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外观质量控制工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砼外观质量控制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外观质量控制工艺.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题 目: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学 号: 1 姓 名: 邹 鹏 程 专 业: 工程监理专业 指导教师: 曹 博 2012 年 5 月 1 日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摘 要】 : 一次性施工效果好的结构混凝土,拆模后其结构外形轮廓分明、线型顺滑而又不乏挺拔,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色泽自然、均匀一致,它能给人产生朴素、自然、美观的视觉感受,这是结构清水混凝土该达到的效果。所谓清水混凝土,是指工程结构(构筑物)混凝土,其拆模后的外露面,不经任何粉刷、抹灰或其它装饰加工的本色混凝土。故而,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就是指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外观质量好坏情况的反映,其远观的总体感
2、受,往往是线型和色泽,而近观的视觉内容就多样化了。无论是远观近观,外观质量问题,不在乎包括如下方面:(1)线型(2)色差(色斑)(3)错台(缝痕)(4)平整度(5)砂线(6)气泡(7)麻面(8)蜂窝(或烂根)(9)裂缝(10)外伤(11)污染(包括模板锈斑或外来污染)(12)钢筋显隐(显形)。为了克服混凝土外露面弊端,提高结构的外观质量,施工单位应当把有外观要求的结构混凝土施工作为“面子工程”来组织管理。然而混凝土施工要提高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有效措施或方法,是必须认真、仔细地制定并落实工艺措施,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支架模板和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质量控制。【关键词】 :混凝土 外观 质量 控制 【正
3、文】 :(一)模板制作安装质量控制结构混凝土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如模板不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混凝土质量不良或外观粗糙现象。如果对当今广泛采用的定型组合钢模板或组装式整体钢模的制作安装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先天不足”,则事后极难补救。模板宜采用优质大平面组合钢模板,或自身没有色差高质量的竹胶模板,对使用的模板进行精密加工,可进粗磨、中磨、细磨、精磨、微磨、抛光等六道工序的镜面加工,同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模板在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锚
4、剂,避免使用费机油等不合格材料作为脱模剂,影响混凝土表面色泽。模板应牢固支撑,接缝严密、尺寸准确,不因模板漏浆产生蜂窝、麻面和模板变形、涨模产生混凝土表面翘曲、边线不顺的外观质量通病。立好的模板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下道工序操作时造成的污染和大气中灰尘的污染。因此,对事半功倍的模板从设计到安装,必须严密策划、细化实施,在质量上不许达到苛刻标准,决不能仅满足于一般钢结构(或模板)质量条件,必须牢固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精品意识,制造出内容明确、施工自控的质量标准。(二)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控制结构混凝土面子工程要出外观美的精品,除要模板质量的精良外,尤为重要的是也是最难掌握的,是混凝
5、土施工中精细的工艺要领。建议对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按如下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通常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水泥用量的原则是要符合规范限定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对抗渗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下灌注混凝土等专有规定,而有外观质量要求的结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尚无专项规定可循,但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考虑还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总的原则是:较通常情况的混凝土配合比作细微调整,即维持一定数量的水泥用量,略增含砂率,稍减用水量。(1)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是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的。施工现场对结构混凝土模板的成套数量,总是结合拆模使用周期重
6、复使用的原则(额定折返率次数)来考虑的,故当模板使用要加快周转,不便延迟拆模,据施工气温,或许混凝土浇毕24小时左右或3天过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的短时间内就要拆除侧模。既然混凝土在模内养护期较短而又要使拆模后表面仍有好的自然光泽,则可考虑采用比通常情况略为加大或维持一定的水泥用量,对无外加剂的混凝土也可略微降低水灰比来考虑,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宜以增大用水量(随意加大坍落度)来增大水泥用量。(2)含砂率砂石骨料含砂率百分率除与级配、孔隙率相关外,还与砂子粗细程度(细度模数)相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颗粒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子最佳含量:为了
7、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度实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的最佳含量稍为增大一点。因为混凝土的匀密过程是以和易性为前提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拌物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这些性能还在于混凝土中有足够的水泥沙浆起主要作用。当减水剂(水剂约在1,粉剂1.5-左右)掺量不大的情况下,沙石含沙率较通常情况稍高1-2许(如原用沙率37提到到38-39,原32提高到33-34%),不仅混凝土的浇捣塑性明显改善,混凝土成型后粗骨料被沙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匀,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相料色差”。 (3)坍落度 混凝土拌合物是混凝土成型结构的原材料,而混凝土拌合物的成型可塑性的最终反映是混凝土
