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内容简介.doc





《A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内容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内容简介.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编号:A112-40课程名称:高等化工热力学,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内容简介:第一章 绪论 热力学的地位及作用;化工热力学分析的方法。第二章 合理用能分析的热力学基础,普遍化质量、普遍化能量、普遍化熵及普遍化有效能衡算方程。第三章 稳态稳流过程合理用能的热力学及经济性分析;流体流动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及流速的分析;传热及冷冻过程有效能及温差的分析;多效蒸发过程有效能损失及效数的分析;精馏过程有效能损失及回流比的分析;气体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及压缩比的分析;化学反应单元装置的有效能分析实例。第四章 化工生产过程的合理用能分析及
2、热能回收:能量合理利用的原则,能量单元组合模型;几个实际系统能量组合模型及有效能分析;合理用能网络建立的方法;联合循环系统;热电联产。第五章 相平衡基础:热力学方程;偏摩尔量及G-D方程;平衡与稳定性;逸度与状态方程;活度与过量函数;电解质溶液、缔合系统及界面的热力学;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测定;包括常规、高压、低温下相平衡的计算;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第六章 化工过程开发中的热力学精馏、吸收、液液萃取、结晶、吸附与离子交换、膜分离、超临界萃取、凝胶、双水相、反胶束萃取过程中的热力学。第七章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化学计量学和反应进度;均相化学反应平衡;非均相化学反应平衡;复合化学反应平衡;高压化学反应中
3、压力的影响;吸附平衡对多相催化动力学的影响;反应分离体化过程的热力学。第八章 常用物性计算方法:纯物质及混合物的临界性质:偏心因子;热容;热焓;蒸发潜热;纯物质及混合物的粘度;纯物质及混合物的导热系数;扩散系数;界面张力;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第九章 化工热力学的最新进展常规流体系统、链状分子和高分子系统、电解质溶液系统、缔和系统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及应用前景。关键词:化工热力学,相平衡,分子热力学,状态方程,有效能先修课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分离工程参考书目:1胡英. 近代化工热力学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2桑德勒 S I. 化工与工程热力学. 北
4、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3Model M, et al. Thermo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34骆赞椿,徐讯. 化工节能热力学原理. 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90撰写人:刘洪来,蔡水洪课程编号:A112-41课程名称:化学反应工程分析,Analysi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已具备反应工程基础知识的学生拓展反应工程知识面,并加深对反应工程的基本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反应工程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
5、程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把握反应过程在化学计量学、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特性;如何根据反应特性确定反应器中的浓度、温度水平和分布,实现反应器的优化;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反应器中的各种工程因素,如返混和停留时间分布、反应相内部和外部的传质和传热、反应器尺度的传热、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等,对反应结果(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如何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反应器的传递特征决定反应器的选型、结构和操作条件;以及反应器的简单计算方法。关键词:反应工程,反应器,化学动力学,数学模型,化学反应 先修课程:反应工程参考书目:1袁渭康,朱开宏. 化学反应
6、工程分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2陈敏恒,袁渭康. 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方法.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3Smith J M. Chemical engineering Kinetics, 3rd ed. New York:McGraw-hill, 19814Froment G F, Bishoff K B. Chemical Reactor Analysis and Design.2nd ed.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0撰写人:朱开宏课程编号:A112-42课程名称:分离工程选论,Selections of Chemical Separ
7、ation technology课程内容简介: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现代生物技术、新能源、资源化学工程、新兴材料工程、化学和天然药物生产技术、电子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对分离工程提出了许多新的应用需求。作为化学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传递理论和分离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化工分离工程,在许多重要的分离技术方面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本课程较系统地讲授分离工程的发展和趋势,以及分离工程的前沿研究方向。内容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对分离技术的需求及其发展过程;主流分离单元操作及其应用简介;传质分离理论的发展;分离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的作用;新分离
8、技术及其工程化等。对于主要分离单元操作和传质基本理论的教学,以液-液萃取过程为主,进行分离单元操作和传质基本理论的讲授,同时结合我校在萃取研究中取得的大量成果,使本课程在对萃取技术的讲解达到相当的深度。在本课程中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沉析)、膜分离(反渗透、气体渗透、渗透汽化)、吸附和新型层析技术等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并适当的提供部分工业应用和研究开发案例分析。关键词:分离工程,萃取,膜分离,超临界,吸附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参考书目:1邓修,吴俊生. 化工分离工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Seader J D,Henley E J. Sep
9、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7撰写人:朱家文课程编号:A112-43课程名称: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s Engneering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包括化工过程网络的数学模型、优化分析及系统综合。1、过程模拟:第一、二章介绍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概念;第三章介绍系统网络的结构分析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则分别介绍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主要方法一序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联立模块法以及方法间的关系及比较,并结合介绍模拟所用的相关数学的方
10、法。2、过程优化:第八章叙述了过程系统的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的方法:非线性规划的应用;化工大系统的最优化策略。第九章介绍了其它化学过程的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3、系统综合:第十章介绍了过程系统综合的分类及其基本研究方法;以分离序列合成和换热网络合成为重点分别介绍了调优合成法、分枝定界法与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步骤。关键词:过程系统,系统工程,数学模型,系统优化,系统综合先修课程:线性代数,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最优化方法,反应工程,分离工程,高等化工热力学,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参考书目:1张瑞生,王弘轼,宋宏宇. 过程系统工程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杨友麒. 实用化工系统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
11、出版社,19893手册编委. 化学工业手册. 化工系统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4叶庆凯. 优化与最优控制中的计算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朱道立. 大系统优化理论与应用. 上海. 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89撰写人:王弘轼课程编号:A112-44课程名称:工业催化理论及应用,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Catalysis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催化剂为背景,介绍有关的工业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的最新研究和进展。课程内容包括:讲授工业催化过程的特点及基本知识,相关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各类固体催化剂的作用
12、原理、特点、性能和意义。固体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和表征,介绍工业催化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催化性能的评价方法,固体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的表征技术,以及现代研究技术和红外吸收光谱、电子能谱、核磁共振等在催化研究表征中的应用。工业催化剂的失活分析,介绍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催化研究及催化剂开发的进展,结合目前的工业生产过程,对主要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及化工催化剂,分析其组成、性能、应用和国内外发展情况。关键词:催化,催化剂,失活,再生,表征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催化原理参考书目:1赵骧. 催化剂. 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12陆家和,陈长彦. 现代分析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
13、53Hagen J. Industrial Catalysis. Weinheim:Wiley-VCH, 19994Hegedus L L(EL).Catalyst Design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New York:Wiley-Interserseience Publication, 1987撰写人:徐佩若,柏子龙课程编号:A113-47课程名称:化工技术经济,Chemical Techno-Economics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结合化工行业特点,讲授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课程内容包括技术经济基础知识,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投资项目费用、效益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工程 领域 工程硕士 专业课程 内容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