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docx
《四川省“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阳市“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10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十三五时期主要成效及面临形势2第一节“十三五”时期主要成效2第二节当前面临主要问题6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的形势和挑战7第二章总体要求9第一节指导思想9第二节基本原则9第三节主要目标10第三章增强基础支撑能力12第一节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12第二节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14第三节开展基础地质调查15第四节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建设15第五节做好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17第四章强化国土空间保障作用18第一节构建融入区域发展的国土空间新格局18第二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和加强监
2、督实施19第三节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20第四节强化用地保障服务能力21第五章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23第一节坚决守住耕地数量23第二节巩固提升耕地质量24第三节加强耕地生态保护25第四节完善耕地保护机制26第六章提升生态系统保育能力26第一节构建生态系统保护格局26第二节推进生态保护修复27第三节推进国土全域综合整治29第四节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0第五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32第七章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33第一节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33第二节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35第三节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水平36第八章提升深化改革创新能力38第一节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38第二节深化
3、土地管理制度改革39第三节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39第四节深化“放管服”改革40第五节健全监管体制机制41第九章保障措施42第一节健全实施机制42第二节明确责任分工43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4第四节完善政策和资金保障44第五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45前 言“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资阳迈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重塑资阳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对于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按照资阳市委市政府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的决策部署,依据四川省“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资阳市国民
4、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资阳市“十四五”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资阳市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资阳市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部署自然资源年度工作、安排财政预算、配置资源要素、完善政策体系的重要依据,是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引。第一章十三五时期主要成效及面临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主要成效自然资源基础工作有序推进。开展基础调查与登记工作。完成2016-2018年度变更调查、资阳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情况调查、全市异地扶贫搬迁不动产登记等调查与登
5、记工作,自然资源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推进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开展基础测绘、规划集中建设区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全覆盖,完成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搭建资阳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大力推进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规划引领发展成效明显。全市“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中心城区“一城四区”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十三五”期间全市建设用地从646.79平方公里增加到807.7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8.6%提升41.29%,有力的保障了空间发展。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成立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印发了资阳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责任
6、分工方案,制定了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划全面进入“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割裂的局面全面改善。区域规划研究工作持续深入,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开展同城化专题研究,协同成德眉3市编制完成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积极开展沱江流域绿色发展轴战略研究、强力助推“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共促双城经济圈和都市圈规划协同。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开展了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镇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前9个镇已形成初稿,全市59个村正在开展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了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促进“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建立。耕
7、地与生态保护扎实有效。全面完成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补充耕地4.65万亩,占补平衡制度全面落实。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8万亩,完成“三调”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对接。推进设施农用地动态监管,上图入库1011宗6321.62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54个,新增耕地指标4.36万亩。实施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1425.21亩,成功争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5个、预计可腾出挂钩指标1.9万亩。制定出台资阳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资阳市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管护国有林1.31万亩,补偿公益林62.42万亩,2289株古树名木进入省级目录并挂牌保护。部署开
8、展绿化全市行动,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乐至获评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安岳速丰林现代林业示范区获评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划定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类保留山体98座,实施新造林绿化5572亩、巩固提质1.67万亩。从严督察执法,核查违建别墅项目图斑695个,分类处置11个,完成率100%。清理处置“大棚房”问题97个、恢复农业生产204.57亩,整改完成另案处理项目1227个。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摸排工作任务,清理排查“散乱污”企业27家,整改到位违法用地120.1亩。牵头开展“能交水”项目违法用地整改,查处违法用地项目8宗1.25万亩。从严从实加强执法监管,立案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62起、林
9、业行政案件1098起。灾害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平稳推进梅花鹿等特种畜禽和黑斑蛙等蛙类管理权限移交,12家禁食类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全面退出。抓细地灾防治,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组织指挥体系和响应调度程序,健全“市县乡村组点”六级防灾责任体系,实施工程治理22处、排危除险214处、避险搬迁1314户,销号隐患点443个。抓实森林防灭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建成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乡镇片区消防救援专职队队员组成的森林专业扑火队18支379人,排查整治森林火险隐患点1288个,依法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145起,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和查处情况25起。累计实施无公害防治108万亩,其中飞机防
10、治32.22万亩。要素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强化用地保障,组卷报批建设用地153个批次、获批总面积4.65万亩,累计办理临时用地134宗9808亩,临空产业新城连续3年纳入省重点项目前100名、争取省政府匹配计划指标70%。保障生猪养殖场用地365处2187.35亩。争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13万亩,获得增减挂钩节余指标6434.51亩,高效保障了毗河供水工程、成资渝高速、中国牙谷、临空经济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112平方米/万元。落实“增存挂钩”政策,处置批而未用土地4.07万亩、闲置土地2726.88亩。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安岳县土地节
11、约集约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排名全省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前5位。做优土地收储,出台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土地收储3条支持政策,调整发布征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和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等,全市征收集体土地3.17万亩,补偿金额14.42亿元。创新国有土地收回机制,全市在库储备土地2.12万亩,供应建设用地5.6万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76亿元。深化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市县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成立,市县两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办公室、森林公安机关有序划转,资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转企改制。审批制度改革提速,合并办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
