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5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45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题: 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某些金属盐溶液的反应。 (3)认识不同种类的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时的现象差异,初步理解常见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属主要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了解利用实验学习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对实验
2、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差异,科学探究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和另一金属化合物,理解金属的活泼性差异实验内容: 实验1:铁、铜、铝粉与氧气的反应实验器材:铁粉、铝粉、铜粉、铜丝、铝箔(药片的外包装)、氯酸钾固体、酒精灯、坩埚钳、火柴、药匙、抽取式餐巾纸、研钵、固体胶装置: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取大约1:1的氯酸钾与铝粉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抽取式餐巾纸沿着折痕剪开后取其一层对折(约5cm宽),在
3、餐巾纸的上面涂上固体胶,再将混有氯酸钾的铝粉均匀地洒落在涂有固体胶的餐巾纸上(如图1-1),将餐巾纸小心地卷起成一条状(如图1-2),晾干即可,非常像烟花棒;铁粉、铜粉也同前一样准备。铝箔(药片的外包装铝箔双面用砂纸打磨)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纯氧也能剧烈燃烧,现象明显,视觉效果且有强震撼力,如果学生在空气中加热铝片和铜丝也只能观察到铝片加热表面变暗,时间稍长后铝片变软,铜丝加热表面变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情况下老师会增加演示铁粉、铝粉、铜粉的燃烧实验,一般情况下,将这些粉末直接用药匙缓慢地洒向酒精灯火焰,观察到火星四溅,铜粉会出现绿色火
4、焰,但是这样效果不佳,只有近处的同学可以察觉,远处或略偏的学生根本就看不到现象,失去了演示意义,并且大量的金属粉末会洒落在实验桌、酒精灯上造成了污染和浪费。经实践,若将这几种金属粉末燃烧作上述处理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会观察到非常明显的现象,如图1-3铝粉燃烧,铝粉剧烈燃烧,图1-4铁粉燃烧,火星四溅,图1-5铜粉燃烧会出现明显的绿色火焰。这些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是视觉盛宴,记忆深刻,同时也能够直观感知物质的形状不同,燃烧想象完全不同。并且对比前一种方法来说也减少了药品的浪费和实验仪器的污染。 实验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镁条、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设疑:其他金
5、属是否也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现象也如此剧烈呢?学生实验:分别将铜丝(绕成螺旋状),铝箔(药片的外包装双面砂纸打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并记录,交流讨论,表述现象(铜丝表面变黑,铝箔燃烧发出明亮火焰),试用化学方程式表述以上变化。教师演示实验:模拟点燃烟花棒(即铝粉、铁粉、铜粉燃烧实验)学生:观察现象,表情惊讶,兴致高涨,跃跃欲试,(也可学生上台演示)。 表述现象,对比现象,分析原因,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物质的形状不同,燃烧现象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也能反应其活泼性强弱。教师:展示老铝制饭盒,观察外观,暗淡无光,用砂纸打磨其表面露出银白,介绍“铝的自我保护作用”,修改铝
6、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教师设疑:从以上四个实验,是否可以得出“所用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结论? 学生回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不与氧气反应。 归纳结论:常见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实验2:镁、铁、铜、锌、铝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器材:铁丝(废旧的铁纱窗、石棉网)或铁片(糖果盒)、锌片(废旧的电池锌筒)、铜丝(废旧铜导线)、镁条、铝片(药片的外包装铝箔)、10%稀盐酸、稀硫酸、表面皿、试管镊子、砂纸、酒精灯、火柴、玻璃棒装置: MgZnCuAlFeMg条消失ZnFeAlCu再加入MgZnFeAlCu 图2-1 图2-2 图2-3 图2-4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 取包装男式衬衫衣
7、领的硬质塑料,利用有孔的那段,制作成“大”字型将培养皿自然分割成五个区域,在每一格放一种金属,塑料格下面的孔隙有利于加入稀盐酸时快速进入五个区域。铁丝(旧铁纱窗先用砂纸打磨再略用稀盐酸除去表面铁锈呈银白色)或铁片(铁制茶叶盒、糖果盒打磨去油漆或保护层然后剪成片状);锌片(废旧的电池锌筒)、铜丝(废旧铜导线去处塑料外皮)、铝片(药片的外包装铝箔用砂纸打磨双面的保护层,先用稀盐酸浸泡一小会儿,然后浸泡于饱和的食盐水中,破坏氧化膜及阻止氧化膜的形成)这些材料学生都可以自带 ,镁条(打磨呈银白色);这些金属实验前必须用砂纸打磨除去保护层 ,也可将它们做成各自元素符号的字母形状。(如图2-1) 实验教学
