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第1629页:认识射线、直线。认识角的特征,学习角的分类。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2、使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计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和60度的角。3、使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能积
2、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2、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难点:1、使学生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2、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木条做的角、钟面、量角器、直尺、教学课件课时划分共计7课时角的认识1课时角的度量2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2课时练习四 1课时怎样滚得远 1课时第一课时 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16-
3、17页:例1、例2、想一想、想想做做1-3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3.学生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征。4.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 认识角,并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教学准备:木条做的角、直尺、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出示一条线段。提问: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 (教师板书线段,注
4、意端点突出,让学生边观察边回忆线段的相关知识)2、认识射线。出示图,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了解射线。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的图形,叫射线。(教师板书师范将线段一段无限延长:要先去掉一个端点,在对齐原来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延长)教师画一条射线: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板书:无限长)(体会无限长,可以借助延伸线段的板书让学生理解。)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教师示范用直尺画射线: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学生画一条射线
5、。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射线。(注意辨别学生发言的正确性。)3、认识直线。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哪些特点?(补充板书: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提问:怎样画一条直线?学生试画。4、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板书:图形名称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都是直的2个端点有限长 射线1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5、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判断,说明理由。6、(1)出示一个点,你可以画出直线吗?可以画几条?学生动手操作。说明: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出示两个点,你能画出直线
6、吗?可以画几条?学生动手操作。说明: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3)打开书16页,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并指名说说生活中的例子。7、完成想一想(1)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小组交流:哪条最短?(2)集体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8、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二、认识角1、导入:(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名称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2、认识角及其名称。(1)演示,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注意板书的顺序) 想一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2)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
7、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示范画角。(3)学生练习画角。(画出不同方向的角)(4)介绍角各部分名称。(5)提问: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6)为了方便书写,通常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角,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 学生写五个,并举例写成“1”,读作“角一”。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数一数图上有几个角。三、课堂小结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图形名称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都是直的2个端点有限长 射线1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课后记:这个端点擦还是不擦?本课我没有使用原来的教学光盘,而是向同事借用了一个课
8、件。因为我发现在介绍射线的由来时候,是把线段的一端延长得到的,可是老师在示范时候,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原本画的线段被延长的那一端的端点怎么办?是擦掉还是保留?擦掉,似乎减少了线段一个组成部分;不擦,那么老师板书给学生射线的第一印象就会有“2个端点”,所以怎样给学生演示由线段得到射线的过程呢?我请教一个同事,他说用课件来演示,动态呈现,没有擦端点的过程,然后直接板书射线:由一个端点引出一条射线来。的确,这样教学即能达到教学目的,又不会 犯错误,但是我想着这个被跳过的细节究竟该怎样板书呢?这个端点擦还是不擦呢?课后,我请教了钱老师,她很耐心的告诉我画的时候那个端点不必擦,当然如果怕因为这样影响了学生
9、对射线的第一印象,那最好是用课件演示或者是和线段分开画。感谢钱老师,我觉得她就像一部法则,让我们青年老师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优化的。比感谢更多的是欣赏她这样无私帮助我们青年人的好老师。那年我开课她为借学具,奔走于各个学校,后来骨刺疼得她都不能走了;还有一次我要去镇江赛课,她正面临做手术,早晨空腹抽血后就陪我挑选合适的教具一直到中午12点多,匆匆赶回所住的医院;还有一次我上录像课她精心指导我备教案,还挤出宝贵的时间一字一句教我怎样上课,甚至包括语气,表情,教态要感谢她的事太多太多,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当好她的弟子,当她的好弟子,教好书!我们可以避免错误,我们可以跳过难题,
10、但是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我们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学中为了避免错误跳过细节,那么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只有明确真正处理方式才是从根本上的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站在讲台上也才有底气,才会显得更自信!第二课时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 教科书P18-19页:例1,例2,想想做做13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量角器、三角尺。(活动角)教学过程:
11、一、复习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2、出示3个角(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使它和第二个角相同,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哪个角大?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3)把第二个角和第三个角比较。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多大吗?(思考:这样的导入似乎有点费时了,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出示活动角,提问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那么角的大小可以怎样计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分析:这样简洁明了,而且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角