12、地预审,建设工程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实施建设项目“多论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速度。实施不动产登记“三减”改革,企业非住宅转移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一般抵押登记、存量房转移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延伸窗口最快1小时办结),个人全款购房(开发商批量件除外)的分户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重点改革事项取得实效,矿业权三级联网审批、建设用地三级联网智能审批全面实现,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经济林木(果)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实现突破。专栏1 “十三五”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指标 “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指标完成
13、情况生态保护类 1.森林覆盖率() 37.337.32完成2.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945945.2完成3.林地保有量(平方公里) 11731368.14完成4.湿地面积(平方公里) 89.9389.93完成绿色发展和资源利用类 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公顷/亿元)60.7266.4完成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万亩) 44.347.矿产开采总量(万立方米/年)350350空间布局类 8.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公里) 30.231.91完成(按照国家要求核减面积)9.耕地保有量(平方公里) 3107.873170.87完成10.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平方公里) 253
14、1.532531.53完成11.自然保护地面积(平方公里)77.6677.66完成1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640.68471.86完成13.国土开发强度(%)13.219.33完成第二节当前面临主要问题支撑保障能力仍待提升。家底尚未摸清,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工作刚刚起步,资源资产清查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仍不健全。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尚未形成,信息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支撑全空间全要素自然资源管理与监测。发展质量不高。中心城市人口40万人,聚集度不高、服务能级不足,对区域带动能力有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存在短板,城市品质和风貌特色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开发矛盾突出。耕
15、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缺口大,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最新成果,由于调查精度变化,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与目标任务均出现倒挂,缺口分别达到91.49万亩、54.46万亩。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潜力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巨大。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严重,与城镇开发存在矛盾。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艰巨。柏木林占62%以上,森林系统低质化、结构纯林化等问题突出,湿地、河湖生态功能退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依然存在。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资金投入整体不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增量扩张发展惯性思维突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全市建设用地地均GD
16、P 仅1亿元/平方公里,全省排名靠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42平方米,超标情况普遍。存量用地较多,全市总面积48平方公里。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任重道远,土地再利用难度较大。体制机制仍不健全、改革创新亟待深化。全域全要素空间管控的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基层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机构改革尚未完全到位,雁江区规划、国土、林业等职能部门尚未完成机构整合,基层站所人员配备尚未健全。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的形势和挑战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多重叠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战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赋予资阳新的
17、机遇,资阳需要承担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空间治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专栏2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2. 成都平原经济区战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针对四川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作出实施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总体部署,大
18、力促进“五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3.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成德、成眉、成资同城化突破”。1.资阳市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以资阳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每年开展资阳市国土变更调查,及时掌握全市每一块自然资源的类型、面积、范围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保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自然资源要素全面趋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依赖扩大资源增量推动发展难以为继。国土空间保护和发展,要以资源
19、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对自然资源集约节约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资源利用方式由外延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式效益提升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面临新方向、新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持续走好走实“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发展路径。需要主动适应新方向新思路,强化责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效率,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巩固和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对自然资源领域提出了新要求。自然资源部组建,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都统一整合到一起。为全面履行“两统一”职责,需要深入调整资源供需总量和结构、资源利用方式
20、、资源管理模式,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结构性改革,优化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自然资源大数据库、矿山管理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自身机制。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认真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充分发挥“规划引领、要素保障、管控约束”重要作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21、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自然资源保护修复取得新进展、国土空间格局取得新优化、节约集约利用达到新水平、要素供给能力实现新突破、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高效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资同城化发展。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系统发展。强化协调发展,突出分类调控,从全域、全要素、全行业、全生命周期强化自然资源要素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坚持国家立场、中央精神,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把三条线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进一步明确安全发展底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坚持空间优化,保障民生。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科学
22、合理高效的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增强不动产登记、测绘地理信息等自然资源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节约集约,永续利用。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引领。深化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体系,促进管理方式由重审批管理转向全流程、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强化科技支撑,
23、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三节主要目标自然资源基础支撑取得新突破。全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管理体制。到2025年,全市重要区域1:500、1:1000、1:2000大比例尺地形图满覆盖,完成1:5万地质调查。国土空间格局得到新优化。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建立,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功能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到202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20平方公里以内,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2%以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成新局面。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长牙齿的硬措施”提法出处是,2020年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十四 生态 保护 自然资源 利用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