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国文学.docx





《中国文化中国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中国文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两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A儒、墨、道、法 B儒、墨、道、名C儒、道、法、阴阳 D儒、道、墨、阴阳2“百家争鸣”是( )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A魏晋 B春秋战国C唐代 D“五四”3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 )。A南移 B东移C西移 D北移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秦 B西汉C东汉 D唐5“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关“礼”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指一种等级关系 B指一种社会整合手段C指一种礼仪 D指互相之间赠送的礼品6南宋朱熹是理
2、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 )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A天理 B天命C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7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不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对官吏的期望C法制不健全的产物D权力社会的产物8“兼爱”是( )的主张。A孟子 B庄子C苟子 D墨子9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非常广泛,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致中国民族经济的崩溃 B揭开了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C传播了近代科技知识 D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10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魏源
3、B冯桂芬C孙中山 D郑观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_。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一。3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_。4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一- 结合起来。5明代朱载培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_,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6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7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_,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_。8.一-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
4、性应对,太平天国和_ 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三、筒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2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3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试卷代号:221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7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J1A 2B 3A 4A 5D6A 7A 8D 9A10.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六经2浑厚3色相4道教5十二平均律6理藩院7继承 现代化8洋务运动 义和团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春秋
5、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5分)其次,社会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5分)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人了历史舞台。(5分)2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所有士子公平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士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士)一个通过考试
6、参政的机会。(5分)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明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取的关键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在于平时的声誉。这既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开始就离开象牙塔,步人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百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注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5分)完善的科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除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士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
7、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5分)3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南移之势。历史上,文化南移运动有三个十分集中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时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迁,迫使汉族士民大规模南移,中原文化随之南播,打开了南方经济文化的新局面。到唐初,南方已经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5分)第二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叛乱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残破凋弊,加上紧随而来的藩镇割据和政局动荡,使士民再次大规模南迁。此消彼长,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的南移埋下伏笔。(5分)第三个时期是宋代的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
8、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5分)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来,表现为三点:其一,西学传播的渠道大为增加。(3分)其二,西学传人的内容广泛和丰富。(3分)其三,影响的深刻和久远。(3分)全方位的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发生了影响,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这一背景上展开的。可以说,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走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6分模拟试题李科2013年07月10日文章浏览次数:37资源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文化概观 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
9、,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代替-,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_的掌握者,而不是_ 的把持者。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 和_等制度,被严格地控制了起来。4.一-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_、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6国人7八股文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9简述周礼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
10、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四、分析论述题(第10小题必选11、12两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500宇)10结合教材和你所了解的历史个案,谈谈你对民众丧失了正面获取权利保障时选取的不同的反叛方式的认识和理解。11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举时代。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史个案,谈谈宋代士人所呈现出的新文化特征。12.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举时代。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史个案,谈谈明清时期士人所呈现出的新文化特征。试卷代号:1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国文化概观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2年1月一、填空题I每空2分
11、,共20分)1思想的法则 历史的法则2最高权力 所有权力3户籍 什伍连坐4黄宗羲 顾炎武5两税法 摊丁人亩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6国人答案要点:国人,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结果。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蔸礼”之类。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7八股文答案要点: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
12、、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答案要点: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1623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
13、,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它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治国理念,对治国者提出很高的以经济手段管理国家的技术要求。再次,要讨论以下“轻重”之术下的的民众。“轻重”之术,只是排斥、限制富人群体,却不是消灭它。政府与豪民们“定券契”,豪民的粮食就被国家控制了,国家掌握了大的主动权,粮食价格就操控在国家手里了。复次,“轻重”之术与小民的关系,是它的“无籍”主张,政府通过“官山海”,即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物资的生产销售,来获得财政收入,进而免除一般民众的赋税。9简述周礼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答案要点:民族形成的前提是氏族界限的消失,而界限消失的要件,是有高出于氏族界限的共同
14、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建立。周礼所代表的文化系统,即是这样的标准。到春秋时,这个文化系统“教化”人群的历史效果,已是清晰可见了。周礼化及的人群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礼不下庶人”,周礼的最低界限是“士”,所以周礼的文献从“士冠士昏”之礼记起。像饮酒、习射诸礼,其范围也是在“乡”内进行。也可以说,西周礼乐所及的直接范围,是周人的基本人群,即六乡之民,六乡之外的“野”人无由享受。礼既不行于乡之外的野,化导范围就该是有限制的。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礼乐作为一种文化,不同于一般死板的政令,而是像一个具有吸附力量的磁棒,能超越等级族群而产生引导的作用。周礼不单“文化”着中原各国,王朝的礼乐文明对那些相对边远的
15、邦国,同样具有化导意义。楚国从西周中期开始,就是周王朝和中原各国的敌人。但这并不妨碍楚国对礼乐文化的学习。这不是说楚国在精神文化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邦国,它的上层人物并未因此而停止向中原文化学习,正说明着周代礼乐文明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直到春秋较晚的时候,楚国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吴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访问,却显示出良好的礼乐文化修养,这一现象只能从周礼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来理解其对所有人群的感染力了。四、分析论述题I第10小题必选11、12两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500字)10结合教材和你所了解的历史个案,谈谈你对民众丧
16、失了正面获取权利保障时选取的不同的反叛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围绕教材所探讨的“民众的反叛方式”,能够结合一个至若干个历史个案,即可酌情给分。11.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举时代。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史个案,谈谈宋代士人所呈现出的新文化特征。围绕教材所探讨的“中唐至宋士大夫精神的新格局”和“北宋科举变革与选举法则的悖违”,能够结合一至若干文化史个案,即可酌情给分。12.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举时代。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史个案,谈谈明清时期士人所呈现出的新文化特征。围绕教材所探讨的“明清时代士风”,能够结合一至若干文化史个案,即可酌情给分。说明:(1)简答、分析论述题不要求与本答案字句相同,言之有理
17、有据即可得分;其他题学生回答与本答案不同而又确有根据的,不扣分;(2)分析论述题要点与论证各占一半分;分析论述题如果3题都答,只判10、11题。资源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A术 B仁C博爱 D兼爱2“舍生取义”是( )话。A孟子 B孔子C苟子 D墨子3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4以下著作中,属于法家的是( )。1L萄子 B庄子C.商君书 D周易5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就开始的。A先秦 B秦C西汉 D东汉6“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18、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有关“礼”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A指一种等级关系 B指一种社会整合手段C指一种礼仪 D指互相之间赠送的礼品7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8从本源上讲,炼丹是( )的思想。A道家 B道教C神仙家 D佛教9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苏轼 B林违C陆游 D辛弃疾10.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
19、志的刊物是(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C陈天华的警世钟 D陈独秀的新青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_。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2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_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3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_ 、邵雍,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一-、-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一-的融合;其二是_的融合。5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_。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