12、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和两条边张开的幅度有关这个难点。可谓一举两得。)3、要想知道角到底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一)认识量角器。1、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汇报。(1)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组织学生观察1度角的大小。)“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2)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
13、我们要把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对齐。(3)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4)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20、90、135、180刻度线。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再从左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这儿要仔细教学,引导学生慢慢教学。)3、用量角器量角。(1)看课本第19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
14、哪几步?师作具体指导。(3)指出,在量角时,什么情况下读内圈刻度,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教应该注意点什么?(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线是多少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三、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第1题,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想想做做”第2题。(1)同学们量好后,交流结果填在括号里。(2)小组内交流。(3)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说明什么?3、“想想做做”第3题。(1)先估计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2)动手量一量。(得出三个角一样大。
15、)(3)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决定的,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这三个角两条边所画的长短不同,但它们叉开的程度一样,所以它们的度数相同,三个角大小一样。)四、课堂小结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在量一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1)量角的方法: 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教后记:关于新知学生究竟已经会了多少?教学这节课,我虽然将母案做了修改,调整了第一部分的导入内容,可是发现学生不等我“循循善诱”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面对教材设计的第一部分让学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
16、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角的工具这段内容,我只能是硬着头皮教下来的。面对孩子们的认知实际:已经知道要学量角器了(量角器在课前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又是个新鲜的事物,他们感兴趣,迫不及待想知道怎样使用这个工具,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工具那根本不在他们求知范围内。我很为难,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教教材。我割舍不了教材的内容,对教材我还是尊崇大于质疑,我感觉到这样的教并不好,阻碍了学生的学,但是我该怎样处理这种 学生认知水平和新授知识之间的矛盾呢?是顺着学生的情感跳过这段教材,还是就是把学生当作不知道的硬是教下来?第三课时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科书P20-21:想想做做4-9,思考题,你知
17、道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位置变式角的度量)教学准备:1、量角器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2、怎样量角?3、量出下列每个角的度数。 (渗透:直角的度数是90度。)二、指导练
18、习1、“想想做做”第4题。(1)指名读题。(2)请同学们看书上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每个角是多少度?(3)指名口答,集体订正。(4)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不同位置的角,我们应该怎样来量?(注意训练学生从内圈还是外圈找准刻度的方法)2、 “想想做做”第5题。(1)指名读题。(2)请同学们照着图示模仿着量出书上这几个角的度数。(3)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4)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注意根据角的位置摆放量角器的技巧。)3、 “想想做做”第6题。(1)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2)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3)请用正确
19、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4、“想想做做”第7题。(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2)请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标出的每个角的度数。(注意:左边两幅图要量一个角,右边两幅图各要量两个角)(3)集体订正5、“想想做做”第8题(1)集体读题,明确要求(2)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谁来说一说?(3)请同学们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4)指名口答(5)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数,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6、“想想做做”第9题。(1)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现。(2)请同学们在小组时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并把估计的结果填在书上表格里。(3)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看
20、看跟你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比较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促进误差较大的学生对估计进行调整,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估计角的大小的技能。)三、完成思考题1、自己先按要求画一画,再数一数,然后将自己的结果填在书上。2、指名口答。3、看表格,找一找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n(n-1)2 )四、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因为风筝的线长度相等,因此离地面的角度越大,风筝就放的越高,所以只要量出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就能做出判断。)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课后记:感谢赵老师!我是惴惴不安备这节课的,因为我去年就
21、听过这节课,测量角很难,学生不易掌握。他们有可能不会摆放量角器特别是角的位置“歪”时候,他们最有可能是不会看读数,明明是钝角会量出锐角的读数。教学管理室的赵老师很关切地看出我们教学上遇到了难处,她很热心的指引我们说到她以前是运用儿歌让学生记住量角步骤的,一语点醒了我,我何不自己尝试呢?我没有编儿歌的经验,本来想上网搜索,可是偏偏我的电脑那时正瘫痪了,于是我自己试试。一边自己感受量角的过程一边推敲儿歌的用词,终于课上一试还蛮管用的。一对中心二对边三看内圈或外圈当我感受到学生学的津津有味时候,真的很感激赵老师的点拨!近来越来越觉得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体味生活,将是另一番滋味,我觉得许多时候我得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标 四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数学 二次 备课 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