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教案).doc
《计算机会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会计(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会计(教案)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计算机会计学课程是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计算机会计系列课程之一,为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的必须课,财务管理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本科生的限制性选修课,并且也可以作为其他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与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联系密切,其先导课程既包括计算机基础方面的课程,又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还包括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学生应在理解和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概念和方法之后,再进入计算机会计学课程的学习。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内部机理、控
2、制环节与技术、开发设计流程以及简单设计案例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会计处理技能。 教学目的与学习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了解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历史演变以及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充分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共性与差别,并进一步深刻理解实施会计电算化直至会计信息化的战略意义;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构造原理、内部控制与系统组织管理原理;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开发原理、各开发阶段的任务、所
3、能运用的方法以及开发工具的应用,从而具备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独立设计能力;5、通过分组案例设计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1、学生在听课之前要预习指定教材及参考资料,带着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再来听老师的讲解;2、听课过程中做到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3、完成分组上机案例设计。 教材以及教学参考文献的选编原则 本课程教材与参考文献的选编原则:一是全面性,要求全面综合地介绍计算机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二是系统性,每一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注意连贯、协调和循序渐进,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构严谨,系统规范;三是实用性,在阐
4、述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先进性,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教材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得到社会公认。 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案例分组设计为主,适当考虑采用诸如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撰写一事一议小论文等其他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考核方法:实行考教分离;建立考试题库制;成绩评定:平时(包括上机案例设计、课外作业、课堂表现、开发案例报告编写四个方面)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采用从题库中抽题组卷的方式进行。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分配表教 学 内 容课 时备 注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5第二章 会计数据处理
5、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4第三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6第四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管理6第五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6含案例设计第六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工具4含案例设计第七章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技术与会计数据结构优化5含案例设计第八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案例18含案例设计合 计54 说明:如总课时不够54课时,可将案例设计部分内容安排在课外进行,具体配置时间为:第五章,课外安排3机时;第六章,课外安排2机时;第七章,课外安排3机时;第八章,课外安排9机时。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 I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要素、新
6、经济时代会计目标的重新表述、IT环境下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进而引出计算机会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知识体系的构成,在本章的最后对计算机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几个概念做了解释。学习本章时,要求读者立足于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来理解为什么当今企业实现会计目标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并进而理解为什么现代信息技术给予会计工作机遇多于挑战,从而能够积极投身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实现会计专业人员的价值目标。II 本章重点 1、会计目标的深入认识;2、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影响;3、计算机会计学的主要思维方法;4、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的关系;5、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
7、III 本章难点 1、会计行业正在面临的重要挑战;2、理解计算机会计学中的“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和“时间与空间的辩证统一”;3、网络财务与网络会计;4、会计信息化。 本章计划使用教学课时:5课时V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组织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目标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建议使用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引入研究计算机会计,首先应该从何入手?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含义 人类社会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也走进了信息社会,也宣告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经历的主要三个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 信
8、息社会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知识(信息)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个特征,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活动环境。 第三个特征,信息技术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网络化管理和在线管理等全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网络化和虚拟性特征。企业可以对客户的要求作出实时反映,并按客户要求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产品可以在交货地点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库存、间接费用、流动资本等大大减少。 信息技术即IT,它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统称。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感测技术 感测技术扩展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主要指信息的识别、检测、
9、提取、变换,其目的是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采集各种形式的信息。 2、通信技术延伸了人的信息传输系统的功能,主要指信息的发送、传输以及接收的技术,其目的是高效、全真传递和交换各种形式的信息。 3、计算机技术: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的功能,主要用于信息的数字化输入、存储、处理、分析、检索和输出。 而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分别了解计算机技术各组成要素技术的基本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并非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上述三种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度融合的技术群。 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心问题:围绕信息的
10、产生、检测、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 二、会计目标的深入认识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关于会计目标到底是什么?学术界存在两大学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两者都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之上。 经管责任学派及其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等人,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经管责任)。 决策有用学派及其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安东尼等人,美国会计学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是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倡导者,他们认为会计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关于财务会
11、计目标的定位:两者的观点显然是有分歧的。由于目标的定位不同,也导致两者所认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有所区别,经管责任学派认定的信息使用者既包括委托者,也包括受托者;而决策有用学派认定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指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关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地位:经管责任学派强调财务会计人员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认为财会人员的行为不受两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而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财会人员只是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的,因而把信息使用者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中心。 关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有效性:经管学派认为受托责任的全面揭示依赖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整
12、体有效性,因而强调财务会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而决策学派只强调会计报表本身有效性,不强调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数量:经管学派认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时,既要考虑向委托者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损于受托者,又要考虑某些信息如果不提供是否有损于委托者,因此认为在信息的提供上应该有所取舍;而决策学派认为,只要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并于决策有用,无论信息主观程度如何总是多多益善。 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经管学派认为,只有提供客观、真实,并可以验证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公正、有效地维护和协调代理双方利益关系,强调会计信
13、息的客观性、可靠性。 而决策学派认为,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因为他们认为财会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动的能力”的信息。由于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对“未来现金流动”的计量不可能是可靠或接近可靠的。 关于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经管学派认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取得时的实际交易价格,是交易双方经过正常的交易活动和合理判断而确定的客观经济事实,能够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决策有用学派则主张各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并存择优,并积极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因为他们认为经济
14、决策所需的信息在时间分布上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重要性。 总之,新经济时代理想的会计目标观:既注重决策有用性,又不轻视受托经管责任。基本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高级目标则可以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建立起多元会计报告体系,这是新经济时代理想的会计目标观的保证体系。“会计频道”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好的构思。课堂设问你认为会计目标的两大学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哪一个对计算机会计有更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三、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影响 (一)会计行业正在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一,大部分会计工
15、作是由“前计算机思维”发展而来的。目前,所用的会计处理过程是卢卡帕乔利记录下来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组织方式、企业规模等等已经与卢卡帕乔利时代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了。会计行业如不按照IT重塑自己的话,有可能被弃之不用,甚至被另一行业所替代,这个行业对如何提供信息、分析、鉴证服务有着更加创新的视角。 美国公共会计公司所得年收入的大部分(约70%)来自财务报表审计和税收调整服务,对审计的需求源自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而所得税法的颁布则引起了对税收调整服务的需求。这两类服务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支配着公共会计行业,但目前都已到了各自的生命周期的后半段。对今后的预测表明,在税收和审计领域
16、不会有足够的收入去维持目前公共会计行业的发展。 第二,许多管理人员对目前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质量颇为不满,会计系统如不根据管理新形势发展需要重新整合的话,其在管理中的地位将日益降低,最终有可能被排除在管理层之外。 第三,传统会计报表过于精简,且不能及时发布,一旦资产提供者可以实时访问企业数据库的话,他们将对年度财务报表失去兴趣,对这些报表的审计意见也会不感兴趣。(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可能实施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影响存在两种可能性: 1、当我们受制于传统的会计过程时,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所能实施的影响只是某种程度的“改良”即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低效率、易出错的环节
17、。 2、当我们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特征来改造或重组会计过程时,信息技术将改变会计的一切,这就是“革命性”的影响。(三)传统会计发生的重大变革 1、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其独立性日益缩小,与其他学科的相关度不断增加。 已故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的曾预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天生就带有社会性和技术性,由于现代IT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因此现代IT对会计学的影响将是深远的。2、会计学理论体系面临重大变革 在新经济时代下,伴随着IT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概念、会计理论体系等都遭受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会计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