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耳鸣评价量表的研发思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5.6)--耳鸣评价量表的研发思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6)--耳鸣评价量表的研发思路.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90期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1 耳鸣评价量表的研发背景1.1 耳鸣的特殊性及其严重程度评估的难点耳鸣是在没有声源刺激听觉系统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声感1,这种声感与由声源刺激听觉系统所产生的听觉不同,大部分患者很难清晰地向别人描述出这种声感。与身体其它不适的感觉(如疼痛、发热、头晕、咳嗽等)相比,耳鸣仅是听到了一种声响而已,除完全耳聋外,所有人每天都处在各种有声环境中,听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声响究竟有多痛苦?不同人的反应完全不同:大约80%的耳鸣者不认为耳鸣是一种痛
2、苦,有些自幼耳鸣者甚至以为所有人都会听到这种响声;只有20%左右的耳鸣者感到痛苦而积极寻求医疗帮助2,其中多数人只有轻中度痛苦,感到非常痛苦者仅占极少数3,严重的痛苦可以导致患者自杀。这是所有病症中绝无仅有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特殊性给临床医生带来了难题:如何判断是否应给患者临床干预?如何判断干预后的效果以确定哪种干预方法合理有效?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均有赖于对耳鸣严重程度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耳鸣究竟能否治好?对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一方面,权威的文献明确宣称原发性耳鸣不能治愈,医生能做的只能是通过教育帮助病人学会适应它1;另一方面,很多作者报道了很多治疗方法,其中有很多报道的疗效非
3、常好49。究竟哪种说法是对的?这取决于临床研究中采用的疗效评估方法是否可靠。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8.05.003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广州 510405作者简介:刘蓬 博士 教授;研究方向:耳鸣、耳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通讯作者:刘蓬,E-mail:耳鸣评价量表的研发思路The Thought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摘要】耳鸣的特殊性在于不同的人对无声源声响的感知与反应截然不同,在缺乏客观检测指标的前提下,如何准确评估耳鸣程度是
4、当今耳鸣研究的一大难题。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是历经10多年研发出来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可作为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价的依据,具有准确可靠且简单实用等优点。本文从筛选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指标,对衡量指标的合理量化,指标采集与评分的实施方法三个方面介绍TEQ的研发思路。【关键词】耳鸣;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估【Abstract】Tinnitus is a special due to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patients have entire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perc
5、eived sounds without sound sources.Because that there is no objective test of tinnitus,how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innitus severity is a world-wide challange.It has taken over 10 years to have developed the 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It is accurate,reliable,simple,and practical.TEQ is a
6、valid tool to classify tinnitus severity and assess treatment efficacy.This paper aims at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thoughts about TEQ from three aspects:screening of tinnitus severity indicators,evaluation of proper quantification,implementation of indicator collection and scoring.【Key words】Tinn
7、itus;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innitus assessment临床研究文献中曾采用的耳鸣疗效评价有多种方法1012。近20多年来,耳鸣自评量表(self-report tinnitus questionnaire,SRTQ)逐渐成为比较流行的方法,鉴于耳鸣的主观特性,由患者自行填写设计好的固定格式的SRTQ无疑具有很多优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3。目前仍缺乏准确、可靠、便于临床应用的耳鸣疗效评估方法。如果不能准确地评估耳鸣严重程度,将很难判断所用的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也无法科学地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因而难以突
8、破耳鸣治疗的困境。1.2 耳鸣评估工具的基本要求一个能满足临床和科研实际需要的耳鸣评估工具,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能准确量化病人的真实情况且重复性好;第二,评估方法易于掌握,不宜过于简单,也不宜过于复杂;第三,便于区分耳鸣严重程度及评价耳鸣的疗效。笔者自2001年起针对耳鸣特殊性及其严重程度评估中存在的难点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发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实用评估工具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通过医患之间6个问题的简单交流,在不受患者知识背景影响的前提下能在24分钟内对耳鸣严重程度作出符合实际的准确评估,多次重复评估仍能保持良好的准确性和
9、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反应度而可用于疗效评价。评估耳鸣严重程度,有三个问题必须考虑:第一,临床研究330114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8年(第16卷)第5期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耳鸣作为一种主观感觉,在缺乏客观检测指标的情况下,哪些信息可作为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指标?第二,对这些指标如何进行合理量化?第三,如何保证这些指标的信息被准确采集?我们的研究便是围绕这3个问题而循序渐进地展开的。2 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指标为了深入了解患者对耳鸣的感受及不同患者对耳鸣的反应,笔者与1000多例耳鸣患者进
