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球化学复习.doc
《水文地球化学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球化学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形成、分布、迁移和富集规律 及其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一门科学。1.水文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水与地壳岩石、气体和有机物质相互作用。(2)研究地下水中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及迁移循环的形式、规律和历史。(3)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与途径,探索地下水在地壳层中所起的地球化学作用。(4) 研究因地下水活动而形成的各种产物(固、液、气体)和地下水对地质作用的影响。2、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意义:(1)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解决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问题。(2)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查明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为阐明 水文地质条件
2、、评价地下水资源增添些有效的方法。(3)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成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等课题的理论基础。(4)水文地球研究可为矿床的形成提供水文地质分析方面的依据,为找矿提供有用的信息。(5) 在与地下热能开发有关的地下热水、饮用与医疗矿泉水及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等各方面,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也将显示出它的作用,并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章 地下水的化学组成1.非极性的难溶挥发性有机物是地下水中危害最大的主要有机污染物。2.质量浓度:(1)以每升水中所含溶质的毫克数 (mg/L)或微克数(g /L)来表示;(2)以每千克溶液中含溶质的毫克数
3、(ppm)或微克数(ppb)来表示。3.摩尔浓度:mg/L与mol/L之间的转换关系为:mol=mg/1000/分子量4.当量浓度:meq/L=mmol/L化合价5.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数据处理(1)水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检验水中阴阳离子的平衡误差可用下式来计算: 式中:E为相对误差,Nc、Na分别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浓度(meq/L)。如Na+、K+为实测值,E应小于5,如Na+K+为计算值,E应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2)分析结果中一些计算值的检验 总溶解固体:如果总溶解固体是计算值,应检验其数值是否减去了1/2的HCO3-含量,这是水质分析结果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Na+K+:在简分析中,N
4、a+K+是计算值,其计算方法是: K+约为Na+K+的1/10硬度:总硬度也是计算值,可按下述方法检验:(3)根据碳酸平衡关系的检验 当pH8.4时,水质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H2CO3。如果分析结果不符合上述的情况,则说明pH或CO32-和H2CO3的测定有问题。 6、比例系数分析法的应用 mg/L之间的比值,记为Na/Cl,也可以meq/L之间的比值,记为Na/Cl 比例系数正常海水溶滤水经过某些特殊地质作用Cl/Br300300300(海水浓缩作用)Br/I13001300(经过生物残体作用测海相沉积水)Na/Cl 0.8511在这种水中,Na+除与Cl-结合成NaCl外,还与SO42-结合
5、成Na2SO4,故构成Na2SO4型水。 在这种水中,Na+除与Cl-和SO42-结合成NaCl和Na2SO4外,还与HCO3-结合成NaHCO3,故构成NaHCO3型水。(2)Na/Cl 1(ClNa )/Mg1 属于CaCl2型水这种水中,除形成NaCl和MgCl2外,Cl-除与Ca2+结合成CaCl27.三线图示法(图的布局见书上)该图由一个等边平行四边形及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浓度单位为每升水的毫克当量百分数。构图时,首先依据阴阳离子各自的毫克当量百分数确定水点在两个三角形上的位置,然后通过该点作平行于刻度线的延伸线,两条延伸线在平行四边形的交点即为该水点在平行四边形的位置。8.库尔洛夫
6、式 (示例)将阴阳离子分别标示在一条横线上下,均按毫克当量百分数自大而小的顺序排列,小于10的离子不予表示。横线前依次表示气体成分、特殊成分及矿化度(以字母M为代号),三者单位均为g/L,横线后以字母t为代号表示水的摄氏温度。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NaHCO3型水(苏打水)Na /Cl 1;(Na -Cl )/SO4 1 化学成分特征NaHCO3型水苏打水 呈碱性(pH 7,一般在8左右) 软水或极软水 矿化度多在0.6 g/L以上 NaHCO3型水(苏打水)形成作用与条件:1、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1)灌溉地段洗盐 :潜水盐化使Na+的浓度增大,使土壤中富含吸附状Na+ ,而用H
