸、酒缸、酱缸”。作为年产量占全国 10%的纺织大县,印染产值占到全国的 30%,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接近 25%,是传统支柱行业。但由于产业能源消耗大,这个户籍人口才 72万多的县城,全社会燃煤消耗量占全省的 8%,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省的 6%,产业结构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突出。案例二 2018 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 72%、73.7%、71.9%、73.1%和 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尽管这些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但仍有
10、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议学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结合书本 38 页的探究与分享,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活动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同学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派代表 分享成果,限时 4 分钟。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原因:必要性(1)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唱响全球;我国制造业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价格便宜的优势,许多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企业偏少。(2)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传统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张,产能
11、过剩矛盾非常突出;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比一直偏低。重要性地位: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意义: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设计意图 运用现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一是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符
12、合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二是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的解释。环节三:议题决策·现代化经济体系之怎么做子议题三 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学科概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议题情境视频 1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视频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频 3我国全面开放战略、区域图、视频 4一路一带议学活动 结合视频,提取和记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并结合之后的视频、图片思考相关问题 。活动安排: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同学首先通过对视频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派代表分享成果
13、,限时 5 分钟。 其次,根据之后的视频、图 片自主思考相关问题。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1)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是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的地位: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发展实体经济的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
14、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2)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求: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
15、、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3)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必须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总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抓好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16、随着我国转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先观看视频 1 自己总结建设现代化体系的措施,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然后教师结合后面三个视频与图片进行详细解说,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环节四:议学延伸·现代化经济体系之学生计划子议题四 我们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什么?议学活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你们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应该怎么准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你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什么,拟定学
17、习计划。(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选择)活动安排:学生以个人形式进行完成,下一节课前上交,老师进行评阅。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高中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只有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不发展的要求。由此,将学生的学科学习与生涯规划相结合。课堂总结 五、教学反思1.值得欣慰的地方(1)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高效率的参与到课堂中,在快乐中学习。(2)运用现实案例和开放性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思维发散中培养他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能力,更好的内化知识。 (3)学生在合作中加强了沟通与合流,培养了合作精神与探究精神。2.值得思考的地方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本框内容信息量较大,部分细节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控学生还有待提高,比如有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分、供给侧结构构性改革的内涵,还有学生会出现错误,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辨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