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名词解释1边际替代率答: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
2、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如果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该点的边际替代率。2无差异曲线答: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无差异曲线如图1-1所示。图1-1 无差异曲线图1-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的数量和商品2的数量。图3-
3、2中的曲线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3机会成本答: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资源的投向
4、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
5、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4庇古税答:庇谷税又称矫正税,是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这个方法最初是由庇古在其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庇谷税。理想的庇谷税应该等于负的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庇谷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
6、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实际上,庇谷税规定了污染的价格,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企业。与大多数其他税不同,庇谷税改变了激励,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水平移动,因此,庇谷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5公共物品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公共产品通常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公共产品具有四个特性:非排他性。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
7、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强制性。公共产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非竞争性。公共产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6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也就是说,
8、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二、简答题1哪些因素会影响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答:影响卖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价格水平。一般来说,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卖者提供的数量越多;反之,卖者供给量越少,其表现为商品供给量沿供给曲线移动。(2)投入品价格。一种物品的供给量与生产这种物品所用的投入的价格负相关,投入品价格越高,卖者成本越高,物品供给量越少;反之,物品供给量越多。(3)技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卖者利润,从而增加供给量。(4)预期。卖者的物品供给量还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卖者对未
9、来预期看好,如预期价格上涨,则会增加物品供应量。(5)卖者的数量。卖者的数量同样会影响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若市场上卖同种物品的卖者很多,价格相对较低,单个卖者会减少供给,反之,则会增加供给量。2请解释为何税收会造成无谓损失。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了,而且,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
10、平之下。如图1-2所示,没有税收时,价格是,销售量是。由于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所以,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即。同样,由于供给曲线反映了卖者的成本,所以,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税收,税收收入等于零。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等于面积。征税后,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代表)。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面积),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图1-2 无谓损失3简述导致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答:在产量水平增加的过程中,企业先后经历规模经济、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不经济。规
11、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而规模不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1)规模经济的产生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平均总成本下降。也因为较高的产量水平允许在工人中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自己的任务,从而用现代化的生产作业来减低成本。(2)规模不经济的产生是由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固有的协调问题,产量越大,管理团队变的越庞大,管理者压低成本方面的效率越低。内部结构因规模扩大而更趋复杂,这种复杂性会消耗内部资源,而此耗损使规模扩大本应带来的好处相互消减,因此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4什
12、么是科斯定理?为什么私人经济主体有时不能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答:(1)科斯定理是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科斯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
13、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2)只有当利益各方可以顺利达成和实施协议时,科斯定理才适用。但在现实世界中,即使在有可能达成互利协议的情况下,协商的方式也并不总是奏效。私人经济主体往往不能自己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原因在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成本是各方在达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曼昆 经济学原理 微观 经济学 分册 模拟 试题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