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共4页).doc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共4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吉林省图们市一小 刘翠玲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主的理想,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我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得到了一些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 新课改伊始,许多学生尚未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都有些措手不
2、及。但是合作将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标中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等内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热烈讨论,对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作用,与传统教学中比,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
3、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有利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现在我校实行小班制,一个班级二三十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老师教浅显的,语文素养好的不满足,老师传授难度大的,语文素养差的,又不能接受,如何处理一堂课的难易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积极性,让老师很难把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就会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形成“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的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4、 目前,我已经有意识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但是,我仔细观察发现,在部分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误区之一:分组即合作 现在,有些老师上课,出几道思考题,划分下小组,前后桌,或邻近几桌为小组,让他们合作学习,结果有的小组,根本没有人讨论,有的小组说一些与题目无关的话,等几分钟后,请小组汇报,结果问题没有解决,老师把答案说出来,其实这不是小组合作人,导致耽误了时间,学习效率低下。 误区之二:参与即合作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应注意两种现象:其一: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
5、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其二,小组“一言堂”。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了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和过程,这就形成了小组的“一言堂”的局面。 无论是无效参与者还是小组的“一言堂”,出现如此现象,其中暗含着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或者为了求全求美,让合作学习走向一种形式化。 误区之三:结论即合作 一堂课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过十分钟,其余时间被无情地分割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并不是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的“一言堂”。 合作学习应在于对问题的合作探索,合作不回避结论,但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在结论的追求中所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运用 小组 合作 学习 教学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