7、CO3-Ca水灌溉时,可出现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形成苏打水。(2)在滨海平原发生海退作用后,在海退不久的地方,富含Ca2+陆地水与富含吸附状Na的刚形成的海相粘土质沉积物进行上述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形成苏打水。2、脱硫酸作用在封闭还原环境中,脱硫酸菌参与脱硫酸作用,水中SO42-减少乃至消失,出现H2S,形成苏打水发生在湖泊、海洋底部淤泥沉积物中,沼泽及自流盆地深部承压含水层中,尤其是油田水中。如果水中不仅主要含有Na+,还含有较多的Ca2+、Mg2+,那么只有在Ca2+、Mg2+以磷酸盐矿物形式沉淀后,才会出现苏打水,即只有在这些水相对于磷酸盐矿物饱和以后,才有可能形成苏打水3、风化作用含N
8、a的铝硅酸盐矿物(为长石)在含CO2的大气降水作用下发生水解,水中出现Na+和HCO3-Na0.62Ca0.38Al1.38Si2.62O8 + 1.38CO2 + 4.55H2O = 0.69Al2Si2O5 (OH)4 + 0.62Na+ + 0.38Ca2+ + 1.24H4SiO4 + 1.38HCO3- Na2SO4型水 Na /Cl 1;(Na-Cl)/SO4 14.Na2SO4型水形成作用与条件:(1)含钠长石的侵入岩,与含SO42-、CO2的渗入成因地下水,发生相互作用,在侵入岩的风化壳中可见到Na2SO4型水;(2)在硫化矿床及含煤地层(常含有硫化物)中,也可见到Na2SO4
9、型水。其形成是由于苏打水,与矿体或含煤地层接触反应,硫化物被氧化,产生SO42-,使水中SO42-含量剧增,pH降低,形成Na2SO4型水;(3)在含芒硝及石膏的盐矿区可见到Na2SO4型水,这种情况下水中常含有Cl-,水的M可达40100g/l。这类泉水冬天可形成盐华。(4)在沉积岩分布区,Na2SO4型水经常是混合作用、水-岩作用或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产物。5.混合作用:为苏打水与硫酸镁水相混合,形成MgCO3沉淀,水中出现Na2SO4苏打水-石膏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方解石,以及Na2SO4型水。6.阳离子交替吸附:硫酸钙水或硫酸镁水渗透通过含吸附状Na的粘性土,发生阳离子交替吸附CaSO4+
10、2Na + =Na2SO4 +2Ca2+MgSO4+2Na + =Na2SO4 +2Mg2+7.NaCI型水形成作用与条件:(1)概述:自然界98%的地下水属卤水、盐水和咸水,其中氯化物水都占首位 有的地方可以遇到氯化物类淡水,如四川渡口沙沟村中见Cl-Na型水,M仅0.264g/l。(2)常见形成作用大陆盐渍化地区,蒸发浓缩作用的结果可形成Cl-Na型水。Cl-Na型水可由不同成分的水混合而成,这与含水层中是否存在岩盐无关。例如, Na2SO4型水与CaCl 2型水发生混合:在侵入岩风化壳中经常含有一定量的Cl-Na水,这里钠离子由含钠的铝硅酸盐水解而进入地下水中, Cl-则是由分散状的矿物
11、结晶格架遭受破坏进入水中,侵入岩一般贫Cl-,故水的rCl rNa。这种方式形成的水蒸发浓缩时,常变为Cl-Na咸水,但仍保持rCl rNa 。含盐沉积物及盐矿区,由溶解作用形成Cl-Na水,一般为咸水、盐水或卤水。(3)CaCl2 型水形成作用与条件: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2NaCl+ CaX=CaCl2 +2 NaX次生白云岩化作用深部环境,高镁卤水与石灰岩作用,生成白云岩2CaCO3+MgCl2=CaMg(CO3)2+CaCl2钠长石化斜长石结晶格架中的Ca2+、Al3+被卤水中的Na+、Si4+代替,成为钠斜长石CaAl2Si2O8+Na+Si4+=NaAlSi3O8+Ca2+Al3+内
12、生说地球上存在着以地幔大气为原生成因的“水氯圈”,所有的阴离子以Cl为主的天然高矿化水属于此圈当这些内生的氯化物水溶液受地球内部应力作用由下至上运动时,Ca、Mg离子通过空隙介质的能力低于Na、K的。从而使地壳较深处的氯化物高矿化水偏钙质8.渗入成因地下水成分的形成过程渗入成因地下水的形成经历了:大气降水阶段 植物-土壤影响阶段 水-岩相互作用阶段 蒸发浓缩阶段(1)大气降水阶段: 大气降雨的一般成分特征 气体:可溶性气体(O2, CO2, N2等)及惰性气体。 侵蚀性: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降低了雨水的pH值,提高了它的侵蚀性; 弱酸-中性,未饱和,矿化度低强的溶解能力; 人类活动促使大
13、气降水聚集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各种盐类,改变了雨水的矿化度、成分、氧化-还原性质、 侵蚀性等。(例如酸雨pH8)出露地表后变化形成泉华一般无泉华地下水组分变化大地下水组分变化小 2) 相遇顺序不全等溶解对地下水的影响 白云石方解石先遇白云石,饱和后,再遇方解石。该顺序因水温不同,溶解和沉淀反应各异,使rCa/rMg=1原因: Kc=Ca2+CO32- Kd= Ca2+Mg2+CO32-2 Ca2+ CO32- 2 t Kc,即白云石饱和后,水流经方解石时出现沉淀 t 10C时,Kd 1/2 Kc,即白云石饱和后,水仍能溶解方解石,白云石沉淀反应迟滞,历时长;白云石沉淀后,方解石溶解,沉淀、溶
14、解同时存在。 方解石白云石方解石溶解产生不了使白云石沉淀的Mg2+;水流经白云石时,白云石溶解,产生了更多的Ca2+、 CO32-,促使方解石沉淀方解石沉淀使水中Ca2+、 CO32-减少,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白云石溶解结果: rCa/rMg降低,一般白云石,故方解石先饱和而沉淀,白云石继续溶解;结果: rCa/rMg初始值高,后渐低如果白云石含量远大于方解石(如灰质白云岩),白云石先达到饱和,此时, rCa/rMg 1若方解石、白云石均达到溶解平衡,则(2)假定通过灰岩、石膏、砂岩和页岩四种岩石,第1种顺序:假定通过砂岩、页岩、石灰岩及石膏层四种岩石,第2种顺序(类似分析)11.海相沉积物介质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 地球化学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