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说“怎么到了高中化学这么难学,原来我在初中时的化学都学得挺好的”。大部分学不好的学生都表现为“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认真做好了笔记,但碰到自己做题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成绩总是提不高,总是没感觉”。高中一年级,是处于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初高中教师缺少交流,高中化学教师不太清楚初中的教学方法,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学生从初中刚上高一适应不了高中的教学方法,才会出现学习化学的困境。要想使学生走出“化学难学”的困境,就必须搞好高一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衔接问题。一、研究初、高中的课程
2、标准与教学大纲与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比,化学新课程无论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义务教育延伸与拓展阶段的高中化学教育,积极开展新旧化学课程的对比学习与研究活动,切实做好化学课程标准到化学教学大纲的衔接工作,是深刻领会化学课程改革的意图,确保高中化学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从传统化学教学大纲到现行化学课程标准在理念上有如下六个方面的转变:项目化学课程理念的转变课程观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转变课程目标从过分强调掌握“双基”的化学课程向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化学课程转变目标取向从面向少数人的化学课程向面向全体学
3、生的化学课程转变课程内容从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化学课程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育思想的化学课程转变课程实施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化学课程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化学课程转变课程评价从注重学习结果和知识获得的化学课程向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关注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关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形成的化学课程转变从以上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理念各方面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
4、、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与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1、原大纲上有,新课标删去知识点的有:(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4)2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
5、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变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7)物质的溶解过程;(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10)H2的实验室制法,H2的性质(还原性);(11)碱式碳酸铜的分解;(12)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1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14)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15)Cl_、SO42检验;(16)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2、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有:(1)新课标要求“知道”和CO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
6、)和(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和,原大纲要求掌握”和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有所体现,原大纲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衔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