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1)--X线辐射的防护.pdf





《(4.14.1)--X线辐射的防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1)--X线辐射的防护.pdf(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线辐射的防护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一、概述二、作用于人体的辐射源三、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四、放射性疾病五、X射线防护的目的与原则六、外照射防护基本措施七、内照射防护基本措施八、减少危害的生活习惯目录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1.X1.X射线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一、概述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
2、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 X射线结晶学。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 现在公众说到辐射就非常害怕。无论是手机,家电,X 光机还是核电站,都误认为是一样的辐射。辐射其实分为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损伤相对电离辐射来说是很轻的,比如手机的辐射,现代家电的辐射都可归为电磁辐射。现在还没有证据说这些辐射一定会导致损伤。但是电离辐射就不同,是一定会导致人体伤害的。下图是各种辐射的来源。2.辐射损伤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电磁波谱,来源:2.lbl.gov)电磁辐射电磁辐射
3、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3.辐射剂量单位照射量照射量表示射线空间分布的辐射剂量,即在离放射源一定距离的物质受照射线的多少,以X射线或射线在空气中全部停留下来所产生的电荷量来表示。国际单位为库仑/千克,简写为C/kg。传统的单位是伦琴(roentgen,R)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吸收剂量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国际单位是:戈瑞(gray,Gy),1 Gy表示1千克受射线照射物质吸收射线能量为1焦耳,简写为j/kg,传统单位是拉德(rad)1 G y=100rad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3.mSv介绍:辐射量的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Sv)”,但因
4、为这个单位太大,所以经常使用的是毫西弗(mSv)、微西弗(Sv)。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Sv=1000mSv=1000000Sv。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1.天然本底辐射指天然存在的辐射源,包括宇宙辐射和地球上的辐射源。它们产生的辐射称为“天然本底辐射”。全球居民所受天然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约为2.4mSv。天然本底照射,是指人类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源的照射。比如,人们乘坐飞机旅行时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人们在户外受到的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辐射照射等。二、作用于人体的辐射源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一些半衰期特别长的放射性核素,比如钾-40、铀-238、钍-232,从地球形
5、成时起就存在于地壳中。这些放射性核素和他们的子体分布在自然界中,构成对人体的主要自然本底照射,这种辐射称为“原生放射性核素辐射”,也称为“陆地辐射”。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目前,医疗照射在公众受到人工辐射源照射中居于首位。医疗照射总的变化趋势是:一方面受检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做同样项目的检查受到的辐射逐年降低。2.医疗辐射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1.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释放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是钍(Th)和氡(Rn)及其衰变子体。2.消费产品中的人工辐射。3.其他人工辐射源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1.1.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国际放射防护
6、委员会(ICRP)26号出版物按剂量-效应关系把辐射生物效应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三、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一般是在短期内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研究对象为个体。确定性效应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 随机效应研究的对象是群体,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或发病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在放射防护中不能只满足于达到剂量限值,而对人员的照射应该达到尽可能低的剂量水平。随机效应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X 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电离辐射。射线和
7、物质的相互作用:X 射线进入人体后有三个效应:1.穿过人体2.被人体吸收3.散射(X 射线激发出新的射线)2.X 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被检查动物受到的射线来自X光机直接发射的射线。而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来自动物身体散射的射线。射线进入人体后具有 6 种效应:(1)X 射线的穿透作用(2)X 射线的荧光作用(3)X 射线的电离作用(4)X 射线的热作用(5)X 射线的化学效应(6)X 射线的生物效应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是:由于射线具有穿透性,因此射线可以进入人体,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能侵蚀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
8、和酶,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份,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细胞受到损伤、抑制、死亡或通过遗传变异影响下一代,这种现象称为 X 射线的生物效应。这是人体受电离辐射损伤的原因,这个特性也可充分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从上面描述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人体细胞分裂越活跃的组织或器官就越容易受到影响。比如小孩,成年人的各种腺体如性腺,甲状腺等,骨髓。另外,眼睛受到 X 射线的化学作用会导致晶状体受损。因此可见,人体各部位的特性不同,对 X 射线的敏感度也不同。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 1、不同组织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不
9、同,总的规律是分裂和代谢旺盛的细胞敏感;胚胎和幼稚的细胞较成熟的细胞敏感。2、其定律即:组织和细胞辐射敏感性与其分裂能力成正比,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高敏组织:淋巴、胸腺、骨髓、性腺、胚胎组织和胃肠上皮。中敏感组织: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轻敏感组织:肌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织。3.器官、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球管球管100%1%射线进入机体后,1%穿过机体,其余 80%-90%的射线被机体吸收,10%-20%的射线被机体散射。散射线大部分都是朝向 射线来的方向。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1.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急
10、性放射病2.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3.3.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皮肤疾病四、放射性疾病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收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它又分为3型:脑型放射病:主要临床表现:震颤、惊厥、运动失调 肠型放射病:主要临床表现:高烧、腹泻、电解质失调 骨髓型放射病:主要临床表现:出血、感染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后引起的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度和度。放射科医生和技师发生慢性放射病最多。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张
11、育松2017年10月25日 早期临床表现较轻,脱离射线和适当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自觉症状:有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易激动、脱发、食欲减退、心悸、气短、多汗、男性性欲减退、阳痿、女性月经失调等无力型神经衰弱综合症。临床表现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 体征:(1)神经系统:可出现腱反射和腹壁反射亢进、减退、消失或不对称;眼心反射、立卧反射异常;眼睑、舌、手指震颤;闭眼难立征及皮肤划痕实验阳性等。(2)皮肤:可出现干燥、脱屑、粗糙、角化过度、无弹性、脱毛、脱发、色素沉着;手足多汗、发凉、指甲变形、增厚、指纹模糊等。(3)其他:少数较重患者可出现早衰现象,束臂实验阳性,眼晶体混浊和易
12、感染、易出血等症状。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白细胞总数变化:有三类(1)增高型:较少见(2)波动型:表现先增多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或在410-9L上下波动(3)降低型:较常见。接触射线后逐渐降低至正常范围的下限或更低。血小板:早期无明显变化,晚期可有血小板减少。实验室检查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 度:暂时脱离射线,加强营养,每年全面复查一次。恢复后再继续观察1年,可逐渐恢复工作,并撤消度诊断。度:积极治疗并脱离放射线工作,全休。必要时进行疗养,定期随访,每两年全面复查一次。根据恢复情况可参加力所能及的非放射性工作。处理原则张育松2017年10月25日 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4 辐射 防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