8、设计思路 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这些常见金属在生活中都能容易找到,将它们用于化学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该实验的创意之处是金属材料的选择,特别铝片的选择,由于通常的铝片表面会有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碍了铝与酸的反应,若不事先化学处理氧化膜,开始反应很慢,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只有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剧烈。通常在初中阶段,不去通过实验比较金属铝、镁与酸反应的速率,学生也没有直观感受。在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常常避开铝的实验,只做镁、铁、锌、铜的实验比较,然后把铝的活泼性硬生生的摆在镁后铁前,通常前面加一句科学实验证明而已。我发现生活中的药片包装很多用到铝箔(如图2-5),俗称铝
9、箔,查资料发现其结构(如图2-6),则尝试将其上下两面用砂纸打磨后,稍作如上处理,放入稀盐酸中,发现现象非常明显,一小会儿,反应剧烈,(如图2-4)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得知其反应速率比镁稍慢,但是比锌快多了。因此将其用于学生探究实验中,效果非常好,解决了多年来的教学实验困难。 把以上几种材质放在同一表面皿中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便于比较各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如图2-1)实践中,镁条反应速率太快,很快即消失了(如图2-2),可以待铝箔已快速反应时再加入一镁条于酸中,便于比较几种金属反应的快慢(如图2-3),铝箔开始会浮于酸液上,可用玻璃棒略压一下,让其浸没在酸液中。
10、对于气体产物的探究实验可以教师演示常规完成,也可学生实验完成。选择锌或铝与酸反应在试管里完成收集气体点燃验证氢气。最后根据元素守恒的规律写出另一产物氯化物或硫酸盐的化学式。对于铁与酸反应的产物为亚铁盐,可以用其特殊的颜色变化现象让学生感知,借助事先准备的试管实验与试剂瓶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颜色比较,得出产物为亚铁盐,而不是铁盐,同时展示这几种金属的试管实验,比较出铁与酸反应的现象与其他金属有区别,反应后除了有气泡产生外,溶液的颜色还发生了变化。 图2-5 图2-6 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实验前明确实验要求:将打磨好的五种金属放置于表面皿中,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可用玻璃棒轻轻按住铝箔,注意观察现象,比较
11、反应速率。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各金属的反应速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提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那种气体呢?(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提出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学生猜想: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气、氯化氢学生交流讨论:排除了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的可能, 提出了合理的猜想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氯气。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氢气可燃,氯气在空气中不可燃,可以利用燃烧法证明。学生实验:证明气体是氢气。教师又问:反应后除了氢气外,还生成了一种新物质,尝试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学生借助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空完成)学生疑问:铁有+2和+3价,反应后的产物是氯化铁
12、还是氯化亚铁呢?教师答疑:展示铁与盐酸的试管实验,对比试剂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颜色得出产物是氯化亚铁,同时对比试管中镁、铝、锌与酸反应的现象,并归纳出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准确的表述。 学生:交流评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纠错投影反应化学方程式。 比较四个化学方程式,发现规律,得出置换反应概念,理解其特点,判断辨析。归纳小结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化合物。 实验3: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实验器材: 铁盒(生活中到处可见的茶叶盒,糖果盒),硫酸铜,小烧杯或小试管 装置: 图3-1 图3-2 图3-3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 选一只心形糖果盒,将盒外底有砂纸打磨表面的保护层(如图3-1)。5%硫酸铜溶液(比较
13、发现该浓度反应较快)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实验比较常规化,学生只要找到铁钉就能完成,基于现在城市家庭,家里能找到铁钉比较稀少,让学生带铁钉困难重重,不过处处可见的茶叶罐头,糖果盒子呀都是铁制品,只是它们的表面有保护层,只要去除了保护层就能为我们实验所用。并且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红色面积较大,(如图3-2),时间略长红色更深(如图3-3),实验后能洗去红色物质,若再来一次,瞬间就出现红色。反应后的液体从下端尖角处倒入小烧杯可以观察到明显得溶液变色。该实验也可形象比喻成“铁心”变“爱心”。 课后能将红色铜全部洗净,铁盒便于演示实验时循环使用,第二次实验时,瞬间就出现红色。实验教学过程 教师呈现情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学生明确实验要求:铁盒外底用砂纸打磨均匀,露出银白色,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一段时间后,将反应后液体倒入小烧杯内,观察液体颜色有没有变化。 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并记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并解释“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小结:金属与其他金属盐溶液的反应。 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