10、行了面对面的深度交流,与每个患者交流的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后,运用医生所掌握的医学常识对患者的抱怨进行了理性分析,发现患者基于自身的知识背景、认知方法的局限以及患耳鸣后从不同途径得到的错误资讯所产生的错误认知,提出了很多与耳鸣本身毫无关系的抱怨,例如有些患者认为耳鸣引起了头痛、身体疲劳、记忆力下降等,这些与耳鸣无关的抱怨不宜直接用来作为评估耳鸣严重程度的信息。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结合文献,逐渐筛选出3组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指标,即患者对耳鸣的感知、耳鸣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患者对耳鸣严重程度的总体印象。2.1 患者对耳鸣的感知患者对耳鸣产生困扰,首先是因为感知到耳鸣这种
11、不同寻常的声响存在,患者有多少时间能感知到这种声响的存在?这是评估耳鸣严重程度时需考虑的问题。例如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如仅在很安静的环境下)才感知到耳鸣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感知到耳鸣的存在,患者所体验到的严重程度显然是不同的;有的耳鸣表现为持续性,也有的表现为间歇性,前者意味着耳鸣随时存在,后者则意味着耳鸣有时会停止,这两种情况下患者所体验到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同的。经过反复筛选,笔者发现以下两项比较恒定的指标有助于衡量患者对耳鸣的感知。2.1.1 听到耳鸣时的声音环境 耳鸣作为一种声响,在有外界声音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被弱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考察患者所体验到的耳鸣响度。响度较低的耳鸣,仅在安静的环境
12、下才能听到;响度较大的耳鸣,在一般有背景声的日常环境里也能听到;响度更大的耳鸣,在非常吵闹的环境下都能听到。了解患者耳鸣出现在什么环境下,是考察耳鸣响度感知的稳定指标,这一指标较之耳鸣心理声学测试中的响度匹配12更能反映耳鸣的严重程度。笔者曾对600例患者进行了耳鸣响度匹配,发现匹配的响度与患者实际感受到的响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一结果与已有的文献报道一致12,因此不建议将响度匹配的数值纳入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中。2.1.2 耳鸣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根据对大量病例的长时间观察,大部分患者的耳鸣呈持续性,也有部分患者的耳鸣呈间歇性,间歇性是指在安静环境下耳鸣有时存在,有时停止,停止的时间数小时数天不等
13、。经过一段时间后(如通过适当的干预治疗或未经任何干预),有些持续性耳鸣可转为间歇性,也有些间歇性耳鸣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持续性。持续性耳鸣较间歇性耳鸣者有更多的时间能感知耳鸣的存在,显得更严重。因此,了解患者的耳鸣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可以作为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恒定指标。2.2 耳鸣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耳鸣对患者究竟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这个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患者的抱怨,而应在了解患者抱怨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医生的判别和分析。笔者在临床调查大量耳鸣患者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1416,发现耳鸣产生的直接影响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2.2.1 影响睡眠 睡眠需要安静的环境,耳鸣在安静环境下更容易听到,因而影响睡
14、眠。具体表现为听到耳鸣的声响后造成入睡时间延长或醒后再入睡困难,而睡眠不足又容易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也有的患者耳鸣并不影响睡眠。耳鸣对睡眠是否造成了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耳鸣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2.2.2 影响情绪 耳鸣声响从何而来?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什么危害?这是耳鸣患者通常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而容易造成心烦、紧张、困惑、忧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因不能摆脱耳鸣的困扰而产生自杀的念头,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又会形成新的压力,加重耳鸣,导致恶性循环;也有的患者耳鸣并不影响情绪或者影响很轻。因此,耳鸣对情绪是否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耳鸣严重程度的
15、一个指标。2.2.3 影响注意力 耳鸣会影响注意力,从而对患者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如阅读、思考、写作、交谈等都需要集中注意力,耳鸣的存在对部分患者来说容易分散其注意力,影响工作、学习的效率;而有些患者对耳鸣并不在乎,不会影响其注意力,也不会影响其工作、社交等活动。因此,耳鸣是否影响注意力以及影响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耳鸣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耳鸣对不同患者产生的影响差别很大,这是许多SRTQ的条目数多少不一的主要原因,但这些影响归纳起来离不开以上3个方面。笔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得到的这一结果与Tyler等17得出的结论非常接近后者认为耳鸣对身体功能产生的直接影响体现在情绪、听力、睡眠、注
16、意力等4个方面,两者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不认为耳鸣对听力会造成影响,尽管有很多患者抱怨耳鸣导致听不清别人讲话,但经过详细调查发现,有这种抱怨的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实际是由于听力下降导致听不清讲话而并非耳鸣的干扰,耳鸣是一种没有声源的声感,这种声感与外界声源产生的声感不同,在没临床研究331115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90期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有听力下降的情况下,耳鸣不会干扰言语听力,但由于耳鸣患者约三分之二伴有听力下降18,19,患者通常将听力下降导致听不清语言错误地归咎
17、于耳鸣,这是医生在评估耳鸣严重程度前首先需要予以鉴别的。Henry等2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其发明的耳鸣与听力调查表(tinnitus and hearing survey,THS)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鉴别耳鸣与听力下降的简单方法。2.3 患者对耳鸣严重程度的总体印象耳鸣作为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其严重性只有患者自己知道,患者依据自己对耳鸣的感知和认知,对耳鸣的严重性一般有一个基本印象,这是评估耳鸣严重程度时需考虑的判断指标。3 衡量耳鸣严重程度指标的量化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指标筛选出来后,如何进行合理量化?这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早期我们曾尝试借鉴呼吸困难分度的方法20,将这些指标用描述性文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 耳鸣 评价 量表 研发 思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