8、坍落度,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过程控制,最重要环节是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要求混凝土拆模后对混凝土外露面的色泽感一致,则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一致,所以,恰当控制反映混凝土和易性指标的坍落度就很有必要,对混凝土坍落度要么就“大”(坍落度20上下),拌合物水泥含量多,混凝土外观光泽较好;要么就“小”(坍落度10左右),拌合物含水量少,易克服混凝土气泡。当一般情况都采用5-7、7-9、9-12、12-16坍落度的拌合物;但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通常一般采用的坍落度略减少1-2,使混凝土拌合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为此,需将通常的非泵送混凝土的7-9,坍落度调整为71,泵送
9、混凝土12-16,调整为11-14,施工时,要求混凝土搅拌运送对混凝土坍落度波动严格按照上下限限差控制,以求混凝土的塑性稳定。2、混凝土搅拌和运送混凝土搅拌必须达到三个基本要求:计量准确、搅拌透彻、坍落度稳定。否则混凝土拌合物中必将出现水泥沙浆分布不匀或水泥浆分布不匀,给混凝土灌筑带来先天性不足,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胎记”色差,或振捣容易离析、泌水等非匀质现象。一般,当水泥用量达350/m3以上的混凝土,可称之为富水泥混凝土,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若采用滚筒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控制为1.5-2分钟,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增加1分钟。混凝土搅拌要切实注意计量准确,包括沙石料表面含水量测
10、定,以便控制加水量,加水量既要按照配料单要求,又要顾及到混凝土坍落度指标的稳定,加水多少最终受坍落度控制。当然,坍落度测定一定是混凝土拌和物出机后测定;二是混凝土拌合物运抵浇筑现场,入模前测定。混凝土出搅拌机的坍落度应比运抵后的坍落度大一些,因混凝土拌合物的装运工具、运送距离及气温条件等因素,坍落度会有损失,为避免混凝土塑性材料均匀性在浇筑前的早期受损,混凝土最大坍落度损失不超过30%。除这些应在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外,更重要的是应在施工配料搅拌和运送作业上有确保混凝土达到工作和易性要求,即入模前测定的坍落度,必须符合试验室的配合比设计所确定的坍落度指标幅度范围。恰当的混凝土运送工具是混凝土搅拌车
11、、汽车泵或泵输送导管,无泵送条件时可采用混凝土料斗装汽车运输和起吊料斗灌注,而运输距离不宜过长,但任何情况都不宜采用拖拉机运输。3、混凝土浇铺和振捣强调浇与振并重,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浇铺的习惯现象。浇铺无序或振捣无方,都是混凝土产生各种不均匀性弊端的根源。唯一的克服办法是注意把握浇与振的“火候”要求振捣要密切注视浇铺状况,什麽状况不能振,什麽状况可能振,以及振多长时间、遍数,都依据浇铺具体情况而定。把握火候,是确保混凝土建立均匀密实质量的措施。即对混凝土不要早振,也不要迟振;不要欠振,也不要过振。混凝土的浇振方法:1)分段分层、限时接茬混凝土的浇筑,无论时按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从中部开始
12、向两端对称的,呈斜面层次,全断而推进的浇筑方法,还是按从下向上一层层的,呈水平层次浇筑方法,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如下图示:所谓分段,是指混凝土灌注进程范围的划分,如对长条形混凝土防撞墙按3-5mm一段,对T梁、箱梁10-15m一段,确定分段长度的原则:(1)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重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和分段接茬,而混凝土搅拌、运送能力确保混凝土供料跟得上;(2)根据混凝土浇筑时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捣面上水份挥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若发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失水而未初凝的“假凝”现象时,可先用振捣棒振动,十使其液化后再接茬浇筑。所谓分层,是指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按断面处自下而上
13、分次进行的混凝土虚铺厚度,40-50cm一层为宜(约为振动棒作用半径1.25倍),每层混凝土挨次连续进行等厚浇铺。结构模板有限角倒坡时,混凝土铺至内侧倒坡以下5cm,把坡顶留出,便于排气泡。混凝土分段分层的后段与前段或上下层之间的浇筑(接茬)间隔时间,在常温气候条件下,限为2个半小时为宜。虽然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但混凝土拌和物(不掺缓凝剂时)的始凝时间一般为4小时左右,因为当水泥初凝时混凝土失去塑性,终凝时混凝土开始产生强度,如果比始凝时间少1个小时的时间内拌和物接茬,振捣时透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混凝土表面不会留下接茬痕迹。如果超过了3个或4个小时;
14、当混凝土已经接近其初凝,或混凝土失水过多上下层间插捣困难,即使勉强振捣,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塑性差异过大,难于均匀分布,结果形成色差带或冷缝式色差;如果当下层混凝土已经失去塑性而达到完全初凝状态时混凝土接茬,则必然造成冷缝。2)浇前振后,切莫早振混凝土振实过程,是混凝土拌和物在所浇部位上进行:一是液化;二是振动;三是捣实。为达到混凝土均匀密实性,振捣确有许多研究,首先是前面浇后面振的配合步骤,切忌早振。所谓“早振”,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本层混凝土厚度未铺足或本层浇铺不到位或两侧模之间未全范围铺满(横向未到边,纵向不连贯),即混凝土拌和物层次不清、顺序零乱,往往出现中间高、两边低,或一边高、一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观 质量 控制 工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