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章知识网络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差异性差异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统一的演化过程产生新功能一个要素改变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影响海洋和陆地(基本分异)水平分异垂直分异赤道到两极沿海向内陆本章重点难点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陆地环境存在的三种地域差异及其成因。2、自然地理整体性具有生产和平衡两种新功能是难点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导航】1、知识与能力(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2)举例说明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过程与方法
2、(1)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来理解其整体性。 (2)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树立科学的资源开发观念。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难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具有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学地致用】西双版纳自然风光旖旎,你能说出该地的自然景观中包括了哪些地理要素吗?这些地理要素间有没有相互联系呢【课堂互动】(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点击关键词】整体性概念 生物循环过程【自学评价】1、整体性的概念(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 、 、 、 、 等。(
3、2)整体性的含义:各地理要素间进行着 _ 和 _ ,从而形成一个相互 _ 和相互 _ 的整体。2、生物循环过程(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 。(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读书本P92阅读材料)_ _ _ _(3)生物循环的意义: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 _ _ 和 _ 不断地迁移运动,_ 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_ 和 _ 联系起来。【经典范例】例1: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简图,回答:EACBD(1)字母可能代表微生物、动物、环境、绿色植物,请根据图形结构做出正确判断。A ,B ,C ,D 。(2)箭头E表示的含义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变
4、成有机物B、微生物对有机残体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呼吸作用D、动植物死亡解题点拨: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中,动物和植物体内贮存的有机质随动植物死亡、微生物的分解而变成无机物重新回到环境中。因此,在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循环图中,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然是微生物。微生物位置的确定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点击关键词】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自学评价】1、 生产功能是指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 _ 功能,而非 _ 。2、 平衡功能是指 _ _ _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 _ 的 平衡功能。【经典范例】例2: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示是洋
5、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 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B、气侯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
6、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A、 引起海平面下降 B、 腐蚀建筑物 C、 导致世界各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皮肤癌患者增多解题点拨:该题反映了海洋、气候、水、生物等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用因果关系图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由于封冻,减少了水体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使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都导致气候变冷;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作用加强;从而导致气候变暖。而图中反映了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平衡功能。答案:(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点击关键词】整体性
7、的表现 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学评价】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 性的重要表现形式。2、读教材P95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填下列空格:水 土 流 失泥沙淤积,泛滥平原水文地貌土壤植被气候3、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 _ ,会导致其他要素及 _的改变。人类活动比较容易使 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此外,_也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地理要素,而 _ 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4、读P96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填下列空格:(1)土壤缺乏补给, 减少。(2)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 下降。(3)降低了 功能,容易形成旱涝灾害。(4)水土流失使
8、地面沟谷纵横,岩石裸露,岩石 加快。【经典范例】例3:按下列选项中反映的现象的成因关系,将选项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方框内。大气中碳元素增多全球气候变暖沿海陆地被淹化石燃料被开采燃烧碳元素循环海面上升地壳中碳元素减少极地冰融化排放二氧化碳根据图上反映的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特点。解题点拨:此题很好的例证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特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在诸选项中,只有A大气中碳元素增多与G地壳中碳元素减少是并列关系,反映了碳元素的循环,而后依次分析其因果关系,不难得出结论。另一种方法,先得出最后的结论C沿海低地被淹,用倒推法,也比
9、较容易解此题。【本节知识网络】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各地理要素通过 循环、 循环、 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形成一个 和 的整体。新功能: 功能和 功能统一的演化过程:是地理环境 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且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导航】1、知识与能力(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理解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的普遍存在性。(2)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获取“由赤道到两极、由沿海到内陆”的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地理研究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
10、的差异性。 (2)培养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态度和责任感。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理解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学地致用】如果坐火车从连云港沿陇海兰新线到乌鲁木齐,或从北京沿京广线到广州,一路上看到的自然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课堂互动】(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点击关键词】地域差异 自然带【自学评价】1、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个整体,但是各个区域间又存在_,_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的_是绝对的,_是相对的
11、。2、全球性地域分异包括 和 。3、自然带: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_、_互不相同,_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_和_。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_、呈_的陆地自然带。【经典范例】例1:下列关于陆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带分布在回归线附近B地中海气候的植被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半球D热带荒漠带分布在热带雨林两侧解题点拨: 受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海陆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单位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不同自然带,所以陆地自然带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