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意图.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这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3 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教学难点:“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教学方法:本文教学时我采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朗读”和“感悟”的方法意在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教学准备:
2、实物投影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进程:设计意图“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探究性准备。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回忆旧知)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巧妙的教学设计能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二、实读,读出原
3、意。对,儿子去看望父亲时,种下了花,(板书:种花)儿子走了,父亲高尔基看到儿子栽下的鲜花盛开了非常高兴,于是,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板书:写信)在信中,高尔基把儿子栽下的鲜花称做什么?(美好的东西)是啊,高尔基在信中说,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课文的45自然段就写了春天鲜花盛开时的情景,你能读好它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指名学生朗读,读后评价。重点指导学生评价:(1)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朗读时眼前出现了春天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2)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象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读了这句话,不但能体会到高尔基很高兴,而且我们还读懂了儿
4、子对父亲的关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鲜花盛开时的美好情景。设计意图“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带动第4、5自然段的教学,从中体会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们的确是美好的东西,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中深深地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三)、创读,读出新意。瞧,傍晚时分,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出示鲜花的图片)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些盛开的鲜花多象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同学们,儿子在岛上种下了花,想对父亲说些什
5、么呢?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内容想想,假如你就是儿子,此时你会说些什么?你可以先自己在心里练习说一说。指名说。小结:是呀,儿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留下了对爸爸的一份浓浓的情意,留下了一份深深的祝福。设计意图设计这次创读,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的体验。四、实读,读懂原意。高尔基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请同学们认真读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这封信,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完后跟学习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交流。重点指导:“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自己
6、也是快乐的。)师指导:是啊,儿子留给了高尔基鲜花,高尔基很高兴,儿子也很高兴;这样的体验,你有过吗?(指名两个学生说)是啊,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是多么愉快啊!)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会需要你,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小结:这是一封简单的信,却意味深长,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好好地来朗读这封信。设计意图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载体。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就显得尤为要。这样的实读设计,通过学生谈自己理解的句子含义,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
7、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五、创读,读出新意。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同学们想一想,儿子的这封回信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指名说)爸爸,读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种的鲜花开了,你很高兴,我也很高兴。读了你的信,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请你把这封回信写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练写,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这次创读的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不仅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快乐,不单半日属于当初在岛上栽花的高尔基的儿子,也不仅仅
8、属于高尔基,每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应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并且也由此深深体会到: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快乐!六、作业设计,课外拓展1、课下阅读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或名言警句并与同学交流。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你快乐,我也快乐 3、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4、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板书设计: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栽花赏花 (父子爱) “给”永远比“拿”愉快写信教子教学反思:1、以读代讲 体会父子亲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9、情感和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如,教“儿子忙着栽花”这一片段,师引导:“儿子来到父亲身边后,他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自由读,然后说说读书收获。接着师再引导:“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儿子爱父亲?”指名学生读书,其他学生找重点词。当学生找出“顾不上”“一直”“忙着”等词语时,再问:“从这些词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已的感受读这一段。再如“赏花”部分,我让学生想象当高尔基站在院子里时,看着满院的花草,他的心情会怎样?谁能通过朗读来体现高尔基现在的愉快心情及满足感?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评价,最后全班齐读。在学
10、生不断的练习中,高尔基愉快的心情及满足感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了学生的朗读声中了。2、联系实际 感悟“给予”在与文本对话与碰撞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的一个最佳途径。如,高尔基给儿子的那封信中,他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对儿子的爱升华到更宽泛、更崇高的境界。我启发学生先默读信的内容,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已的感想。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同桌说一说我们自已的哪些行动或行为算是“给”。最后在班上交流自已对“给”和“拿”的理解。交流汇报时,有的学生说:“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算是一种给。”也有学生说:“我在班上做好班里的卫生也算是一种给。”“在公交车上让座也
11、可以称作给。”更是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插嘴抢道在七嘴八舌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突破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3、展开联想 拓展练习读书贵有新得。展开丰富的联想可以让学生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所悟到的内涵来指导自已的行动,提高自已的思想觉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提出了要求:“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儿子教育的用心良苦,如果你的父亲也给你写了这么一封信,面对父亲的谆谆教导,你打算怎么给父亲回信?”先让学生联系信的内容说一说,再要求学生把自已的想法以回信的形式写下来。提醒学生注意写信的格式。在学生们的回信内容中虽然没有看到很出色的文采,但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对“给”和“拿”的深刻体会,知道付出比索取快乐。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虽然已经很好地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但有些细节我还是没有注意到。1、课文的内涵挖掘得还不够。如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一种“大爱”,但在教学中,我用在理性上的分析稍多了一些,相反在情感的渲染上少了一些,还未能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状态。2、在儿子种花部分,我只是抓住了儿子的行动,而忽略了儿子的内心想法,如果以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儿子要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通过内心想法的挖掘,学生可能就更能体会到儿子对父亲浓厚的爱。
限制150内