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研究锦囊 (21).pdf
《生殖医学研究锦囊 (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殖医学研究锦囊 (21).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代试管婴儿-线粒体置换术线粒体是供能细胞器 线粒体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ATP 包含少量DNA,即mtDNA双链闭合环状线粒体病影响多个器官Johns DR,N Engl J Med,1995mtDNA突变可导致200多种线粒体病10,000个人中至少有1个线粒体病患者已知致病mtDNA突变举例mtDNA突变疾病具体表现m.1778 GA,m.14484 TC,m.3460 GALeigh综合征(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共济失调、惊厥、视力和听力损伤、发育迟缓亦能造成肌肉无力,病情进展快,多在发病几年内死亡m.3243 AG,m.3271 TC,m.13513 GA,MELAS
2、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1555 AG,m.7445 AG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线粒体病无有效治疗手段 药物 Riboflavin Coenzyme Q Vitamin C Vitamin K Carnitine 物理疗法 饮食仅能对症治疗无有效手段父亲为线粒体病患者子代不患病母亲为线粒体病患者(所有线粒体均突变)每个子代均患病母亲为线粒体病患者(部分线粒体突变)子代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子代患病严重程度不一,与线粒体突变比例相关。mtDNA为母系遗传Alan Diot et al.Biochm.Soc.Trans.2016线粒体病女性妊娠/助孕方式自然妊娠供卵PGDMRT
3、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因存在异质性,所以并不能很好的筛选不携带异常mtDNA的胚胎 第四代试管婴儿Mitochondria Replacement Therapy(MRT):线粒体置换技术,将母亲突变mtDNA进行置换,阻断线粒体病遗传MRT的总体技术路线GVT-生发泡移植MST-纺锤体移植PB1T-第一极体移植PNT-原核移植PB2T-第二极体移植MRT技术的分类基于减数分裂的进程1.纺锤体移植(MST)患者卵母细胞,携带突变线粒体供者卵母细胞,携带健康线粒体去核取出细胞核,注射到去核的供者卵母细胞中MST猴生长发育正常且mtDNA异质性稳定Tachibana et al,Nat
4、ure,2009 分离纺锤体时需要使用细胞骨架抑制剂,其对人类胚胎的安全性尚需评估 机械操作可导致纺锤体和胞浆提前激活,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重构后异常受精率高 需要借助于特殊的纺锤体观察系统纺锤体移植技术的局限性2.原核移植(PNT)患者卵母细胞,携带突变线粒体供者卵母细胞,携带健康线粒体双原核去除双原核取出双原核,注射到去核的供者受精卵中受精后PNT优势:核物质完整、有膜包被易于分离2.原核移植(PNT)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相当囊胚整倍体率与对照组相当PNT胚胎与对照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Lyndsey Craven,Nature,2010Louise A.Hyslop et al,Natur
5、e,2016PNT技术的局限性 分离纺锤体时需要使用细胞骨架抑制剂,其对人类胚胎的安全性尚需评估 双原核周围线粒体大量聚集,且双原核体积大,导致随原核一并移植的线粒体多 可能影响中心粒Tian Wang et al,Cell,20143.第一极体移植(PB1T)(基于纺锤体移植MST)PB1T小鼠生长发育正常且mtDNA异质性稳定Tian Wang et al,Cell,2014 人卵行PB1T PB1T重构胚胎的囊胚形成(42%)低于对照组(75%)重构胚胎诱导形成的ESC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Hong Ma et al,Cell Stem Cell,2017PB1T的特点 线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殖医学研究锦囊 21 生殖 医学 研究 锦囊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