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重点(共11页).doc
《劳动社会学重点(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社会学重点(共11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劳动社会学总复习重点注:选择题主要看练习册中的选择题,题型标注为论述题的请结合课本内容复习。一、选择题1、(p6)韦伯论述了资本主义现代生产的组织原则-科层制。2、(p7)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3、(p7)梅耶“霍桑实验”,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4、(p7)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英国19世纪韦布夫妇。5、(p32)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希尔首先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目前最通行的产业划分方法,将社会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6、劳动者的素质(多选)P75 (1)自然素质(2)社会素质7、企业文化的特征(多选)P
2、87 ( 1)独特性 ( 2)功能整合性 ( 3)实践性 ( 4)渗透性 ( 5)社区性 ( 6)行业性 ( 7)群体性8、闲暇时间(选择)P102 闲暇时间,也称为自由支配时间,(是为了满足个人精神文化以及发展技能所花费的时间。)9、职业的特征(多选)P109 1)社会性 2)差异性 3)层次性 4)时代性二、名词解释1、(p2)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2、(p8)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1975年前后,二
3、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p22)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4、(p23)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有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5、(p29)三方协调机制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指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雇主(企业)组织和工人组织三方代表,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6、(p39)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职业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经济状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人们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
4、度和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7、(p41)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8、(p49)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9、(p5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交往的过程中,由思想、感情、行为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及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10、(p55)劳动群体是指从事劳动活动中具有一定关系的劳动者所组成的群体。11、(p61)劳动士气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积极性。12、(P73)劳动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
5、,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忍。13、(P86)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它既反映着企业职工这个特殊群体的文化特征,又是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14、(P109)职业:指人为维持自己的生计,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实现自我而进行的持续活动方式。15、(P119)“职业概率”是择业者获取某项职业的可能性16、(P125)职业锚:是一种指导、制约、稳定和整合个人职业决
6、策的自我观。17、职业与声望:是指财富、权力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的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在美国,医生、科学家及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职业18、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为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换职业的行为。19、广义的劳动组织:泛指人们的社会生产组织,劳动的分配和组合,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20、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指生产力的概念,在生产力各个基本因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对象对于劳动者来说是客体,唯有劳动者自己是主体。21、非正式组织:是指以情感、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基础,以满足个
7、体的不同需要为纽带,没有正式文件规定的、自发形成的一种开放式的社会技术系统。22、(P233)薪酬:薪酬分为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前者是员工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后者是员工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良好的工作气氛等。从狭义上来说,薪酬指的是经济薪酬。23、(P263)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达到规定的年龄,按国家规定解除劳动义务后,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4、(P271)医疗保险:是指社会劳动者因为疾病、受伤等原因需要诊断、检查和治疗,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5、(P279)劳动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
8、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三、简答或论述1、(p6)科层制的基本要素:(1)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2)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3)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4)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2、(p23)构成劳动的必要条件:(1)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劳动;(2)经过交换(不论是与资本交换,还是与收入交换)的劳动;(3)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3、(p29)三方协调机制的职能主要是:(1)制定并监督实施涉及调动
9、劳动关系的法规和政策;(2)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需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集体合同订立的干预,也体现了三方原则的精神;(3)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形成共识;(4)研究并组织实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指导劳动争议处理工作;(5)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最低工资率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的原则;社会保险费用的承担养老保险费、疾病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合理分担;促进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国家发展职业培训事业,用人单位建
10、立职业培训制度,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三者结合;(6)、实施和贯彻劳动就业方针,实行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三结合”就业方针4、(p42)职业结构变化规律影响职业结构变化的因素是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科技发展等。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的、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5、(p45)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1)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2)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3)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
11、程度;(4)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6、(p47)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2)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3)人力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7、(p5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外,还受一些更为直接的、具体的因素影响:(1)能力;(2)品貌、气质;(3)报酬;(4)相似与互补;(5)邻近与熟悉。8、(p55)劳动群体的特征(1)劳动群体是一种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社会学 重点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