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动点问题集锦.doc
《中考动点问题集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动点问题集锦.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01:动点问题1. (2012吉林长春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点B停止点P在AD上以cm/s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_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
2、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连结CD当点N于点D重合时,有一点H从点M出发,在线段MN上以2.5cm/s的速度沿M-N-M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与点E重合时,点H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点H始终在线段MN的中心处直接写出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t2。(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 如图(2)a,当点N与点D重合时,此时点P在DE上,DP=2=EC,即t2=2,t=4。 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DE=1 2 AC=4,点P在DE段的运动时间为4s,PE=t-6,PB=BE-P
3、E=8-t,PC=PE+CE=t-4。PNAC,BNPBAC。PN:AC = PB:BC=2,PN=2PB=16-2t。由PN=PC,得16-2t=t-4,解得t=。综上所述,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4或t=。(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当2t4时,如图(3)a所示。DP=t-2,PQ=2,CQ=PE=DE-DP=4-(t-2)=6-t,AQ=AC-CQ=2+t,AM=AQ-MQ=t。MNBC,AFMABC。FM:BC = AM:AC=1:2,即FM:AM=BC:AC=1:2。FM=AM=t 。当t8时,如图(3)b所示。PE=t-6,PC=CM=PE+
4、CE=t-4,AM=AC-CM=12-t,PB=BE-PE=8-t,FM=AM=6-t,PG=2PB=16-2t, 。综上所述,S与t的关系式为:。(4)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是:t=或t=5或6t8。【考点】动点问题上,相似形综合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分析】(1)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由勾股定理得AB=cm。 D为边AB的中点,AD=cm。 又点P在AD上以cm/s的速度运动,点P在AD上运动的时间为2s。 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在线段DP上的运动的时间为t2s。 又点P在DE上以
5、1cm/s的速度运动,线段DP的长为t2 cm。(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利用运动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时间t的值。(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分别用时间t表示各相关运动线段的长度,然后利用求出面积S的表达式。(4)本问涉及双点的运动,首先需要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弄清点H、点P的运动过程:依题意,点H与点P的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当4t6时,此时点P在线段DE上运动,如图(4)a所示。此阶段点P运动时间为2s,因此点H运动距离为2.52=5cm,而MN=2,则此阶段中,点H将有两次机会落在线段CD上:第一
6、次:此时点H由MH运动时间为(t4)s,运动距离MH=2.5(t4),NH=2MH=122.5t。又DP=t-2,DN=DP2=t4,由DN=2NH得到:t4=2(122.5t),解得t=。第二次:此时点H由NH运动时间为t4=(t4.8)s,运动距离NH=2.5(t4.8)=2.5t12,又DP=t-2,DN=DP2=t4,由DN=2NH得到:t4=2(2.5t12),解得t=5。当6t8时,此时点P在线段EB上运动,如图(4)b所示。由图可知,在此阶段,始终有MH=MC,即MN与CD的交点始终为线段MN的中点,即点H。综上所述,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是:t
7、=或t=5或6t8。2. (2012黑龙江哈尔滨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为坐标原点,直线y=2x+4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直线y=x+m经过点C,交x轴于点D(1)求m的值;(2)点P(0,t)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0,B两点重合),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AB,0c,DC于点E,F,G设线段EG的长为d,求d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点H是线段OB上一点,连接BG交OC于点M,当以OG为直径的圆经过点M时,恰好使BFH=ABO求此时t的值及点H的坐标【答案】解:(1)如图,过点
8、C作CKx轴于K,y=2x+4交x轴和y轴于A,B,A(2,0)B(0,4)。OA=2,OB=4。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BC=OA=2 。又四边形BOKC是矩形,OK=BC=2,CK=OB=4。C(2,4)。将C(2,4)代入y=x+m得,4=2+m,解得m=6。(2)如图,延长DC交y轴于N,分别过点E,G作x轴的垂线 垂足分别是R,Q,则四边形ERQG、四边形POQG、四边形EROP是矩形。ER=PO=CQ=1。,即,AR=t。y=x+6交x轴和y轴于D,N,OD=ON=6。ODN=45。,DQ=t。又AD=AO+OD=2+6=8,EG=RQ=8tt=8t。d=t+8(0t4)。(3
