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绪论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人才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已经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于是,各级学校开始对信息技术教育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获取、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普通初中的评价制度并
2、没有根本的改变,普通初中实际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普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自己的实习及自我的教学经验出发简要谈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适应于教学的教学策略,更好解决已出现的问题,推进教学制度,避免更多教师走弯路,趋利避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发展。二、信息技术课的出现及其意义信息技术课是伴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形成而出现的。计算机产业是个大产业,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军事、宇航、工业、银行、服务等大多数领域里。可以说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程度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甚至不低于其他的基础学科。现在初中的计算机课被命名为“信息技术课”,就
3、是说这是一门学习怎样接受信息、分享信息、发送信息的学科。而现在计算机课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讲计算机的使用和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信息只是计算机科学的一小部分内容。信息技术课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动手操作是本学科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三、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
4、刚刚起步阶段,很多人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顾喜不顾忧,更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由于这门课程目前还尚未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中无法可依,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不知该教什么,设备不完善,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模式单一,这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一)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不够明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各学校也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知道由于这门新兴的课程在初中普及的时间还不长,有些学校领导及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意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他们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
5、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部分学校机房设备较为简陋。也有学校为了迎接评估、评优,专搞“形象工程”,花大价钱够买各种硬件设备,但在平时这些也只是摆设而已,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他们的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二)初中信息技术课教什么?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很多学校都不知道信息技术课应该教什么。主要分为两方面:1.由于条件不同,教学内容有差异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就是在一个学校里同一年级教师
6、所教的内容也有差异,有的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程序设计的教育。有的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如何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选择既适应现有的硬件条件、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内容,确定好教什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2.由于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68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一年且每周课时仅为一节,除去期中、期
7、末复习停课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教学课时大约在3035学时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我曾实习的学校就严重存在此问题,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的兴趣喜好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取舍呢?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学,以至于造成“放羊式”教学现象时有发生。(三)硬件设备匮乏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一共有53万所,占中小学总数的 88;在校学生1.6亿,占中小学总数的81。这些地
8、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存在着严重不足,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 14.8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上海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18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贵州118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甘肃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致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举步维艰。有许多学校甚至不太重视它,它的发展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
9、区相比,受到了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中小学已经开设过的微机课程相比,二者在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上都有根本的区别。微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唯一学习对象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来掌握。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师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不加区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套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无兴趣。 (五)信息技术老师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各初中学校由于受人员编制、教育经
10、费等方面的约束,很多专业方面的教师数量不足。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课时较少,又没有升学的压力,领导对该学科普遍认识不足,缺乏重视。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多数教师是改行任教。即使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由于在学校课时少、工资低,待遇不高,造成教师敬业精神不够,一旦有机会就会另求发展,致使专业队伍不稳定。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质量不高、培训机会较少,大多数也没有受过正规信息专业的培训。有不少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电脑常识,而应用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等不能达标,基本的网络知识甚少。这样的师资状况,是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六)学生信息技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教学任务难度大由于信息技术课教
11、材从小学到初中的连接不紧密,出现重复的内容较多,再加上课时设置不足等原因,使教师在教学中不好安排教学内容,导致各学校、各阶段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不同。由于学生以前所接受的信息技术课内容都不一样,致使学生年级越高,信息技术能力的个体差异就越大。就比如我所在学校的学生,他们来自榆林的各个城区和农村,由于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内容不同,在进入初中后,当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讲授同一内容时,有的来自城市中心的学生,接受信息技术课的能力就强些。由于以前的接触,他们对老师讲的内容能很快接受;但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他们明显就表现出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较差,教师讲授的内
12、容接受较慢,甚至无法理解。有的学生表示以前小学根本不重视信息技术课,上机操作时间较少或没有,几乎没怎么用过电脑,有的学生甚至没听过电脑,而好一点的学校虽然接触了这门课,但是当碰上期末考试,开会等情况时,这些课就被占用了。学生的基础能力不一样,也就是认知水平不一,使得教师难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任务中的难度加大。四、对策根据以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来看,这些都将影响和阻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策如下:(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
13、方面进行改革。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意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各学校应当使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师生信息素养能力。确保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力争把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二)选择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1.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据统计,有3.1%的学生希望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 存在 问题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