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doc
《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目 录一、考试性质3二、指导思想3三、命题依据3四、命题原则3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4六、考试内容及要求5七、知识要点11八、样卷及参考答案27一、考试性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全区普通高中学生和申请普通高中学历的社会考生均需参加。二、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立足我区实际,借鉴区外有益经验,建立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推动我区普通高中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引导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考试命题要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检测我区普通高中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水平,推进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有效融合。三、命题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
3、课程标准(实验)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广西教育厅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和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际。四、命题原则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导向性原则反映素质教育要求,体现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引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知识、辅助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2科学性原则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体现信息技术及相关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必须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表述规范准确。3客观性原则充分反映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试题内容覆盖面广,具有典型性,难度适宜,比例适当,既依托必要的工具软件又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工具软件,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4基础性原则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理念,依据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内容和限定选修模块内容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5公平性原则充分考虑广西各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
5、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6人文性原则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对考生给予人文关怀。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2013年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1)选择题,占总分70%,共70分。(2)非选择题,包括简述题和程序设计题,占总分30%,共30分。2模块内容分布模块单元名称分值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约15分信息加工与表达约45分信息资源管理约10分信息技术与社会约5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利用计算
6、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约5分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约15分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约5分3试题与试卷难度试题按其难度(P)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P0.70的试题为容易题,P0.40的试题为难题,0.70P0.40的试题为中等难度题。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7:2:1,整卷难度为0.760.03。六、考试内容及要求(本说明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掌握水平请参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相关解释)。(一)能力要求说明了解与模仿(A):指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能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理解与独立操作(B):指把握事物之
7、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的基础上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迁移应用与熟练操作(C):指归纳总结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能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二)考试内容必修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主题一 信息获取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A2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A3信息技术的发展史B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A5
8、计算机的基本知识B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有效途径A2信息来源多样性。B3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基本知识B4搜索引擎的类型A5信息的搜索与浏览C6信息的下载与保存C3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1信息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A2根据具体事例鉴别与评价信息A主题二 信息加工与表达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
9、达创意。1信息加工的概念A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A3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A4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及其文件存储格式A5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操作C6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B7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达B8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及其基本操作C9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C10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B11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B12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B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A2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A3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A2人工智能软件的功能及应用A4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
10、、表达思想。1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A2常用信息集成工具A3信息发布的类型A4网络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方式 A5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的主要方式A主题三 信息资源管理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1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例。A2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义。A3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A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B5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A6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C7用电子表格实现数据资源管理。A8用收藏夹管理网站资源。B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
11、面的优势。1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A2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B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系。A2数据库管理的优点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A主题四 信息技术与社会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A2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A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1现代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法。B2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协作和合作的基本方法和
12、要求。A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1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B2相关信息活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B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1因特网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A2不良信息的表现和甄别方法,抵制不良信息的主要手段。B3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网络发布信息的要求。B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1信息安全基本知识。A2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B3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B4安全
13、的信息活动习惯。B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1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A2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A限定选修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主题一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A2算法的基本概念。B3算法的基本特征。A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4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B5用流程图描述算法。B6用伪代码描述算法。B7对给出的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写出算
14、法的结果。B3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8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C9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A10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A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11编辑程序的基本操作。A12翻译程序的主要作用。A13集成化的程序开发环境。A14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程序的编写、保存、调试、运行工作。B主题二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
15、、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1VB可视化程序的开发环境。B2VB的基本数据类型。A3VB的主要运算。A4常用的几种函数。B5VB表达式。C6VB的基本语句。C7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C8对给出的程序能写出程序运行的结果。C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9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B10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B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11VB程序的调试和运行。B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16、。12利用VB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过程。A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B14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含义。C5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15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过程。A主题三 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单元内容知识与技能要点能力要求1解析法与问题解决(1)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用解析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2)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1解析法的基本思想。A2用解析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B2穷举法与问题解决(1)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3列举出
17、能够用穷举法解决的问题的特点。A4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简单的穷举。(不要求掌握三重循环)B七、知识要点必修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主题一 信息获取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1信息、物质与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2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3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等。4能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信息的特征。(二)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1信息技术的概念: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2了解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18、等)。(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
19、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五)计算机基本知识1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3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文本输入)。二、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信息来源、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二)信息来源多样性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来源。1信息来源分类: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个人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2
20、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直接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人的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与各种科学实验等;参观活动,包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2)间接获取信息。间接获取信息就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方式获取信息。(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基本知识1网络基本类型(1)计算机网络按其规模大小,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2)计算机网络按连接类型,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2网络构成的三要素计
21、算机及辅助设备(交换机)、通信介质(电缆、光纤、无线)、网络软件(Windows NT、NOVELL)。3因特网的通信协议(1)TCP协议:数据传输控制协议。它规定对传输的数据如何进行分组和传输。(2)IP协议:网络互联协议。它主要规定因特网中计算机地址的统一表示方法,IP地址由四段O255的数字组成。TCP和IP协议是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3)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以便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在网上传输。(4)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5)邮件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4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的组成(1)协议方式: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联系所采
22、用的规则。(2)域名及端口:希望访问的服务器的域名及端口专用名称。(3)服务器目录:被访问文件或网页在服务器中的具体位置。(4)被访问文件或Web网页的具体文件名称。5域名及IP地址(1)域名域名的表示形式: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顶级域名,如。常用机构名(com、edu、net、gov、org等)(2)IP地址IP地址由4个以小数点分隔的整数组成,其中每一个数字都小于256(0255),如:168.160.224.36。(四)搜索引擎的类型搜索引擎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类搜索引擎。1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也称为“关键词查询”,指用代表所需信息主题的关键词进行信息查询。2目录搜索引擎是将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 广西 普通高中 学业 水平 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