9、)如图,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ABOC。ABO=BOC。BP=4t,。EP=。由(2)d=t+8,PG=dEP=6t。以OG为直径的圆经过点M,OMG=90,MFG=PFO。BGP=BOC。,解得t=2。BFH=ABO=BOC,OBF=FBH,BHFBFO。,即BF2=BHBO。OP=2,PF=1,BP=2。=BH4。BH=。HO=4。H(0,)。【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根据直线y=2x+4求出点A、B的坐标,从而得到OA、OB的长度,再根据平行四
10、边形的对边相等求出BC的长度,过点C作CKx轴于K,从而得到四边形BOKC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求出KC的长度,从而得到点C的坐标,然后把点C的坐标代入直线即可求出m的值。(2)延长DC交y轴于N分别过点E,G作x轴的垂线 垂足分别是R,Q则四边形ERQG、四边形POQG、四边形EROP是矩形,再利用BAO的正切值求出AR的长度,利用ODN的正切值求出DQ的长度,再利用AD的长度减去AR的长度,再减去DQ的长度,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可得ABOC,再根据平行线内错角相等求出ABO=BOC,用t表示出BP,再根据ABO与BOC的正切值相等列式求出EP的长度,再表示出PG
11、的长度,然后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OMC=90,根据直角推出BGP=BOC,再利用BGP与BOC的正切值相等列式求解即可得到t的值;先根据加的关系求出OBF=FBH,再判定BHF和BFO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再根据t=2求出OP=2,PF=1,BP=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度,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求出BH的值,然后求出HO的值,从而得到点H的坐标。3. (2012湖南永州10分)在ABC中,点P从B点开始出发向C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的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甲),而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Q(1,)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解答
12、下列问题(1)请直接写出AB边的长和BC边上的高AH的长;(2)求B的度数;(3)若ABP为钝角三角形,求x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AB=2;AH=。(2)在RtABH中,AH=,BH=1,tanB=,B=60。(3)当APB为钝角时,此时可得x1;当BAP为钝角时,过点A作APAB交BC于点P。则,当4x6时,BAP为钝角。综上所述,当x1或4x6时,ABP为钝角三角形。【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1)当x=0时,y的值即是AB的长度,故AB=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值是AH的值,故AH=。(2)当点P运动到点H时,此时BP(H)=1
13、,AH=,在RtABH中,可得出B的度数。(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APB为钝角,BAP为钝角,分别确定x的范围即可。4. (2012湖南衡阳10分)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8,0)、(0,6),点P由点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由A出发沿AO(O为坐标原点)方向向点O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连接PQ,若设运动时间为t(0t)秒解答如下问题:(1)当t为何值时,PQBO?(2)设AQP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若我们规定:点P、Q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新坐标(x2x1,y2y1)
14、称为“向量PQ”的坐标当S取最大值时,求“向量PQ”的坐标【答案】解:(1)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8,0)、(0,6),则OB=6,OA=8。如图,当PQBO时,AQ=2t,BP=3t,则AP=103t。PQBO,即,解得t=。当t=秒时,PQBO。(2)由(1)知:OA=8,OB=6,AB=10如图所示,过点P作PDx轴于点D,则PDBO。APDABO。,即,解得PD=6t。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0t)。当t=秒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5(平方单位)。如图所示,当S取最大值时,t=,PD=6t=3,PD=BO。又PDBO,此时PD为OAB的中位线,则OD=OA=4。P(4,3)
15、。又AQ=2t=,OQ=OAAQ=,Q(,0)。依题意,“向量PQ”的坐标为(4,03),即(,3)当S取最大值时,“向量PQ”的坐标为(,3)。【考点】动点问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1)如图所示,当PQBO时,利用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线段比例式,求出t的值。(2)求S关系式的要点是求得AQP的高,如图所示,过点P作过点P作PDx轴于点D,构造平行线PDBO,由APDABO得 求得PD,从而S可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一个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出S的最大值。求出点P、Q的坐标:当S取最大值时,可推出此时PD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问题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